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过程中,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可归纳为三种最基本模式:统征统管模式,整体性国有化模式和产权二元化模式,通过对我国现有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文章指出进行制度创新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前提,建立清晰的产权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基础,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关键,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保证,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促进与规范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2.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比较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城市化过程中,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可归纳为3种最基本模式:统征统管模式,整体国有化模式和产权二元化模式。通过对我国现有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文章指出进行制度创新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前提,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基础,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关键,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是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保证。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促进与规范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日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面临流转制度不完善、收益分配不合理、政府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缺乏管理等困境。推进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需要完善流转制度、建立收益分配制度、明晰土地产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合理的土地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4.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对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导致了土地利用混乱、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建设用地供应总量难以控制、土地市场秩序遭到破坏等不少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有效手段,规范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管理,保障经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土地立法不健全、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不清晰,滋生了大量自发无序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隐形市场。对此,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保障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基础;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序流转的基本前提;作为土地市场的公共管理者和社会服务者,政府应当在避免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直接干预的前提下,注重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为土地流转市场的良性发展营建公平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6.
陈琳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96-99
规范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土地管理事业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和探讨,能发现加强土地产权制度建设、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注意的多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到2005年,沿海各大城市,企业使用集体土地的使用量,是企业使用国有土地使用量的10倍。事实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私下、变相的转让大量存在。本文旨在通过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隐形流转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对非农建设用地的目前流转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谢媛媛 《安徽科技》2003,(12):55-56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收益分配问题是集体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合理地调整和重划国家、集体、个人业已形成的利益格局,不仅能有效的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更是成功进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稳定器.  相似文献   

9.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是农地流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土地置换的方式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土地置换存在诸多问题,如多层权利主体导致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土地置换政策不完善、土地置换补偿不合理、城乡规划依申请听证很难实现权利救济等。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土地置换的相关法律制度,从而确保集体建设用地的合法、有效流转。  相似文献   

10.
厦门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厦门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厦门农村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问题,并提出:以土地确权为基础、市场化机制建设为核心,以集中性租赁、股份合作模式为主导推进农用地流转;以"保权让利"模式为主导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房屋流转,逐步实现农村资产的资本化等对策,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创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