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状态反馈的纯滞后对象的次优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采用状态反馈来实现纯滞后对象的次优控制的方法.它将纯滞后因子e-rs用n维数学模型逼近,然后按照Butterworth滤波器原理设计状态反馈增益阵K和状态观测器,从而实现对纯滞后对象的次优控制.仿真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抗扰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效能相对增益矩阵(ERGA)在大纯滞后对象变量配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纯滞后时间τ和时间常数Tc的相对大小来形成纯滞后矩阵,并对带宽矩阵进行加权修正,得到改进的ERGA配对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对ERGA和改进ERGA配对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证明,在含有大纯滞后对象的系统中,由于改进的ERGA配对方法采用纯滞后矩阵对带宽矩阵进行了修正,减小了含大纯滞后对象配对的可能性,因此能更全面地反映对象动态特性,得到更加合理的配对结果.改进ERGA配对方法能全面反映对象的动态特性,因此在大纯滞后对象的MIMO系统变量配对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般工业过程中存在的大纯滞后问题,提出了一种克服大纯滞后的预测控制方法.首先由神经网络辨识出非线性系统的纯滞后时间参数,再用构建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出未来相应时刻的系统输出,然后用该输出来调整当前时刻的控制量,从而达到预期的控制目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PID控制器难以解决热连轧机中监控AGC技术产生的纯滞后问题,提出了预测外推数据处理算法的控制策略,解决了由于纯滞后、程序算法和执行机构滞后时间引起的系统稳定性能和动态性能变差导致的带材厚度精度波动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了预测外推算法的有效性,其成果对有色冶金行业提高带材质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将大滞后的对象演变成小滞后的对象,按平方误差积分准则设定点最优整定算法整定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参数.采用Simulink对不同Lm时的滞后削弱器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加入滞后削弱器后,只能把等效对象的纯滞后时间变小,但不能消除纯滞后时间.滞后削弱器对大滞后系统的控制效果很好,且优于经典PID控制系统,利用滞后削弱器可以用PID控制器来控制大滞后系统.  相似文献   

6.
纯滞后特性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具有预置稳定度的LQ(linearquadiatic)状态调节器的稳定裕量。通过Pade逼近法对纯滞后环节降阶处理,将纯滞后对系统的影响反应到LQ性能指标中,通过有限维状态反馈,实现了纯滞后对象的LQ次优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很好的过渡过程特性,对滞后时间变化的鲁棒性极好。  相似文献   

7.
纯滞后控制系统采样周期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业控制中许多对象都具有纯滞后特征,对纯滞后系统的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参考价值。在纯滞后系统中,由于对象存在纯滞后时间τ,因此常使人觉得,对这类系统的控制,采样周期选择为τ控制效果比较好,而一些文献也执此观点。为探讨纯滞后控制系统中采样周期的选择问题,用数字仿真方法,对选择不同采样周期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计算,对采样周期的合理选择问题进行分析。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对纯滞后控制系统,有关文献给出的采样周期T选择为纯滞后时间τ的结论是不合适的,其控制效果并不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滞后的控制系统,研究了模糊PID-Smith智能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将模糊PID与改进型Smith预估控制方案相结合,利用Smith预估算法克服纯滞后,利用模糊PID控制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通过Matlab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对于大时间滞后的系统是一种实用而简便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神经网络的具有Smith预估器的PID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神经网络对具有纯滞后的被控对象建立了具有Smith预估器的PID控制系统。仿真表明,这种控制结构对具有不确定性和纯滞后的复杂系统,有良好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具有纯滞后的被控过程的定值最优化控制算法。仿真表明,其控制效果良好,算法比较简单,可用于纯滞后较长的过程以及自整定调节器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气体渗碳炉炉温控制对象所具有的参数时变特性和纯滞后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预估补偿控制方案.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原理、构成、控制算法以及仿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Smith预估器的PCR仪时滞温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温度控制中的纯滞后问题,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基于Matlab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加入Smith预估补偿环节可以较好地解决纯滞后效应带来的积分累积问题.将仿真得到的方法移植到实际的控制中,可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最后提出添加一个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的改进算法,用以解决Smith预估控制算法中鲁棒性不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含有纯滞后惯性环节的位置随动系统采用常规的直接数字控制方法较复杂且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利用大林算法来处理其纯滞后的惯性环节。通过对大林控制器的详细设计过程和对位置随动系统的实例仿真可以看出,大林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较高的灵敏度,最后得出了大林算法在含有纯滞后惯性环节的位置随动系统中具有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温度控制系统中的纯滞后问题,介绍一种不受纯滞后影响的单片机温度控制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抑制纯滞后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25℃.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研究了自适应模糊PID-Smith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利用Smith预估算法克服纯滞后,利用模糊控制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利用PID控制来提高稳态精度.通过Matlab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对于大时间滞后的电加热炉温控系统是一种实用而简便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指出惯用的纯滞后环节数字仿真程序中,严重影响仿真速度的原因——数据平移操作,並为此提出了新的仿真程序,它避免了数据平移操作,从而显著地提高了数字仿真的速度。  相似文献   

17.
纸浆浓度的模糊-Smith及PID复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纸浆浓度控制系统具有大纯滞后和模型不确定的特性,提出了将模糊-Smith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用Smith预估算法克服纯滞后,利用模糊控制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而在稳态阶段则切换为PID控制来提高控制精度.经过对纸浆浓度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Smith及PID复合控制既具有模糊控制较强的鲁棒性,又具有PID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尤其是在模型失配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对于大时间滞后系统是一种实用而简便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工业中有很多具有纯滞后性的被控对象,为了改善纯滞后对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将大林算法和Smith预估法用于此类系统中,且以炉温控制系统为例,详细地介绍了两种算法的工作原理、数学模型及仿真结果,并将其与PID算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大林算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温度控制系统中的纯滞后问题,介绍一种不受纯滞后影响的单片机温度控制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抑制纯滞后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控制精度可达±0.25℃.  相似文献   

20.
使用Pade近似式处理数字控制系统中的纯滞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使用改进z变换处理数字控制系统中的纯滞后,需要查表和进行繁杂的数学运算,提出在MATLAB的环境下,使用Pade近似拟合纯滞后因大,和不带滞后的被控对象串联组合、离散化,结果有较高的精确度,仿真证明此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