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毛泽阳 《广东科技》2010,(1):F0002-F0002
1972年,罗马俱乐部,米都斯发表了题为《增长的极限》的研究报告: “人类经济增长在21D0年以前将达到极限”、“世界体系的基本行为方式是人口和资本的指数增长和随后的崩溃”……  相似文献   

2.
智囊读书会     
罗马俱乐部当年的杰作《增长的极限》开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先河,尽管当时给出的许多预言看来有点问题,但这丝毫也无损于其里程碑式意义,而罗马俱乐部的重要成员拉兹洛先生的新著《巨变》(Macroshift)几乎可以称为《增长的极限》的姊妹篇。  相似文献   

3.
一、生态建筑的历史源由 让大家记忆犹新的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曾经震动了世界,而罗马俱乐部那份著名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则使这一震动长久地保持下来.  相似文献   

4.
仲大军 《科技潮》1994,(4):28-30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他们的一份用计算机研究的成果报告,题目为《增长的极限》。在这篇报告中,研究者指出,如按目前的方式发展,100年后的世界会达到它的极限,因此,当前的工业社会要限制自己的发展速度。在这一年,保持经济"零增长"的理论第一次被提出来。但是,另一些人表示了相反的意见。他们认为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可以永远持续不断地在经济上取得进步。早年的马尔萨斯不是曾悲观地预言过粮食的增长跟不上人口的增长吗?但  相似文献   

5.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 引发人们对危及人类未来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进行深刻反思。1992年, 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正式在全球范围达成广泛共识。此后, 有关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以及如何评价可持续发展, 采用哪些评价指标体系等理论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广泛深入的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扩展到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在各种理论探讨不断深入的同时, 更为迫切的实践工作也在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6.
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工业革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 ,引发人们对危及人类未来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进行深刻反思。1992年 ,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正式在全球范围达成广泛共识。此后 ,有关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以及如何评价可持续发展 ,采用哪些评价指标体系等理论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广泛深入的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扩展到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在各种理论探讨不断深入的同时 ,更为迫切的实践工作也在逐步展开。近年来 ,发达国家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工业化引发的危机 ,必然…  相似文献   

7.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增长的极限》 ,该书像一枚重磅炸弹 ,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近30年来 ,切实解决书中提出的人口问题、资源效率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全球性问题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直是各国有识之士热烈讨论和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我们不只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 ,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 ,《联合国环境方案》曾用这句话来告诫世人 ,呼吁人类社会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路 ,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即是一…  相似文献   

8.
中原油田读者刘素峰来信问:罗马俱乐部是什么组织?现请吴克良同志简介如下: 罗马俱乐部是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1968年由著名的意大利科学家奥雷利欧·佩切伊(AUR-ELIO PECCEI)邀请了10个国家学术界和政界的30名代表发起成立。首次会议在罗马举行,因此得名。罗马俱乐部的宗旨是研究“世界战略”,分析现代社会间题以及它们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威胁并提出解决办法;通过会员向各国决策人提出建议,以便对世界事务的发展趋势施加影响。现有会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说前两年的手机江湖上还流传着"为发烧而生"的呐喊声的话,弹指一挥间,各路英雄好汉华山论剑般地相继过招,一句句犹如葵花宝典似的口号想必都耳熟能详——"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快到飞起来"、"前置2000万柔光双摄、照亮你的美"……  相似文献   

10.
《史记》比较句有极比句、差比句、平比句、较比句四大类。每大类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如极比句又可分为肯定极比句(包括"最"字极比句、"至"字极比句、"极"字极比句、"第一""冠"字极比句)、否定极比句(如"莫/无"字极比句)和反问极比句(如"孰"字极比句);差比句又可以分为肯定差比句和否定差比句;平比句又有表示比照、比拟、比喻、等同等小类;较比句又分为泛比句和疑比句两类。《史记》极比句的比较基准因语境自明往往不出现;差比句的比较主体、比较词、比较基准和结论项基本俱现;平比句的比较词兼有结论项的功能;较比句的比较主体、比较词、比较基准相当于泛比句(假设复句)的前一分句或疑比句的问话部分,而结论项则相当于泛比句(假设复句)的后一分句或疑比句的答话部分。《史记》比较句的汉语史价值表现为,极比句的结论项可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差比句结论项可以由数词、量词或数量短语充当,泛比句的"比"是平比句的"比"向差比句的"比"过度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正>在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知识就是力量"这句熟悉的标语。阐述这句格言的人对很多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他就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全球经济低迷、世界"反全球化"浪潮掀起的背景下,中国能否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引擎?中国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新机遇?33.2%: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国贡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计,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2%,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据德国之声网站报道,2016年中国对北美和欧洲的直接投资达到了历史  相似文献   

13.
邓骞 《科技智囊》2014,(12):23-27
<正>经济总量由"微不足道"到世界第二,实现历史性跨越1953—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122倍,年均增长8.2%。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1978年增加到3645亿元,居世界第十位。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长9.8%,增长速度和高速增长持续的时间均超过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韩国。GDP连续跃上新台阶,1986年超过1万亿元,1991年超过2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  相似文献   

14.
小易 《科技智囊》2010,(12):69-69
<正>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上文中我们谈了两点:"极深"和"研几",尤其对于"几"以及"知几",略表体会,但一"深"、一"几"囊括的内涵太广博了,接下来的这一句顺承前面的意思仍然在表述《易经》的精深。先来看这句的字面意思,翻译过来是:正因为《易经》的深远、穷极,所以能通晓天下的志向;正因为把握细微、研究征象,所以能成就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下跌近半,成为影响全球政经格局的大事。此轮油价大幅下跌,正值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欧洲和亚洲经济形势尤为严峻:欧元区经济原地踏步,几近于停滞;日本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实际上已陷入衰退;中国经济则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的"新常态"。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客观上导致石油需求增长下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曾预计2014年全  相似文献   

16.
<正>杭州工业发展现状⒈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工业兴市"战略实施以来,杭州工业连续十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从1999年的117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9205亿元,年均增量近900亿元,年均增  相似文献   

17.
正南岳衡山,天下闻名,作为我国久负盛名的宗教名山,祭祀文化、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前来旅游、烧香朝圣的游香客络绎不绝。近年来南岳旅游环境不断优化,旅游形象不断提升,老牌景区旅游越来越舒心……2017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003.08万人次,增长14.6%,其中团队游客94.83万人次,增长14.1%,实现旅游总收入80.32亿元,增长15.0%。如今老牌5A景区正阔步迈向发展新时代,记者发现,这里的安全管理思路也给人新的惊喜。三期重叠,安全是第一要务"南岳农民不种田,赶个八月吃三年。"这句顺口溜在南岳乃至湘南地区流传了千百年,也成为外地人称赞南  相似文献   

18.
<正>《杭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通过5年努力,使杭州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和科技综合实力全面增强,把杭州建设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中心,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十二五"的前3年(至2013年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43.52亿元,增长8.0%;地方财政收入945.20亿元,增长9.9%。财政科技投入达46.26亿元,增长15.1%。其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13.94亿元,占财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全国财政预算收入超15万亿元,支出规模超17万亿元,赤字16200亿元,比2014年增加2700亿元。对于今年的"花钱"流向,《关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国防预算支出为8868.9亿元,增长10.1%;医卫、教育等方面预算支出均有较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20.
<正>"十二五"时期,中国出现了技术创新方面的流量与存量的爆发性"双增长"。2016年,中国技术创新势头更猛,实现"十三五"时期开门红。相关数据显示,当年全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为133.9万件,比2015年增长21.5%,继续居世界第一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比2015年增长2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