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GrNPV对鱼、蛙、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兔、鹌鹑、鸽、鸡、鹅、狗、猪、山羊、绵羊、牦牛、猴等16种366只脊椎动物,按国际病毒制剂安全性试验标准作了急性和亚急性感染试验,检测了长期接触GrNPV人员血清中对应抗体.结果表明,GrNPV对人体和脊椎动物无感染性、致病性和其它毒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被公认的环境诱变剂检测方法之一的Ames试验方法,来研究昆虫病毒的致突变性。研究采用点试法,不经代谢活化和经代谢活化的渗入法及液体预保温法,来检测昆虫病毒对原核生物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检测的3种昆虫病毒对原核生物无致突变作用,从而推测它们对哺乳动物也无潜在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3.
GrNPV多角体蛋白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简称GrNPV)是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首次分离发现和命名的一种昆虫病毒,现已用GrNPV研制成一种复合的病毒杀虫剂,研究GrNPV的分子结构是很有必要的工作,我们已研究了GrNPV包涵体的SERS谱,这里是研究GrNPV多角体蛋白的SERS谱.GrNPV多角体蛋白的荧光背底强,未能得到较好的常规拉曼谱,但我们在pH3·5下获得了具有一增强效果的SERS谱,并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产量的最主要因子是病毒浓度,其次是饲毒时幼虫的虫龄,饲毒浓度和虫龄的组合.在四龄初采用1.5×10~6PIB/ml 的病毒浓度饲毒48小时得到了病毒增殖的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按Ames法的要求,采用常规点试法,与经和不经代谢活化渗入法以及改良的平板渗入法,检测了不同剂量的细菌灭蝗剂对一组组氨酸缺陷型供试菌株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所用试验剂量的细菌灭蝗剂对供试菌株均无诱发突变作用,从而推测细菌灭蝗剂对哺乳动物无潜在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6.
以甜菜夜蛾幼虫作为替代宿主增殖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GrNPV)的研究结果表明,GrNPV在甜菜夜蛾体内连续传代2次后得到了GrNPV-Se2,GrNPV-Se2切片电镜图具有典型的杆状病毒特征.分别提取GrNPV-Se2与GrNPV基因组,电泳结果表明GrNPV-Se2与GrNPV基因组大小相同.设计GrNPV多角体基因引物,对GrNPV-Se2与GrNPV基因组进行PCR验证,结果GrNPV与GrNPV-Se2基因组的多角体基因PCR产物带型相同,表明用甜菜夜蛾幼虫成功增殖了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GrNPV.  相似文献   

7.
8.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M对猪、山羊、鹅、鸡、兔、小白鼠青蛙、鲤鱼、金鱼及家蚕作了感染试验;对小白鼠作了致畸胎试验;检测了接触该病毒七年以上人员血清中有关抗体;用EPNPV—M同两种化学农药对照施到茶树叶上再检查茶叶中“农残“含量。研究结果表明:EPNPV-M对人体、脊椎动物和家蚕不会引起感染,亦无其他毒性;对茶树不会引起药害,亦不增加茶叶中农残含量。因此,用EPNPV—M作为防治茶毛虫的手段,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多角体蛋白的抗血清与其同源抗原,在双向免疫扩散和免疫电泳中产生一条沉淀线和一条沉淀弧,病毒粒子的抗血清与其同源抗原,在双向免疫扩散和免疫电泳中形成两条沉淀线和三条沉淀弧。异源系统之间无交叉反应。凝胶内吸收试验表明多角体蛋白与病毒粒子之间不存在共同抗原,两种组分无血清学关系。  相似文献   

