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土工格室、三维网垫和铁丝网3种建植方式以及高羊茅与百喜草两种草种进行室内边坡模拟建植与防护抗冲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草种对应的固土效果均为土工格室最好,铁丝网最差;相同降雨强度下边坡冲刷量随坡角的增大而减小;百喜草抗冲刷能力优于高羊茅,百喜草常青期约300d左右,较高羊茅少40d.现场植被生长试验表明,播种后100d内,高羊茅根系生长速度大于白三叶,此后,白三叶根系生长速度超过高羊茅,且根系长度比高羊茅大,高羊茅株高一直大于白三叶;试验前三个月,百喜草根系长势强于狗牙根,此后狗牙根根系长于百喜草,百喜草株高一直低于狗牙根.  相似文献   

2.
以成渝高速永川段为例,以“景观过渡带(小乔木+地被植物)+坡面防护带(灌木+草本植物)”的建坪模式为基础,研究西南地区几种典型边坡植被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产沙特征,比较其年际间差异.结果显示:一年生草本植物(狗尾草)所在群落生长快、成坪早,在建坪初期(2010年)即显示出较强的护坡性能,而多年生草本植物(黑麦草、狗牙根、高羊茅、野牛草等)所在群落却普遍较差;次年汛期,除狗尾草所在群落外,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在群落的护坡性能均明显高于前一汛期,以刺玫花+黑麦草、棉槐+狗牙根配置模式增长最快;2012年汛期,具有发达根系结构的狗牙根所在群落护坡性能最强,狗尾草所在群落的护坡性能最差.可见,在相同的种植密度、建植措施条件下,边坡植被的护坡性能与所在群落的结构特征有关:建坪初期,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后期则与根系重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建植的放牧型扁穗牛鞭草混播草地在超载条件下连续4年的植被调查分析,探讨了该草地的放牧演替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扁穗牛鞭草+狗牙根.+百喜草+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混播组合,可建立扁穗牛鞭草+狗牙根-百喜草-白三叶型草地,该草地超载利用多年,植物群落稳定,生产力高,耐牧性好,可作为我国温暖湿润气候区放牧型人工草地的适宜类型.  相似文献   

4.
红壤坡地不同覆盖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红壤坡地的观测资料,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和柑橘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百喜草全园覆盖措施蓄水保土效果显著,而狗牙根带状覆盖措施柑橘产量最高.百喜草全园覆盖措施与狗牙根全园覆盖措施相比,其蓄水效益提高72.1%;百喜草全园覆盖措施与阔叶雀稗草全园覆盖措施相比,其保土效益提高98.9%;狗牙根带状覆盖措施与百喜草带状覆盖 黄豆或萝卜套种措施相比,其柑橘产量提高54.9%.虽然红壤坡地种植百喜草能显著控制坡面水土流失量,但由于百喜草是高耗水牧草植物,耗水耗肥多,在需水关键期与柑橘形成竞争关系,因而影响了柑橘产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拟植物在流动河水中的生长,测定护坡植物对水中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吸收作用,分析不同植物的净化效果,优选出合适的护坡植物。结果表明,香根草的COD去除率和TN去除率均最高,狗牙根的TP去除率最高。综合来看,香根草的水质净化效果最好,狗牙根和麦冬的水质净化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6.
岭南高速公路两侧岩质边坡裸露,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需要进行生态护坡。岩质边坡作为试验段,在对当地物种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就地取材,选择草、灌、花等多物种组配,既满足区域规划的功能要求外,同时使植被与周围生态区域融为一体,形成了优美协调的景观。  相似文献   

7.
