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夏艳萍 《甘肃科技》2011,27(8):187-188
歌唱演员和声乐教师进行演唱和教学时,是通过熟练地运用声乐的发声、呼吸、共鸣、演唱等技巧来表现和创造美好的音乐语言.如何处理好气息支点、发声支点和共鸣焦点的关系,本研究用具体明确的概念显示出来,在理性的指导下,在声乐实践中,以便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演唱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重在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应在介绍人体"乐器"构造及如何唱歌两大问题的同时,重点从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方法、发声方法等方面入手,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施教.  相似文献   

3.
呼吸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和源泉 ,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 ,科学的发声方法离不开正确的呼吸运用。每一位学习声乐的音乐爱好者 ,必须要对歌唱的呼吸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声乐实践 ,才能在声乐学习中取得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声乐教学自身具有独特的科学性和开放性。地方性声乐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突出地方声乐特色。文章就地方声乐教学中如何选用正确的教材、如何在科学发声基础上开发特色音乐、地方特色音乐的挖掘、地方语言的普及、地方民俗民风的了解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有严重的"西化倾向"现象。故提出在重视吸纳传统声乐技艺的同时,发掘本土资源并将其转化纳入民族声乐教学实践,通过借鉴京剧艺术发声中"脑后音","带控制的鼻音"共鸣,呼吸上的偷气、换气、存气、歇气,吐字咬字的"叼字"、"喷口"等声腔技巧,使其能在音乐创新教育领域中得到充分运用与传承,使民族声乐教学更具民族性与独特性,彰显地方本土特点,并且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动态中,始终保持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变声期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在对其进行声乐教学时,应运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引导学生发声,协调其呼吸、腔体,注意歌曲的艺术再创造,使青少年的声乐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老年声乐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身体状况,要适当的进行呼吸和发声训练,还要选好歌曲及进行必要的视唱训练。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声乐跨界现象和训练进行了论述,介绍了音乐院校教学和演唱者个人在演唱实践中发展的两种途径。对声乐跨界教学要求、科学发声的理念、声乐跨界训练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声乐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学生快速地建立科学发声状态,并熟练运用到发生中,唱出适合自己风格的作品,早出好成绩,是声乐教师不断探索、努力的方向.该文从发声练习的目的、作用等方面来阐明发声练习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高师音乐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是训练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一门学科。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具备声乐教学能力,适应中学课外辅导工作。声乐教学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这里重点谈教的这方面。首先是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要不断D脑,从技术方法到艺术修养都要不断提高、充实,仅有理论知识的教师是教不好学生的.技帅自己首先要经常练唱,而理想的声音,正确的发声方法都要靠实践.教师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对自己的噪音控制自如,并具有十分…  相似文献   

11.
《潍坊学院学报》2014,(4):111-113
"音准"问题是高校声乐教学中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初学者更容易出现这些问题。从歌唱的发声技巧方面对"走音"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避免或者减少"音准"问题的出现,可以使声乐学习者更好地完成对声乐作品的演唱。  相似文献   

12.
声乐是音乐艺术形式中音乐与语言有机结合的唯一产物,音乐的语言和旋律构成了声乐的基础,特别是在歌唱发声过程中,汉语普通话标准语音的构成是极其复杂而又相当细致的,这就是汉语语音在歌唱发声中微妙的和独具的发音特色。  相似文献   

13.
杨建华 《龙岩学院学报》2003,21(Z1):153-154
唱歌,是艺术创造,也是人体全身协调运动.根据少儿的生理特点,在少儿声乐教学中应建立正确的发声法,歌唱姿式和呼吸方法,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  相似文献   

14.
正确的呼吸是歌唱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歌唱发声来讲,歌唱呼吸是发生的动力。本文阐述了声乐教学中的呼吸方法、训练方法及歌唱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声乐教学中表象及表象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乐艺术不同于其他器乐演奏的表演艺术,它是以人声为乐器,利用人声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一门音乐艺术,歌唱时“声音位置感觉”、“声音共鸣感觉”“气息控制感觉”“读字感觉”“情绪和情感的感觉”等感觉,抽象、无形、不容易具体地进行说教。运用心理学上的“表象”,把日常生活的各种表象通过联想联系到声乐教学中来,会使抽象的声乐学习变得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为此,本文就表象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表象能力等方面发表自己一点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王锐 《科技信息》2009,(5):117-117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一般是指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之间意大利作曲家的优秀作品。我们把这些经典作品称之为学习美声唱法所必修的课程曲目也不言过其实。在全世界大部分的音乐学院、综合大学中的音乐学院及师范音乐教育系,这些作品已经被列为入学考试、期末考试及毕业音乐会的必选曲目,应用之广泛毋庸置疑。作者在本文中要着重介绍的是以歌唱的呼吸、发声吐字为例,在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些经典作品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嗓音训练。  相似文献   

17.
声东教学不但要训练学生的发声方法和歌唱技巧,同时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声乐作品的音乐感觉和文字感觉。从重视技巧的教学升华到重视精神表现的教学,声乐教学才会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歌唱艺术,是依赖人的呼吸、发声、共鸣等许多器官协调运动而表现音乐的艺术。古往今来,许多歌唱家、声乐理论家对这种复杂的生理活动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力求寻找到一套系统、科学的方法,以便最大限度地使与歌唱有关的各部份人体器官及它们相互之间处于一种良好状态和关系,从而使歌唱者在这些方面获得充分自由,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  相似文献   

19.
高师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教学的基础环节,当前高师声乐教学普遍沿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通过反复的模仿演唱与发声练习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虽然可以让教师明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是也隐藏着某些弊端。微格教学法以学生本位为主旨,借助现代科技力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音乐具有反映生活的审美特征,音乐审美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声乐教学在审美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声乐教学必须重视音乐审美,有效克服当今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