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洁 《科技信息》2010,(27):I0121-I0122,I0089
《红字》,一部关于爱情、清教、复仇的美国经典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无疑是文学史上的一大巨作。小说的主题是"罪恶"。它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净化"心灵的历程。通过自己的善行和努力,主人公改变了自己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甚至将原来耻辱的、表示"通奸"的标志"A"字,变成了德行的象征,赢得人们的尊敬。在他的小说中,霍桑让各人物自由自在地扮演各自的角色。而这些人物又在"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用最生动的形式演绎了人世的种种,于是形成了他文学手法最显著的写作特征,即是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并由此引起了读者的关注与共鸣。在此小说中,不同事物也有着其各自的象征意义,这些都是霍桑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具体表现。也正是由于对此象征手法的运用,《红字》成为美国文学史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之一。《红字》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霍桑在世界文学殿堂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红字》是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现在被诸多评论家推为美国小说中最杰出的力作之一。小说中,霍桑运用象征手法,像魔术师般地赋予红字A以灵性及无穷无尽的意义。本文试图浅析小说中神秘的红字“A”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廖敏娜  刘洪泉 《科技资讯》2007,(13):162-162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作家霍桑的代表作。霍桑在小说中巧妙地使用象征手法,描写了17世纪人们在清教主义统治下的波士顿的生活,着力表现人生在道德与价值,自然与社会矛盾中的脆弱和悲凉。自始至终,小说中各种事物及人物形象的象征寓意都呈现出多种性,游动性,甚至矛盾对立性。本文从小说红字“A”贯穿全文的意象,场景描写及主要人物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多重的,飘渺的,进而了解霍桑内心强烈的矛盾冲突是其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4.
孙亚超 《科技信息》2007,(24):220-220
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红字》是美国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通过对小说中的人物、场景以及具有象征意义事物的分析和介绍来阐述象征主义表现手法在这篇作品中所起到的功能和作用。其中主要阐述具有象征意义的红字"A"、珍珠、颜色、刑台、玫瑰丛、流星和树林,以及它们在小说中所起到的功能和作用。进而思考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并对它的功能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红字“A”作为贯穿小说《红字》始终的一条红线,连结起小说中主要人物,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红字A对主角的象征意义也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6.
象征的多义性曾引起过不少争议。笔通过对小说《红字》里最耐人寻味的中心象征“A”字的多层次意义的探讨,力求证明一部小说不断产生新意不仅有其客观的原因,也有作家本身的主观原因。象征犹如一个磁场,整个作品的各个部分、细节都要在这个磁场的不断“运动”中不断地产生出新的意义。无论是小说家、批评家还是一般读都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象征。  相似文献   

7.
霍桑的《红字》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男女主人公生活在伪善的清教徒社会,很难直接表达内心的思想与情感。霍桑运用象征主义解决了这一难题。人们对字母"A"的象征意义一直争论不休,本文试图从几个主人公的角度出发,梳理字母"A"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霍桑的成名小说<红字>描绘了17世纪新英格兰的社会风貌,暴露了在清教主义统治下的社会黑暗.这部小说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象征主义的小说.作者在此书中为我们提供了透视美国历史和文学的一面镜子,象征手法在此书中体现地淋漓尽致.本文从红字的多种象征意义、主要人物以及背景的寓意等方面入手探讨<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历来受到评论家的青睐。文章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表现主义为切入点,分析了《红字》这部小说中扭曲的现实和内心的真实、类型化的人物、象征的手法和寓言式的故事等表现主义特征,发掘了这部作品中的现代性,开拓了《红字》研究的新疆域,同时证实了文学思潮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0.
《红字》使美国作家霍桑誉满全球,也是整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作品之一。作者在作品中采用的象征手法贯穿始终、无处不在,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女主人公的性格,使压迫下的真、善、美更加动人。本文从红字的多种象征意义、主要人物的人名寓意以及景物寓意等方面入手,研究《红字》中的象征手法。  相似文献   

11.
罗薇 《科技咨询导报》2007,(15):149-150
美国19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的纳斯尼尔·霍桑,开创了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新时代。他的创作大多以道德宗教为主,往往借助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淋漓尽致的心理分析,匠心独具的场景设置以及明暗对照等手法来突显人物形象,探讨灵魂的内部世界,从而揭示“人性本恶”这一古老而又永恒的主题。他的代表作《红字》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本文试从《红字》中女主人公对欲望的表现来探讨霍桑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周晗 《科技信息》2009,(34):I0140-I0141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在他的一生中,霍桑创造了多部作品,特别是《红字》的出版更使霍桑成为当时公认的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作品优美的文笔,新颖的立意,奇特的取材使人过目难忘。特别是作品中的红字"A"的多种象征意义和其中表现出的霍桑的原罪的观点以及他作为浪漫主义作家所具有的特征更是耐人寻味。本文从霍桑生平入手探寻了《红字》中"A"的多重含义和其中透露出的霍桑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名著《红字》迄今为止已有10多个译本出现,且不同时代有不同译本,说明其复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红字》中大量运用了象征、比喻手法,不仅对烘托主题、刻画人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具有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修辞效果。通过对3个译本进行比较,旨在探讨译本在移植原著象征、比喻手法上的成败得失,为后人复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霍桑不仅善于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善于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在作品《红字》中,从红字“A”到四个主要人物以及动作、场景无不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和宗教法律的残暴、卑陋以及主人公为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和悲剧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5.
霍桑不仅善于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善于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在作品《红字》中,从红字"A"到四个主要人物以及动作、场景无不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和宗教法律的残暴、卑陋以及主人公为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和悲剧性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在其优秀长篇杰作《红字》中,刻意地使用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多层寓义。象征手法是霍桑应用最娴熟的手法之一。本文将论述《红字》中主人公姓名的象征意义,旨在说明该作品使用象征手法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7.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伟大的小说家,《红字》被公认为是霍桑最杰出的代表作,作品反映了作者矛盾而又困惑的道德观,表达了人皆有罪以及如何赎罪这个命题。同时,《红字》又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中最重要的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因此又被称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  相似文献   

18.
张金英 《科技信息》2008,(9):223-223
作为美国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阶段的文化寓言式故事,它的结构小巧玲珑,寓意深刻,他的创作手法多种多样,使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有两方面是现代西方文学的先驱:一是象征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二是对人在精神与道德上的心里分析。在《红字》当中,对Hester Prynn的描写除了巧妙的运用象征手法揭示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以及对Hester Prynn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之外还运用了明暗对比分析法及舞台技巧等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9.
霍桑《红字》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字》自问世以来在文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和关注。不同的读者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正是这些不同的看法导致了文本的多种解读范式,增加了小说的模糊性和神秘色彩。根据一些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红字》所塑造的反叛女性——海丝特对传统妇女“客体”形象的颠覆以及自身女性意识的萌芽、觉醒和成熟等方面入手,对《红字》作一番女性主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何江涛 《科技信息》2011,(8):142-142
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在1850年写的《红字》,因为其具有丰富的寓意和大量的象征,被认为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象征主义长篇小说。为了对它能有一个清晰深刻的认识,此论文分析了小说中主人公们的悲惨命运产生的根源,并结合了当时环境下,地处新大陆的马萨诸塞州的清教徒的命运产生原因。如果先对福柯的权力理论有所了解,将对小说的主题认识更加深刻,从而有助于对小说的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