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1年5月中旬,在准噶尔1号死去一年之后,国家林业局在乌鲁木齐召开了野马回归自然的研究会,从而正式拉开"野马还乡"的序幕.国家林业局动植物保护司原司长卿建华和谷景和研究员等人特地勘察了准噶尔盆地和乌伦古河以及将军庙一带,为野马放归选择放野地.  相似文献   

2.
<正>大帅死后不久,它的弟弟野马王子和另一匹公马准噶尔77号去野外接班。在此之前,王子已战胜群雄,当上了公马群的头领。来野放点后没几天,它就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对手准噶尔77号,当之无愧地坐上了野放群新头领的宝座。当时,群里的母马大部分已怀了大帅的孩子。野马在圈养时,就有杀婴现象发生。当野马繁殖群的头马发现母马所生的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时候,就会把新出生的幼驹咬死或踩死。当然,在圈养  相似文献   

3.
2007年5月31日,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全球第一只进行野化培训的圈养大熊猫——祥祥在野外摔伤致死,它的尸体在深深的沟壑之中被发现.祥祥在被放归野外三年后夭折,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话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野马回归路漫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8月28日,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随着一声号令,27匹人工饲养的野马冲出了围栏的大门…… 野马野放后,专家们欣慰地看到:野马能适应野外的环境,能自己觅食,寻找水源,身体健康,在头马准葛尔11号的带领下,团体很稳固,能共同对付狼等天敌的进攻,除一匹小马被狼咬伤外,其  相似文献   

5.
在野马放归前,最令我们担心是生活在保护区内的狼,它们是野马在卡拉麦里地区叭一的天敌,直接威胁到野马的生命安全.放归野马有防御狼的能力吗?  相似文献   

6.
普氏野马,是地球上现存唯一的野马种类。普氏野马的野生种群于20世纪中叶在我国和蒙古国灭绝,现存的普氏野马均为圈养野马的后代。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我国在1985年从国外引进野马,开始实施放归野马计划。2001年,第一批野马被放归野外,到今天,已经整整6年了。它们在茫茫荒野上生活得还好吗?能适应野外严酷的自然环境吗……本刊特邀北京林业大学野马监测项目组的专家以及野马繁殖中心的"护马使者",讲述野马放归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7,(10):1-1
本期,我们特别约请有关野马专家撰写文章——《放归卡拉麦里山的野马》,讲述野马自2001年放归野外后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可以看作是本刊  相似文献   

8.
树顶伏击行动 2002年11月的一个寒冷的晚上,生物学家迈克·华莱士匍匐在一棵松树的树枝上,在他手臂几乎可及的地方,停着一只前不久才被放归野外的加利福尼亚秃鹫.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科学家在泰国河流中捕捞到一条体重估计在250~450千克的巨型黄貂鱼.随后,渔夫和科学家宣布已将这条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淡水鱼放归河流.这条黄貂鱼体宽2米,体长2.1米,其尾巴已经不见.  相似文献   

10.
肖洁 《知识就是力量》2005,(10):F0005-F0005
10月是一个与宇航息息相关的月份.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83.6千克,绕地飞行92天1440圈6000万千米.1967年10月16日,苏联宇宙飞船把仪器投向金星,发回的信息表明金星的高温足以使金属熔化.1968年10月11日,美国发射第一艘载人的阿波罗飞船"阿波罗7号",绕地飞行163圈,并首次进行实况转播.1969年10月12日,苏联发射载有3名宇航员的"联盟七号",与在轨道运行的"联盟六号"上的2名宇航员会合;13日又把第三艘宇宙飞船送上轨道,使7名宇航员共处太空.  相似文献   

