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井结蜡是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降凝防蜡冷输技术能够明显降低原油凝固点并达到防蜡冷输的目的,该技术对油品针对性强,因此必须加强对防蜡机理的研究及配方的研制,通过对该技术中各组分官能团与原油中蜡的最佳共晶分子结构的分析研究,经过室内及现场实验,完善其配方,在海南作业区三号平台实现井口到联合站管线冷输,茨78块实现以区块为单元井筒防蜡减阻、管线实现冷输,从而实现防蜡冷输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孙慧  郑兰 《科技信息》2009,(25):26-27
原油中所含的石蜡,它能够形成大晶块蜡,是造成蜡沉积而导致油井堵塞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油田大多采用化学药剂清、防蜡技术,热力清蜡等技术。清防蜡作为油井日常维护的重要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化学药剂清、防蜡作为油井最主要的清防蜡措施,对于油井的清防蜡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油井加药方式、提高化学清防蜡的措施效果,对于油井的正常生产将起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先合成侧链碳原子数为14~30的聚丙烯酸酯(PA)防蜡剂,再对聚丙烯酸酯类防蜡剂进行极性改性,考察改性PA防蜡剂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侧链碳原子数等于26时PA防蜡剂效果较好;引入含氮的极性基团会改善防蜡剂的防蜡效果;当极性基团的摩尔分数为25%时防蜡剂的防蜡效果最好;防蜡剂的加入使原油中的蜡结晶成小晶体,由于电性排斥,蜡晶高度分散而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进行对照观察.发现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对免疫组织化学染包效果的差异,为选择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做免疫组织化学提供理论实践依据。方法3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分别切片用EnVision法做TTF-1,CK19,Gal—3,HBME—1.TPO,T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对TTF—1.CK19.Gal-3,HBME-1,TPO,T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背景.定位进行分析.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项指标阳性率完全一致。结论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分别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无明显差别.在没有冰剩蜡块或冰剩蜡块不符合要求时选择冰对蜡块做免坡组化.结果对诊断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防蜡清蜡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理法防蜡清蜡技术,具有成本低、无污染、施工方便等优势;但对于超声波能防蜡清蜡的具体作用机理,以及参数的优选等基础性研究并不透彻,阻碍了超声波防蜡清蜡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研究发现在超声作用下石蜡能在常温下快速溶解到柴油中,并且超声波发生器工作电流越大,熔蜡速率越快。频率68 kHz工作电流2 A的超声波清蜡效果最好,对超声波防蜡清蜡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井筒管杆结蜡,将自制高分子共聚型蜡晶改进剂与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得到XP-4152高效防蜡剂.室内实验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防蜡剂对长庆油田原油动态防蜡率达85%.采用红外光谱、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X-衍射等分析手段较详细地分析说明了该防蜡剂的防蜡微观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防蜡剂与蜡晶形成共晶从而抑制了蜡晶的生长,改变了纯蜡样的晶型结构及降低了蜡晶堆积的紧密程度.经现场应用,XP-4152高效防蜡剂能有效地抑制难溶蜡在井筒管杆上的聚积生长.  相似文献   

7.
高含蜡原油加防蜡剂是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能和防止原油在管输过程中结蜡的主要方式之一.塔河油田凝析油析蜡点较高,在冬季地温较低时管道内有大量蜡结晶析出,给管道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根据塔河凝析油的基本物性,研制了高分子防蜡剂SMAE18,考察了该防蜡剂的最佳加剂条件,并对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防蜡效果进行了室内实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防蜡剂对塔河凝析油具有较好的防蜡效果,但异常降温和短时间的高速剪切作用使其防蜡效果严重降低.加剂塔河凝析油的析蜡点从23℃降为18℃,黏度也下降了30.1%,说明SMAE18防蜡剂也有效地改变了塔河凝析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8.
油井变频电磁场防蜡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蜡是油井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严重时会使产量递减甚至停产。常用的防蜡技术有很多种,由于受到使用条件的限制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防蜡施工费用高、工作量大,需频繁进行清蜡,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为了能够实现节能、环保、高效的防蜡效果,提出了变频电磁场防蜡技术。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原理,电磁场相互转化时磁场的强度决定于线圈的直径、电流强度以及线圈匝数。通过实验对变频电磁场防蜡器激励源在不同电流强度和频率时的防蜡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电流值增大防蜡效果会增强,但是超出一定限度就会出现下滑趋势;在相同电流强度的情况下,低频段的防蜡效果明显优于高频段防蜡效果。显微镜实验同样验证了以上结论的正确性。现场三口井的应用实践表明,通过最佳电流强度和频率的配置,确实可以起到延长洗井周期,提高产量,降低电能消耗,提高油井生产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论述了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和油井清防蜡常用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固体药剂清防蜡技术的原理、结构。本文调查、分析了油井清防蜡现状,筛选出产量较低、井筒液体温度低、原油粘度低、含蜡量高的部分油井在现场进行了固体药剂清防蜡实验。通过具体的实验应用,对效果进行了分析,与常规热洗、井口加药相比较,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西部部分油田油井结蜡而存在的生产实际问题,现场采集了油井的结蜡样品,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对采集蜡样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蜡样中含有芳烃、正构烷烃和沥青质等相对大的颗粒物质。根据蜡样的特点,在室内对固体防蜡剂的主剂和助剂等进行了优选和复配,最终研制出了适用于轻质油油井防蜡用的固体防蜡剂。运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对该固体防蜡剂在原油中的各种性能进行了室内研究,得出该固体防蜡剂的溶解速度分别为1.094mg/L?min-1(50℃)、2.112mg/L?min-1(55℃)、4.925mg/L?min-1(60℃)时,防蜡效果较好,当其达到一定浓度时,防蜡率超过50%。并通过评价结果分析研究了防蜡剂产生效果的机理,同时得出了在油田现场实际施工时要注意井深情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低渗透油田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低产低渗透油田应采用不热洗清防蜡工艺技术的特点,并就实现不热洗清防蜡的工艺技术一化学清洗防蜡技术及其难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水基防蜡剂的配方为12.5 %活性剂1#+12.5 %活性剂2#+1 %降黏剂+10 %助溶剂,防蜡剂加量为100 mg·L-1时,静态防蜡率大于60 %,降黏率大于30 %,动态防蜡率大于70 %.现场试验表明,采用连续加药方式,减少洗井次数,提高油井产油量.  相似文献   

