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通过设置公交专用车道或锯齿型公交优先进口道,可以实现公交车在空间通行权上的优先,但不能实现时间通行权上的优先。提出一种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系统,探讨该系统中用于公交车辆定位和检测的信号标杆定位技术,重点研究公交优先的智能控制策略,同时讨论该控制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策。  相似文献   

2.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通过设置公交专用车道或锯齿型公交优先进口道,可以实现公交车在空间通行权上的优先,但不能实现时间通行权上的优先。该文提出一种十字口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系统,探讨该系统中用于公交车辆定位和检测的信号标杆定位技术,重点研究公交优先的智能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公交优先策略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良好策略,信号交叉口公共交通优先通行能够减少公交车在交叉口的延误,从而保证公交车的准时性,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以智能交通的研究为背景探讨信号交叉口公交优先控制策略,提出信号交叉口多种公交优先的策略,如延长绿灯或缩短红灯等措施。在兼顾其他车辆运行情况的同时,给公交车优先通行的信号。  相似文献   

4.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构建快捷畅通、绿色高效型公交系统可以有效缓和城市交通拥堵、节约能源、降低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公交优先战略选择、发展现状为切入点,研究分析城市公共交通瓶颈问题,同时提出优化公交发展的有效对策,为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瓶颈提供了方法措施。探讨了未来城市公交发展走向,对今后研究公交系统及公交网络优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公交优先的交通信号多层模糊控制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及公交优先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需求强度的单路口多层模糊控制模型。第一层用来判断路口的交通需求强度,第二层主要完成相位优化功能,第三层用来确定各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进而考虑公交优先将模型扩展为公交优先的交通信号多层模糊控制模型,给出了模型结构与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定时公交优先控制模型相比,该文提出的公交优先的多层模糊控制模型在交通量较大情况下能有效减少公交车辆延误,可应用于未来的信号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而利用公共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然而目前的公交乘车环境还不够吸引人们放弃自驾车,而主动和乐于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该文对公交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利用博弈思想提出公交吸引对策和措施,包括公交绝对优先车道和信号、给予小汽车停车优惠吸引公交出行、实时按需调度公交、建立服务完善的智能公交车站、加强公交车司机管理、加强乘客文明乘车教育,来引导人们改变出行习惯,从优选择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盛飞 《科技信息》2009,(28):38-40
目前,各国的大中城市普遍遭受交通问题的困扰,而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交通拥堵现象非常严重。本文首先揭示了产生交通拥堵的主客观原因,再讨论了公共交通中常规公交与出租车交通的各自优缺点,通过查阅、分析国外先进的公共交通技术,从中得到启示并提出了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公交运输系统——场站式需求响应系统。在阐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的同时也提出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需求响应系统集合了常规公交和出租车交通的有关优势,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与公交优先政策的指导下必将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为缓解当前城市的交通问题,我国提倡公共交通优先,同时应该增强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以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衔接,本文提出了配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专用道的布设问题,并从候选线路集合和优选线路技术两部分出发进行分析。第一部分通过构建了包含公交网络与地铁网络的Space L加权网络模型,计算模型的统计特性指标用以分析现状公共交通网络,利用权重指标筛选出候选路段集合,用于公交专用道的布设。第二部分通过对公交专用道布设的条件以及原则进行分析,建立了配合轨道交通的公交专用道的布设流程,进而对候选线路进行优选,得到最终优化方案。最后,建立了天津市外环线以内区域的加权公交-地铁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并对公交专用道进行了具体布设。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当前城市的交通问题,提倡公共交通优先。同时应该增强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以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的衔接,提出了配合城市轨道交通的公交专用道的布设问题,并从候选线路集合和优选线路技术两部分出发进行分析。第一部分通过构建了包含公交网络与地铁网络的Space L加权网络模型,计算模型的统计特性指标,用以分析现状公共交通网络,利用权重指标筛选出候选路段集合,用于公交专用道的布设;第二部分通过对公交专用道布设的条件以及原则进行分析,建立了配合轨道交通的公交专用道的布设流程,进而对候选线路进行优选,得到最终优化方案。最后,建立了天津市外环线以内区域的加权公交-地铁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并对公交专用道进行了具体布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对公交和社会车辆在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进行了分析,使用得出的数据用Matlab仿真建立了公交与社会车辆的关系以达到道路车辆的融合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给公交和社会车辆的优先值做出信号优先模块、融合模块等设计了变相序的公交信号优先模糊控制,以车均延误为性能指标,通过对比考虑总优先值的变相序的控制和不考虑总优先值的变相序控制的车均延误数据,得出考虑公交信号优先通行使车均延误更少,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苏州市正面临着出行向机动化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作为公交优先重要措施的苏州市公交专用道规划,是提高苏州市公交吸引力的有力保障。针对苏州市的老城区路网密集、道路狭窄、交通拥挤等特点,从公交规划和政策、公交优先技术等诸多方面对其公共交通发展的策略和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公交优先的理念及公交专用道等设施的发展对NOx等污染物的减排有重要意义,基于车辆、道路、交通等因素的仿真模型成为研究公交车辆污染排放的最有效工具。本文以城市公交车辆NOx排放为研究对象,围绕公交车辆、公交专用道、公交站台三个方面对当前研究领域应用的主要排放模型进行了整理,得出如下结论:当前仿真模型的发展要求需要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微观模型和多种模型及算法的组合,使仿真过程和结果精准化;大量模型研究为揭示公交车辆单车排放特性提供了重要依据,耦合多要素的模型研究是当前仿真分析的主要方向;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有利于改善公交车辆的工况并减少排放,相关模型的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排放效益;扩散模型和微观模型等大量用于站台、道路等的优化设计,确保接送乘客的效率提高并减少NOx污染。  相似文献   

