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发现,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和评价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测试的目的及测试预想达到的功能并不能实现,测试的数据缺乏实效性。就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测试者、被测试者及测试器材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实际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为体质健康测试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单舜 《科技信息》2013,(16):77-77,79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逐步被学校、社会、家庭广泛关注,对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研究,也成为学校体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等方法,对体质测试实施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今后实施体质测试时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在高校实施已6年之久,实施工作正在得到各高校的逐步重视,多项举措已被采纳以保障测试工作的顺利实施.但是,在测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因素影响着实施过程的可靠性和测试数据的真实性,通过对实施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梳理,提出了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测试的全面监管,提高测试组织的科学性,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以及提高测试结果反馈的实效性等改进措施,以此发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舒伟 《科技信息》2012,(12):329-329,331
1.研究目的 通过对当前学生体质状况作出宏观的掌握,从而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现状作出判断,发现成功的经验与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难点,对标准的进一步实施提出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2.研究方法2.1数据分析法根据本次调查收集上来的2007年、2008年江苏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2009年湖北黄石二中学生体质健康数据、2010年苏州市普通高中高三学生身体素质抽测结果、江苏省部分高校2009级新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张家港市2007、2008、2009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统计表、2009年南京九中体质健康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四川民族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民族地区大学生体质状况,寻找民族地区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质健康问题,掌握学生体质变化的客观规律。《标准》测试工作具有重要科研价值,本文旨在为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增进民族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推动民族高校《标准》实施向系统化、科学化迈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国家对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制定并颁布了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符合我国推行全民教育的体质教育的要求。然而,高校在实际测试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作用,应付心理较为严重。文章指出了在体质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谭贡霞  张允蚌 《科技信息》2009,(27):I0009-I0010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比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国内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实施的研究基础上,对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以后此类问题的研究积累一定经验,同时为优化高校学生体质测试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和高校设备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体质健康测试设备总值和数量都有明显的增加,管好用好这些设备,加强审计监督使它们效益最大化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体质健康测试设备的重要意义、仪器配备使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体质健康测试设备效益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设备效益、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创新发展和增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对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监测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作为监测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的手段,对于学校来说不应仅止步于此;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失真现象较为普遍,原因是制度设计中存在逆向激励机制;目前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设置存在较大的争议,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健康状况,又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运动能力;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合格按肄业处理的政策形同虚设,使高校毕业生体质健康监测政策失去了严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