13.
由石油大学 (华东 )石油工程系张建国副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完成的横向科研项目“声波防蜡技术研究” ,自 1994年以来在大庆等 11个油田应用 ,累计获经济效益超亿元。含蜡原油在生产过程中的清、防蜡一直是困扰油田正常生产的技术难题 ,科研人员以声波理论为指导 ,通过室内实验和对声波防蜡机理的探讨 ,将流体动力式声波发生器技术应用于油井防蜡 ,研制的声波防蜡器结构合理 ,能充分利用油井流体流动能量 ,声能转化率高 ,拓宽了声波的应用领域 ,具有技术先进、使用可靠、费用低、防蜡效果好的特点。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大庆油田、辽河油田、胜利…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大庆原油和一种胜利桩西原油使用水基型防蜡剂WPE-F2的防蜡,降粘实验情况,讨论了原油中水的质量分数对防蜡剂作用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构建不同规格的石蜡包埋组织芯片,探讨在制作石蜡包埋组织芯片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方法:利用组织点样仪构建组织微阵列蜡块,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制片,分别进行HE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检测组织芯片的制作质量。结果:组织微阵列蜡块中的供体蜡块组织排列整齐,组织芯与受体蜡块融合致密,组织芯片切片基本完整,厚薄均匀。经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组织形态可利用率在64.04%~93.75%。结论:良好的供体蜡块与受体蜡块、准确的组织定位、合适的排列方式和熟练的组织芯片制备技术是构建高质量组织芯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原油析蜡的问题 ,深入研究了防蜡剂分子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在实验室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 -马来酸酯 -丙烯腈三元共聚物防蜡剂 SMANE,对产物进行了红外表征 ;通过测定其在模拟油中的防蜡效果 ,考查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单元化学计量数之比、酯化程度、酯链长度、混合酯链等结构因素对防蜡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苯乙烯、马来酸酯与丙烯腈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5∶ 5∶ 1 ,酯化比例为 1∶ 1 .5~ 1∶ 2的十六醇或十八醇的单一酯化物和复配酯化物对模拟油具有较好的防蜡效果 ,且分子内复配比分子间复配效果更好 ;同时也表明只有深入研究防蜡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针对具体情况研制有针对性的产品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相似文献   

17.
根据原油防蜡剂的作用机制,通过分子设计,以甲基丙烯酸十八酯(O),马来酸酐(M),苯乙烯(S)作为为共聚反应的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式合成三元共聚物OMS,考察其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在n(O)∶n(M)∶n(S)=9∶1∶1、反应温度为90℃,w(BPO)=1.2%、反应时间为8 h的条件下,合成的防蜡剂对新疆油田的油井防蜡率可以达到50%;OMS与OP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后,防蜡效果更好,且防蜡剂具有一定的降黏降凝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种高磁能极的防蜡器—GYF型强磁防蜡器由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并在江都县强磁技术应用厂投入生产。目前该新产品已在中原油田、江苏油田投入试验运行。该防蜡器采用了螺旋积分阶梯式强磁场,磁体为高性能的稀土钴永磁材料,在3年内磁场强度可稳定在98%左右,应用温度在—40℃~128℃之间。它主要适用于多种地层条件下高含蜡油井的防蜡降粘,从而进一步延长清蜡周期,提高产量。此外它还可用于自喷井,以代替机械刮蜡器,安装在集油管道上作除垢器,安装在输油管道上起到降粘防蜡作用,具有安装简单、省时省工、使用方便等优点,在各油田采油场、集输油管道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原油防蜡剂的作用机制,通过分子设计,以甲基丙烯酸十八酯(O),马来酸酐(M),苯乙烯(S)作为为共聚反应的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作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的方式合成三元共聚物OMS,考察其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在n(O)∶n(M)∶n(S)=9∶1∶1、反应温度为90℃,w(BPO)=1.2%、反应时间为8 h的条件下,合成的防蜡剂对新疆油田的油井防蜡率可以达到50%;OMS与OP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后,防蜡效果更好,且防蜡剂具有一定的降黏降凝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于原油中气体的析出,石蜡便以晶体析出、长大、聚集在油管壁上和抽油杆上,即出现结蜡现象。近年来,南八仙作业区油井结蜡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作业区稳产、高产的主要因素,因此,作业区于2012年4月份引进防蜡阻垢装置,该装置是一种配合杆式抽油机的防蜡阻垢装置,是集磁学、流体力学为一体的新型防蜡阻垢、提高泵效、提高单井产量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