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阵列结构型空间碎片光电望远镜(SDPTA)具有通用性强、视场大、单元众多、覆盖空域广、可靠性高等优点,针对国内首台阵列结构型空间碎片光电望远镜产生的大量观测数据无法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两行轨道根数(TLE)数据的快速匹配识别方法。通过计算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发布的TLE数据对阵列结构型空间碎片光电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关联比对,用以识别空间碎片;并利用CPF(consolidated prediction format)星历的数据对已识别的数据中的激光星进行外符精度分析,检核识别准确性并对该阵列结构型空间碎片光电望远镜观测精度进行分析。经计算,该阵列结构型空间碎片光电望远镜外符精度为7. 9″。计算分析表明,利用TLE数据对未知碎片进行识别的方法准确有效,望远镜的观测精度达到了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误差分离技术,以德国SIOS公司的微型纳米级精度的三光束激光干涉仪SP2000为高精度的标准量,对正在研制的新型纳米三坐标测量机进行导轨直线度误差分离方案的研究.设计出具体的误差分离实验装置,并给出详细的实验操作过程.通过三次样条插值拟合,对实验测得的误差值进行修正.实验结果证明了所采用的误差分离方法明显提高了纳米三坐标测量机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CCD测光观测积分时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CD测光观测中积分时间的选取,对测光结果的误差大小有很大影响。我们用云南天文台1.02米望远镜对BLLac天体MRK501进行了不同积分时间的观测研究,获得了R波段和I波段测光的星等误差值与积分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I波段积分时间长于R波段积分时间时,测量结果的误差有最小值。  相似文献   

4.
重叠因子是影响激光雷达系统探测近距离大气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其进行精确计算有利于获得更准确的探测结果. 为此,提出了一种通过光线追迹获得非同轴激光雷达系统重叠因子的仿真方法. 该方法利用ZEMAX分别对载入真实机械结构的发射系统和望远镜接收系统进行光线追迹,确定出同一距离处激光强度分布和望远镜的视场函数分布,通过计算重叠区域被望远镜视场函数加权后的激光强度占激光总强度的比例,可得到该距离处的重叠因子,最后通过不同距离处的重叠因子拟合出完整的重叠因子廓线. 此外,利用此方法对一套激光雷达系统进行了几何因子廓线仿真,并分析了系统轴间距、光轴失调角度、激光发散角、望远镜视场角以及次镜机械遮挡对系统重叠因子廓线的影响. 仿真结果表明当激光光轴偏离望远镜光轴的角度等于望远镜视场角和激光发散角差值的1/2时,远场的重叠因子不能达到1,这对激光雷达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太阳辐射引起的气象站温度测量误差可达0.8 K以上,制约了气候变化监测和天气预报精度的提高。设计了一种具有辐射误差修正功能的自动气象站,主要由高反射率温度传感器探头、辐射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高精度信号调理电路以及嵌入式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用该气象站和强制通风温度传感器搭建了试验平台。以强制通风温度传感器作为参考,测量不同风速、不同辐射强度下的辐射误差值,利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拟合出用辐射强度和风速计算辐射误差的修正方程,可实现辐射误差的实时修正。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辐射强度和风速范围内,辐射误差平均值降低到0.021 K,显著提高了气象站气温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6.
提高激光干涉测量系统精度的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光干涉系统的测量精度会受到系统本身机械结构及光学元件布局的影响,因此采用了耦合差动干涉的方法,使影响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尽量由干涉系统自身予以消除,提高了干涉仪的分辨率和稳定性.利用以Heydemann修正模型为基础的误差补偿方法,对干涉信号中存在的非正交误差、不等幅误差及直流电平漂移误差进行了修正.根据多点拟合的原理,提出了减小运算量的新算法.设计了以C8051F005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补偿模块,实现了以上3种误差的实时补偿.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该干涉测量系统在10mm的测量范围内取得了10~12nm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
蜗杆检查仪系统是为提高蜗杆加工精度而研制的综合测量系统。该文对蜗杆检测仪系统的误差进行分析,根据误差的特点,提出用样条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误差修正技术可以提高蜗杆检查仪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节约内存,是适合同类检测系统误差修正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基于热扩散式的油水两相流相含率测量方法进行研究该方法以油水两相比热值作为测量特征量,详细分析了采用该方法测量相含率中各因素的误差影响,为提高温差系统测量精度,采用仿真及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下游温度传感器的测量位置,并基于动态温差修正及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对相含率测量误差进行了修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  相似文献   

9.
针对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定日镜跟踪精度低、累积误差大等缺点,研制了一种含可调侧隙变厚齿轮传动副和双蜗轮精密传动装置两项发明专利的新型定日镜精密跟踪机构。采用几何学方法建立了该跟踪机构系统传动误差的耦合模型,运用蒙特卡罗法计算出高度角跟踪机构在随机采样和极限偏差下的传动精度范围,对比不同单次采样计算结果,发现误差值的随机性和误差初始相位间的耦合关系不同时系统传动误差有明显差异。利用高精度角度测量仪对样机系统传动误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传动误差处于模拟计算结果的有效区间内,可控制在100″内,因此能够满足定日镜跟踪机构传动系统传动精度在0.5m/rad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广东省高校天文观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的300 mm折射望远镜,作者分别对亮星轩辕十四和天狼星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观测,通过CCD采集图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了该望远镜的跟踪精度和极轴指向.结果显示,2013年该望远镜极轴指向和2010年的指向有明显变化,但仍保持着较高的跟踪精度,平均每分钟星象漂移量略小于0.4”.文章的方法可用于望远镜极轴的校准.  相似文献   

