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梁启超新闻思想与中共新闻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是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在他主持与编辑过的报刊中,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闻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与观点与中共新闻理论或新闻政策有着深刻的关系与渊源,包括:梁启超的“去塞求通”思想与中共早期”的“启发民智”;梁启超的“耳目喉舌论”与中共“喉舌论”;梁启超的“政治家办报”与中共“政治家办报”的新内涵等等。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报作为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部分。肩负看“办报育人”的重任。在新形势下。校报新闻工作者,如何树立品住、品牌、品质“三位一体”的办报理忿,打连校报精品,本文从校报文化品住精品化、校报特色品牌精品化、校报质量品质精品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以来,在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动下,传统的传播格局正在经历着一场颠覆式的变革.顺应这一变化,我党“群众办报”的传统也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近几年办报实践中,《西安晚报》自觉践行“走转改”要求,弘扬“为群众办报”理念,加大“让群众办报”力度,积极寻找新传播格局下地方党报的新出路.就此做了初步的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的报刊历史中,有"知识分子办报"与"政治家办报"两种办报传统。其中"知识分子办报"与文人论政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政治家办报"与政党政治在中国的兴起有关,两种办报传统并立竞进,对中国现代报刊的发展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考察两种办报传统的协调制衡,不但可以厘清历史中报刊与政治之间的复杂脉络,也可以为今天新闻事业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意义资源。  相似文献   

5.
报刊事业能否成功,正确的办报思想至关重要。我国早期优秀报人邹韬奋的办报要为大众服务,要有创新精神,重视报刊言认经及依靠群众办报等思想及经验对今天的新闻事业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辛亥革命时期著名报人于右任的办报思想,主要是:遵从革命前驱的将令来办报;以“大声痰咛”“为民请命”为办报宗旨;报纸是人权宣言书,舆论的代表,下民的喉舌,国人的耳目。也是社会的事业;它的天职是记录和评论事实,寻求原因和结果;它的作用表现在组织和传播、揭露和批判、陶冶和指导等方面;报纸必须讲真话,反映和监督舆论,应以真实为基础;报纸是与国家的前途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记者必须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不仅是中国新诗史上杰出的诗人,也是名的诗论家。他早期的诗论以主情义“自然流露”说、“形式的绝端自由”、“诗是人格的表现”,“无目的而合目的性”的诗学观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完整而自足的体系。本阐述了郭沫若的诗论之后分析了他早期的诗论的诞生与中西方化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办报育人是高校校报的重要职责,校报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高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进行。发挥高校校报的育人功能取决于校报编辑人员的素质,校报编辑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校报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为了更好地发挥校报的育人功能,使校报工作充分有效体现“办报育人”的宗旨,校报编辑必须强化主体意识、读者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策划意识等“五种育人意识”,尽心尽力地办好校报。  相似文献   

9.
报人自居     
我常常以报人自居。 我觉得自己有很多理由这样称谓。我告诉别人,我在中学时就办报了。 我记得,那张报纸叫《蝶恋花》。我不知道“蝶恋花”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是一个词牌名。当时我们几个同学组建了一家文学社,通过《蝶恋花》不定期地刊印一些同学的作品。后来,我在大学里办系报《鸿鹄志》,作学生记者。再后来,到《电脑报》,一干就8年。 我就是那只蝶,始终不渝地恋着报业。 我常常感觉自己会被新的报业浪潮淘汰。 现在已经不时兴.com。中关村的“理论家”们早在年前就宣布,“中国正在进入传媒时代”;夏季来临的时候,有“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早期广播电台的民营,既是大众媒介走向“现代性”的尝试,也是中国都市文化融入“世界性”的缩影。在传媒产业化、资本化的今天,对中国早期电台的民营化进行研究与反思,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用对比的方式分析《血迷宫》与《三枪拍案惊奇》两部影片的美学异同,通过中国影片《三枪》复制《血迷宫》的故事蓝本并取得票房成绩这一事实,着重批评其影像个案的后现代主义拍摄风格,以及对当下媒体的解构式发展模式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是20世纪后期西方哲学所广泛关注的概念,对于“现代性”的界定,学术界至今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引入“现代性”这一概念时,即是为了实现启蒙国民,救亡图存的目的;然而,由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与西方相差甚远,以至于“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在“文革”之后,人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思,以求在中国实现理想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存在“中缀”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汉语中的典型中缀主要是“得”、“不”、“里”等。我们认为考察汉语中是否存在中缀,首先要科学地界定中缀。我们不赞成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存在中缀的说法。  相似文献   

14.
“女大学生”在某些媒体中被妖魔化为充满性意味的媒体形象。这是媒体为迎合大众潜在的窥视欲望而进行的有意塑造。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是“以西释中”诠释模式的产物。长期以来中国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以西释中”本身,而在于诠释模式的单一化。“以西释中”这一诠释模式本身具有揭示中国传统思想原貌的可能性,那种试图用“以中释中”完全取代“以西释中”的做法既不现实也无益处。通过“以西释中”在更高层次上回归中国哲学本身,才是中国哲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周作人附逆期间曾经对当时的中国文化建设发表过一些看法.他在事后强调自己的这些看法意在“说明中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为民族求生存”.因此,木山英雄将他的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思想表述为“复古”,陈思和、董炳月等则强调其落水的性格悲剧,强调其民族主义表达的相对合理性.其实,周作人附逆期间的民族主义表达并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其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有的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融合的思路.他附逆的悲剧,固然有个人性格的悲剧,但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当时专制政体与民族主义的现代原则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派生唯素的内容分析编码法(derived etic content analysis coding approach),对国内外4家知名网站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媒体对钓鱼岛问题的报道有明显的倾向性。西方媒体比较关注"霸权政治"、"平衡发展"、"民族主义"、"中日邦交"和"领土争端",而中国媒体则强调"钓鱼岛主权"、"钓鱼岛问题的合理性"、"和平发展"和"国家主权",而对"民族主义"、"平衡发展"和"领土争端"等问题的讨论相对较少,对"霸权政治"则几乎没有任何反驳。  相似文献   

18.
小产权房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愈演愈烈的房价涨势相反,建于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小产权房因其低廉的价格实现了众多城市居民的购房愿望,但目前我国法律并未给予小产权房相应的合法地位,往往造成司法实践中对此类问题的裁判不一,也不利于各利益主体的权利保障。对此,只有将小产权房进行合法化,明晰小产权房的权属,制定完善的小产权房管理体系,设立农村非农用地流转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农村集体土地的效用。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文化冲突与交融下的"孝"是华裔美国文学中一个常见的主题。它与众多华裔美国人的"美国梦"有着颇深的文化联系。小说《向我来》通过主人公杰克与女儿维达、"契纸母亲"伊琳与维达之间的关系和故事,集中体现了华裔美国人的"孝文化"与"美国梦"之间的妥协与超越。这对于华裔美国人准确地进行文化身份认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广南县是句町古国的中心地区。"句町"二字究竟如何读,自古以来众说纷纭。现一般人把"句町"误读为Gōu dīnɡ。从史料记载来看,"句町"应读作Qútǐn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