10.
银纹夜蛾NPV经皮擦、喷喉、滴眼、口服和脑内,皮下,静脉注射等多种途径感染小白鼠,仔鼠及家兔。口服感染鸡、羊、金鱼和家蚕。饲养7—42天,各种动物外观生长良好,体重增加,产子照常(小白鼠),活体解剖,内脏正常无异,脏器各组织切片观察细胞无病变,匀浆离心检查,均未发现NPV包含体。说明银纹夜蛾NPV特异性强,对啮齿动物、家畜、家禽、鱼类及家蚕无致病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杀虫剂,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DNA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蒙山株系(EpNPV-M)核酸性质研究的结果。EpNPV-M含双链DNA分子,含量为6.85μgDNA/mgPIB,提纯的DNA具典型的紫外线吸收特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证明DNA分子是大小均一的。DNA的(G+C)%为36.6,限制性片段积加法测得该DNA分子量为75.61×10~6道尔顿,109.57Kb,电镜法测得DNA分子长度为35.8μm,相当于分子量为74.1×10~6道尔顿,107.4Kb.电镜观察证实该病毒含有一些超螺旋环状DNA分子。建立了三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该DNA的酶切图谱。三种酶的酶解片断数为:EcoRI,27个;BglⅡ,15个;BamHI,9个。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思茅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的形态学及其感染致病死亡率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蓖麻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rNPV)核酸为双股环状DNA,分子量约81×10~6道尔顿。用BamHI,BglⅡ.EcoRI三种限制性内切酶对ArNPV-DNA进行了酶切研究,采用三酶切法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分析,建立了ArNPV-DNA的三种限制酶的物理图谱  相似文献   

14.
用微核测定法,检测3种昆虫病毒包涵体及其降解物对小白鼠骨髓多染红细胞染色体的损伤程度。证明对脊椎动物体细胞是否具有致突变性。结果表明,3种昆虫病毒对小白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没有损伤作用。可以认为3种昆虫病毒对哺乳动物体细胞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银纹夜蛾NPV交叉感染鳞翅目7个科的22种害虫和膜翅目的一种害虫,除与宿主同一亚科的黑点银纹夜蛾和粉纹夜蛾能交叉感染外,其余20种害虫均不受害,而且银纹夜蛾也不受另外6种异源病毒的感染,说明其寄主专化性较强,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选择性杀虫剂。  相似文献   

16.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茶园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应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在茶园防治茶尺蠖的研究结果。在茶尺蠖发生的第一、五代和有些年份的第二代(气温低于28℃左右),可以EoNPV单独使用,用量为7.25×10~9~1.5×10~(10)PIB/亩;而第三、四代和有些年份的第二代(气温高于28℃)则以EoNPV与20%杀灭菊酯乳油混用,用量各为1.5~3.O×l0~(10)PIB/亩和3ml/亩。布毒器具宜用雾滴较细的喷雾器;使用时期以幼虫2、3龄前为适,提倡于卵孵化期使用。采取上述措施的茶园示范试验中,第一、二和五代防治后第14天死亡率为96.67—100%;第三、四代为77.75—100%。  相似文献   

17.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从1979年入侵以来,对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造成重大危害。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Hyphantria cunea Nucleopolyhedrovirus,HcNPV)生物杀虫剂能有效控制寄主美国白蛾种群的数量,在生物防治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害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环保价值,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从侵染特点、致病性、流行病毒学、基因组特点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综述了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利用Ames试验对北京第九水厂7个水处理工艺流程出水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性进行了研究。于1998年6 ̄7月间采样,经XAD型树脂浓集后用于Ames试验(TA98和TA100菌株加和不加S9体外代谢活化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源水加氯后比源水致突变性增强,其中加氯源水和机加池出水致突变性最强;经活性炭吸附后水样致突变性明显降低;管网水的致突变性最低。  相似文献   

19.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纯化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的病毒核衣壳免疫小鼠,取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得到5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它们所分泌的单抗分属IgG1,IgG2a,IgG2b和IgG3等4种抗体亚类,其中1株单抗识别分子质量为41ku的病毒蛋白,其余4株单抗均识别31ku的病毒蛋白。胰蛋白酶部分酶解分析发现,31ku的蛋白的4株单抗分别识别至少3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所有5株单抗均不与其他4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发生交叉反应。利用所制备的单抗进行了病毒在虫体中增殖动态的检测。这些单克隆抗体可用来深入研究病毒的流行规律和复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从新鲜虫尸粗提的病毒,配成5×10~3—5×10~7多角体/ml五种不同浓度,每虫以0.1ml涂于豆叶上,感染2—3令幼虫,分组群养,6天统计结果,幼虫死亡率随病毒浓度增加而上升,5×10~5—5×10~7多角体/ml,可达81.7—92.9%。Lc_(50)为7.9×10~3多角体/ml,上、下置信限分别为9.88×10~4,6.38×10~2多角体/ml.LT_(50)5×10~6,5×10~7,5×10~5多角体/ml分别为3.7,4.1,4.5天.Lc_(50)与LT_(50)值说明NPV对银纹夜蛾具有高度侵染力,在生产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令幼虫对NPV最敏感,死亡率在95.2%以上,2—3令次之,4令以上敏感性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