11.
Ragazzoni R  Marchetti E  Valente G 《Nature》2000,403(6765):54-56
Adaptive-optics systems can in principle allow a telescope to achieve performance at its theoretical maximum (limited only by diffraction), by correcting in real time for the distortion of starlight by atmospheric turbulence. For such a system installed on an 8-m-class telescope, the spatial resolution and sensitivity could be up to 100 time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imaging. Adaptive-optics corrections have hitherto been achieved only for regions of the sky within a few arcseconds of a bright reference source. But it has been proposed theoretically that by using multiple guide stars, the tomography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could be probed and used to extend adaptive-optics corrections to the whole sky. Here we report the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such tomographic corrections, using three off-axis reference stars approximately 15 arcsec from the central star. We used the observations of the off-axis stars to calculate the deformations of the wavefront of the central star, and then compare them with the real measured values. This tomographic approach is found to reduce variations in the wavefront by approximately 92%. Our result demonstrates that a serious barrier to achieving diffraction-limited seeing over the whole sky has been removed.  相似文献   

12.
雷达是测量目标位置和速度的常用手段之一.为了提高雷达的测量精度,需要对因大气折射效应而产生的雷达测量误差进行修正.首先简要给出了雷达系统中大气折射误差的问题描述及进行误差修正的思路.然后不仅详细阐述了目前常用的电波射线描迹法、近似修正法和新型修正法等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技术在雷达定位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而且也阐述了几种用于对雷达测速折射误差修正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同时,对各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及其优缺点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给出了雷达系统大气折射误差修正技术在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计算恒星视位置时需要精确的时间信息,对时间误差对于恒星视位置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考虑到计算恒星视位置需要进行各种修正,这里依次研究了时间误差对岁差改正、自行改正、章动改正、视差改正和光行差改正模型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时间误差对恒星视位置经纬度计算带来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对时间误差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论证,数据分析表明当时间误差值小于10min时,恒星视位置的经度计算误差要小于10-3",而纬度计算误差要小于10-4"的数量级,在不影响解算精度的情况下,将大大的降低对于时间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过程写作法为导向,通过撰写-反馈-再写作三个步骤研究修正性书面反馈和面对面评改这两种反馈方式及其引发的注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反馈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写作准确性;面对面评改反馈作为一种口语交互式活动比直接的修正性书面反馈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写作;反馈引起的学习者对目标语言问题的注意能促进其目标语的发展,而反馈的明晰度和是否存在交互活动影响学习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舵机频率特性的测试误差分析与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舵机频率特性的测试精度,分析了测试系统输入输出通道产生的系统误差,特别是由A/D芯片多路转换、一路采集工作方式造成的信号相位滞后误差,并提出误差修正方法,即通过测量测试系统的频率特性来修正系统幅频和相频误差,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测试系统造成的信号幅值衰减和相位滞后,可根据测试系统自身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测试数据,对直接计算值进行误差修正.  相似文献   

16.
如何改善模糊模型的精度是模糊建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改善模糊模型的精度,介绍了一种带误差修正的复合模糊模型。该复合模糊模型包括一个普通的模糊模型作为主模型以及若干个用于误差估计的子模型,通过将子模型的输出,即误差的估计用于主模型输出的修正,从而达到改善模型精度的目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复合模糊模型具有比普通模糊模型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相控阵天线零相位误差法的波束指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数字移相器量化相位影响,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精度偏离预定指向.提出了零相位误差法用于改进波束指向精度的问题,并推导出零相位误差法提高指向精度的理论公式.计算结果表明,所给出的理论公式是正确和有效的.零相位误差法具有经济适用、便于实现的优点.它在现有硬件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提高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精度,从而改善相控阵天线抗干扰的能力.在普遍使用的3位数字移相器情况下,波束指向的精度控制在0.012以内,大幅度提高了现有指向精度水平.  相似文献   

18.
The images of the open cluster NGC2168 are taken using the newly-fitted 2k×2k CCD attached to the 1-m telescope at the Yun-nan Observatory with two different orientations. After the catalogue position of a star from UCAC2 is compared with its corresponding measured position, a surprising result shows that a small field of view (about 7′×7′) exhibits an obvious distortion. Spe-cifically, the polynomial between the standard coordinate (ξ,η) and its corresponding measured one (x,y) for a star in each field of view has significant terms as high as 4th order. Accordingly, the positional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a bright UCAC2 star can be derived as well as ~7 mas in each direction (60 s of exposure time and near the zenith). This new finding would be important for a CCD image to deliver a highly accurate position in its whole field of vie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