岩质边坡植被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护坡技术和植被群落构建思想,根据边坡修复中采用不同的生态护坡技术和植物物种选择而呈现出的多样的恢复效果,从边坡特点与护坡技术、植生基材设计与配比、植物配置和植被群落构建的关系等方面,对深圳几个岩质边坡人工生态恢复工程案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香根草护坡或微型桩护坡在边坡加固与防护工程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两者协同护坡却研究很少。边坡安全系数是研究边坡稳定性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其计算分析对于预防滑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室外建立与实际工程相似的大比例尺试验模型,利用应变片、微型土压力盒等仪器,通过坡顶加载的方法对植被护坡与微型桩护坡的效果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与微型桩协同护坡能有效的提高坡体整体性,而且能够提高边坡承受荷载能力,为边坡生态与工程协同防护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将穴植种子、草棒技术、挂网喷播、草包技术、植草护坡、轮胎固土、藤本护坡、植生带等8种生态防护形式应用到宁杭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研究结果表明,挂网喷播、普通喷播、草棒技术、藤本护坡和植草护坡,是防止水土流失、更新演替,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的最好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三种草本植物对油页岩废渣中金属铝的积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鹰  黄娟  孔国辉  夏汉平 《广东科技》2012,21(13):226-227
选取对油页岩废渣有较强适应能力的3种草本植物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和铺地黍(Panicum repens Linn.)为实验对象,研究它们对油页岩废渣中Al的去除能力。研究表明,在铝毒与强酸胁迫并存,还伴随多种重金属毒害岩渣中,在没有得到任何管理维护和浇灌的条件下,百喜草和香根草均能通过根系有效并快速的清除该岩渣表层0~20cm中的Al,且百喜草叶片积累Al的浓度超过1000 mg.kg-1。因此,百喜草是一种Al-积累植物,适当的浇水和管理能迅速增强其对Al的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11.
热带不同植被边坡水文效应室内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海南地区台风强降雨规律,对三种植被条件的粉土边坡模型进行了人工降雨试验,为热带生态护坡的植被选择提供依据。通过测量两次降雨过程中的总降雨量、地表径流量、雨水渗出量、坡体储水量及相应时间,对三种植被条件边坡的水文效应开展了分析。相较于裸土边坡,细叶结缕草边坡和肾蕨边坡均具有较好的抗雨水冲刷能力,肾蕨边坡更占优势。降雨前后,裸土边坡渗透性大幅降低;细叶结缕草边坡渗透性有所下降,但不明显;肾蕨边坡渗透性则显著提高。肾蕨边坡良好的储水持水能力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利于边坡稳定的,但在长期干旱后遭遇强降雨时,也有可能因其储水能力太强而给边坡稳定带来不利影响。相比之下,裸土边坡和细叶结缕草边坡的储水和持水能力均较差。综合比较来看,一般情况下,肾蕨的水文效应对于保持边坡的稳定性是最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2018年和2019年春季,借助于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浙江省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对红腹锦鸡逃逸种群的栖息地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倾向选择中坡位、坡度中等(31.57±2.78°)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栖息,其乔木盖度较低(50±7%)和倒木数量较少(每10 m2根数为4.71±0.86)而落叶盖度较大(90±4%),并具有优良的避风性和中等湿润度的土壤(p〈0.05或0.01);而海拔、乔木数量、乔木均高、坡向、灌木盖度和均高、草本盖度、离水源距离及干扰距离等生态因子对其栖息地选择的影响不显著(p〉0.05).分析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种群主要在食物资源丰富、视野较为开阔的林地栖息繁衍和建群,其栖息地选择能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选择可塑性.综上所述,逃逸红腹锦鸡的栖息地选择可能受食物、隐蔽性、气候、地理条件和障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黄土高原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的栽植方案及抗旱机理,指出存在土壤贫瘠、含水率低及苗木栽植难成活等主要问题,提出种植边坡生态防护植物应满足抗旱性强、扩展性强、发芽力强等要求,对黄土高原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春季生长期,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典型区内沿水位梯度采集6种优势植物群落样品,进一步区分植物地上部分茎叶和地下根系,以及优势种和伴生种.通过测定群落不同组分的全碳含量和生物量分析了鄱阳湖湿地植被碳分配与碳储量特征.结果表明:植物地上部分全碳含量的波动范围为37.12%~47.30%,地下根系全碳含量的波动范围为24.32%~38.33%,地上部分大于地下根系.总碳储量在不同群落间的变化范围为229.29~581.37 gC·m-2,表现为灰化苔草群落最高,菰群落最低.不同群落物种的碳分配策略存在显著差异:灰化苔草和狗牙根地下根系碳分配远高于地上部分,虉草和芦苇则将更多的碳分配至地上部分,菰和南荻地上和地下碳分配较为均衡.碳储量在种间分配上主要集中于群落优势种.  相似文献   

15.