11.
张前锋 《科学通报》1996,41(16):1498-1500
对于准噶尔地块基底的特征,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论.一些学者基于重力和磁力异常等地球物理资料,推断准噶尔地块底部存在前寒武纪基性超基性杂岩。但由于长期以来在准噶尔盆地周边既未发现古老的地质实体,又缺乏同位素年龄证据,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准噶尔地块可能只具有古生代洋壳基底。 近年来,在东准噶尔清水泉和卡姆斯特的阿勒安道群中,发现了晚震旦早寒武世小壳化石群分子,其中多种化石分子(如:Pylocorpus,Reticnlafopora,Asteropyla等)已见于华南、秦岭的震旦寒武系界线层位上。此外,在小柳沟荒草坡群下部浅肉红色花岗片麻岩中,还获得了单颗粒锆石铅同位素蒸发法年龄1908 Ma~(3))。这些结果仅表明,东准噶尔有存在前寒武纪基底的可能性。因此,在准噶尔盆地周边造山带寻找和确定是否有前寒武纪地质体出露,是目前研究中的关键。本文所提出的东准噶尔小石头泉变质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研究结果,将对准噶尔地块基底时代的研究提供进一步依据。  相似文献   

12.
哈萨克牧民对家马采取自由散放的饲养方式.数量众多、与野马有着亲缘关系的家马给普氏野马放归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航天界,任新民的名字如雷贯耳.他与黄纬禄、屠守锷、梁守盘一起,被称为"中国航天四老".20世纪50年代至今,他从新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成功研制到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送入太空,直到83岁高龄时依然担任"风云一号"卫星D星的工程总设计师,乃至神舟飞船升空.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里程碑上,几乎都能找到任新民的名字.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4,(3):13-14
对于全世界从事大熊猫保护工作的人来说,2003年7月8日,这一天是值得纪念的。就在这一天,一只名叫“祥祥”的大熊猫被送到野外放养场,它的离去拉开了大熊猫野外放归研究工作的序幕。 放归过程 举世瞩目 大熊猫“祥祥”的放归过程牵动了全世界所有大熊猫保护工作者以及众多大熊猫爱好者的心。7月  相似文献   

15.
刚刚冲出围栏的野马,既有摆脱束缚后的喜悦,又有对陌生环境的恐惧.216国道穿越放归区,水源紧临公路,而食物丰富的草场在公路的另一侧,野马饮水和采食必须靠近和穿越公路.我们目睹了野马的首次穿越,可谓历尽艰辛.  相似文献   

16.
正1958年8月美国先驱者0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月球探测器,但由于火箭爆炸而失败。1959年9月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表面实现硬着陆。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实现人类登月的梦想,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为首批踏上月球表面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17.
2001年的冬天,是野马放归后经历的第一个冬天.12月下了一场大雪,新疆遭遇了10年来气温最低的一个严冬,部分地区的气温下降到零下35摄氏度,甚至达到零下40摄氏度.  相似文献   

18.
冥王星之约     
<正>2014年年底,《科学》杂志在盘点年度重大科学突破时,把登陆彗星的罗塞塔任务列在了榜首。确实,这项由欧空局耗资14亿欧元、历时十年的空间科学任务在"菲莱"成功登陆67P彗星之时,就开启了全新的彗星科学时代。今年,能与罗塞塔任务比肩的要算美国宇航局的冥王星之约。7月14日,"新视野"号探测器如期飞掠冥王星,开始了人类第一次近距离观测冥王星及其众多卫星,并继续探访神秘的柯伊伯带天体的空间科学旅程。从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空间科学不过50多  相似文献   

19.
1958-1976年,美国和苏联掀起了第一次探月高潮.在19年间,两国共发射83个月球探测器,成功率达55.5%.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实现登月,人类首次踏上了月球.随后.美苏又进行了多次载人和不载人登月取样,获得了珍贵的月球样品和海量的科学数据,月球探测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个体基因组:精彩的故事和争论 2007年10月11日,由深圳华厦基因研究院、生物信息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共同绘制的第一个完整中国人基因组图谱(又称"炎黄一号")宣布完成,这也是第一个亚洲人全基因序列图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