13.
部分锯齿形公交优行进口道的交通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背景,研究了部分锯齿形公交优先进口道的交通设计与分析, 包括信号设置、延误和通行能力计算、社会车辆在预先信号停车线处的排队长度计算以及锯齿形公交进口道的尺寸设计等内容,对于进一步推行公交优先,改善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交叉口车流运行状态,本文引入公交乘客可靠度指标用于评估公交乘客通过交叉口的可靠性,分析了信号周期时长、公交车比例与公交乘客可靠度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非公交优先方向流量对公交乘客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公交优先方向的公交乘客可靠度会使信号周期时长增加,并且随着公交优先方向的公交车比例增加,交叉口信号周期长度也随之增长。最后通过与Webster信号配时方案的对比,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具有一定的效果,可为城市交通提供不同信号配时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公交车流量较小的交叉口,提出一种间歇式公交专用进口道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首先对已有研究的控制系统提出改进:提前系统的启动时刻来保证公交车在绿灯启亮时刻的优先通行权。通过动态控制间歇式公交专用进口道对社会车的开放时刻来提高社会车对该进口道的空间利用率。然后通过对采用优化后的间歇式公交专用进口道控制系统对交叉口社会车的延误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间歇式公交专用进口道控制系统不仅能保证公交优先,而且相比已有研究的控制系统能更好地减少社会车延误,尤其在红灯期间公交车到达交叉口时,社会车的延误减少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常规公交出行是城市客运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出行强度明显受城市建成环境的影响作用。以往建模方法未考虑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尺度空间异质性问题,研究结果均存在一定局限性。以青岛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公交GPS与IC卡数据提取常规公交客流为研究的因变量,并通过网络地图开放平台获取14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其次,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探究303个研究单元的常规公交客流空间演化特征;最后,分别构建地理加权回归与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量化分析建成环境变量对常规公交客流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相比,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对回归结果的解释性更强;学校密度、医院密度、公交线路密度和停车场密度正向影响早晚高峰公交客流量,购物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距公交站点距离对早晚高峰的常规公交客流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公交线路密度、学校密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对常规公交客流的影响程度整体上呈现由南向北扩散性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初期,人们更多地依赖常规公交,而没有普遍接受轨道交通,这样将导致轨道交通客流量减少,不能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从轨道交通线路和常规公交线路的重合程度的角度,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建立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定价模型,研究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在不同时段票价和发车频率的问题,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的价格体系以促进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协调发展,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交车发车频率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运营调度是整个公交企业管理业务的核心部分.提高我国城市公交的运营调度水平,是改善城市公交服务质量、增强城市公交吸引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乘客候车满意度的角度分析了公交车调度问题,建立了以客流需求为基础数据,以尽可能满足乘客候车满意度为目标的公交线路发车频率优化模型.文章介绍了模型的构建过程、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中各组成要素的计算方法以及模型的解法,并用实例证明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建立完善的城市公交监控系统是提高城市公交系统管理水平、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迫切要求。城市公交监控系统需随时获取行进中车辆的位置信息与运行状况,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告知管理调度人员及相关乘客,并将可能的调度指令传达给司乘人员。城市公交监控系统属于一种典型的CPS或带有控制功能的物联网系统。提出一种以GPS与GPRS为基础、经济实用的城市公交监控系统方案,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