公路建设对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因此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以高速公路土质边坡生态防护为工程实例,介绍和分析了植被护坡的机理、方法及护坡的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石漠化边坡的植被恢复和生态防护是目前绿色公路建设的热点问题,常用框格植草措施减缓雨水对边坡的冲刷破坏,加快坡面的植被恢复进程。结合广西贺巴高速来都段石漠化边坡植被恢复项目,通过对现场工程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剖析了石漠化边坡框格内填土植草的植被恢复和生态防护技术在应用中发现的一些技术问题,提出了框格内填土局部稳定技术的新型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在该石漠化边坡,推广应用了采用水土共蓄的新型板槽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防护的最新发明技术,以期对石漠化边坡的植被恢复提供积极的技术措施和建议,促进石漠化地区绿色公路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贵阳市道路岩质边坡植被修复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阳市附近数段道路岩质边坡植被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现状调查,路堑岩质边坡坡面植被可自然恢复,因影响因素复杂,其恢复速率差别较大;岩质边坡坡面人工生态保护措施短期内生态景观良好,但不能抵御自然灾害。通过分析植被可自然恢复的原因,对道路岩质边坡坡面生态修复得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广西海岸潮上带草本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其种类组成和群落分类学特征,探讨影响群落分布的影响因子,旨在为广西海岸带草本植物的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海岸潮上带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标本采集、种类鉴定等进行研究。【结果】根据133个样方调查结果显示,潮上带常见草本植物种类有93种,隶属25科70属。科的分布有3个分布型和1个亚型,属的分布有8个分布型和3个亚型。结合植物的生态类群、生活型和优势种的原则,把广西海岸潮上带草本植物划分为2个植被类型组、4个植被类型和28个群系。广西海岸潮上带草本植物主要群落类型受生态因子的影响较大。【结论】在广西海岸潮上带,含单种的科、属占优势,无特有属。草本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复杂,科和属的分布均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草丛湿地植被类型组占优势,群落主要以单优种群落为主。水分、土壤质地以及人工岸线、养殖塘、盐田、围垦造地等人为干扰是影响群落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9.
化彬  蓝嘉川  招礼军 《广西科学》2018,25(2):212-216
【目的】了解南宁至友谊关(简称南友)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植被的水文效应。【方法】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选择了8个不同地点的7种典型群落类型,对其植被枯落物特性进行研究。【结果】三豆混播群落(S4)的枯落物蓄积量、吸水速率、有效拦蓄量均为最佳,分别为43.80t/hm~2、4 227g·kg~(-1)·h~(-1)、55.18t/hm~2,而木豆群落(S1)的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最高,分别达到2 832t/hm~2、283.2%。【结论】三豆混播群落是南友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类型中水土保持效应最均衡的群落配置,具有良好的生态水源涵养及保持的功能,可推广种植,以维护边坡植被和土壤的水文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王盼盼  蔡亮 《科技信息》2011,(17):50-52
以涿廊高速公路为例,在GIS的支持下,以2008年Landsat ETM遥感数据和ASTER GDEM为主要数据源,结合气象数据和调查数据,基于主成份分析和层次分析法构建高等级公路边坡植被适应性评价模型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研究区的植被适应性进行统计分类。在此基础上,在空间分布上对结果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适应性良好的区域、基本适应区域和基本不适宜用区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27%,30.37%和20.35%。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利用GIS和RS技术、基于主成份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对高等级公路边坡护坡植被适应性的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