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焕莉 《科技信息》2010,(24):I0146-I0146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南方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作品常以古怪的情节、暴力及死亡的主题受到世人的关注,而作家本人一生的经历也对其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好人难寻》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本文拟从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探讨人性中流露出的善与恶,从而揭示奥康纳小说的主题,邪恶和救赎。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初的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深受南方传统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对南方传统文化怀有浓厚的认同感。但是在理智上他又清楚地看到它们腐朽的本质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体现了福克纳对南方社会爱恨交织的矛盾思想。通过爱米丽的爱情悲剧揭示了新旧秩序的斗争及没落贵族阶级的守旧心态,福克纳运用神秘、暗语、象征、时序颠倒等写作手法来揭示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3.
雷华 《科技信息》2009,(2):121-121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主人公爱米丽是一位南方的没落贵族,她性格古怪,深居简出,最后竞毒死了自己的情人。福克纳通过塑造爱米丽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南方爱恨交织的感情。福克纳在对她进行无情讽刺的同时,也对她倾注了深深的同情和无奈。  相似文献   

4.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并从题目、两极人物形象、情节以及深层叙事结构上对这篇作品中的反讽艺术进行分析,探讨这一叙事手法在表现主题和体现作品艺术价值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好人难寻》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弗兰娜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的一部短篇小说.与她的其他作品一样, 该小说也是关于暴力、死亡和宗教的.小说的标题、叙事方式、家庭和社会诸方面都体现了冷漠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好人难寻》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弗兰娜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的一部短篇小说。与她的其他作品一样,该小说也是关于暴力、死亡和宗教的。小说的标题、叙事方式、家庭和社会诸方面都体现了冷漠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干旱的九月》描写了南方白人麦克莱顿对一位被米妮小姐诬陷的黑人实施私刑。通过对南方淑女神话的剖析,表现出南方淑女神话对南方白人的影响,并且揭示出南方淑女神话只不过是南方同北方进行政治斗争的产物,是服务于南方传统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好的短篇小说应该有“好的结尾”,应该有“余味”“余音”,这对提高和深化小说的思想意义、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短篇小说的结尾,有的是深化主题,完成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最后刻画;有的是渲染气氛,以加强作品的感情色彩,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有的则是带有哲理性的抒情,让读者去体味、联想。  相似文献   

9.
清末南方白话报刊小说,大体以开民智、振民气为旨归.,带有鲜明的政治启蒙色彩,与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形成了呼应之势.以白话道人、胡适、黑心等为代表的白话报刊小说作家的积极探索精神,使得此期的部分短篇小说体现出某种先锋意味,在小说创作观念、小说体式乃至主题模式等方面,对五四之后的现代短篇小说创作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好的短篇小说应该有“好的结尾”,应该有“余味”“余音”,这对提高和深化小说的思想意义、加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是至关重要的。短篇小说的结尾,有的是深化主题,完成作品中人物性格的最后刻画;有的是渲染气氛。以加强作品的感情色彩,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有的则是带有哲理性的抒情,让读者去体味、联想。  相似文献   

11.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创作的一篇著名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位神秘怪异的南方没落贵族女子爱米丽的爱情悲剧。作者对叙事时间进行了精心建构,使得结构奇特,情节跳跃,悬念跌宕,耐人寻味。本文拟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这篇小说的时间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展现小说主题和思想内涵的作用,进而探讨作者的时间哲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薇拉·凯瑟短篇小说的主题。在研究中,改变之前按题材分析主题的作法,而是从作者对艺术与生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的思考出发。本文认为凯瑟短篇小说中主要的主题有逃逸主题、对物质主义的批判、对艺术的矛盾态度、务实态度。  相似文献   

13.
福克纳的著名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是其南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塑造了一个饱受南方传统习俗和父权主义摧残的典型南方受害妇女形象。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可以探究女主人公爱米丽人性扭曲、心理畸形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4.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1934年在《论坛》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运用了哥特手法,该小说的哥特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主题与情节构造、环境描写、人物性格与反映的主题四个方面。作者运用哥特式手法,通过对艾米丽悲剧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美国南方社会历史上与清教密切相关的旧传统与旧体制,强烈谴责了非人道的传统道德与清教对人性的摧残及北方基本道德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献给艾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是福克纳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福克纳小说中塑造的畸形变态的人物形象及离奇的故事情节深刻地展示了美国南方历史中的痛苦人生。通过分析作品的主题、氛围及人物来研究小说所具有的哥特式元素,即该小说是一部哥特式小说,作者用哥特式手法为我们展现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大部分作品生动地再现了美国内战之后南方贵族的没落与衰败。《致艾米丽的玫瑰》记述了南方贵族格尔生家族中最后一个成员艾米丽小姐的一生孤僻的生活。在这部短篇里,福克纳运用了不同的文体技巧反映了艾米丽小姐逐渐扭曲的心态和一生悲惨的命运,并揭露其悲剧的根源。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这一短篇小说所运用的文体学技巧从词法和句法、修辞学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死者》是乔伊斯1914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轴之作。它不仅是小说集的最后一篇,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虽然它延续了瘫痪与死亡的主题,但是它却让人在结尾处的一场似真似幻的大雪中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8.
花娟 《科技信息》2012,(4):192-192
短篇小说《赶牲畜人的妻子》是澳大利亚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和诗人亨利.劳森的代表作。本文将从主题、人物刻画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究这部作品的杰出之处。  相似文献   

19.
尤多拉·韦尔蒂和凯瑟琳·安·波特同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两人的作品都真实地反映了美国南方的生活。两人的短篇小说作品《熟路》和《威塞奥尔奶奶的弥留之际》堪称短篇小说的典范。两篇小说用不同的叙事手法刻画了性格坚强,命运多舛的女性,揭示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短篇小说《被遗弃的韦瑟罗奶奶》与《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的作者创作风格和作品情节介绍,着重对比分析了作者如何运用意识流的技巧动静结合地塑造出其经典的人物形象——饱经风霜仍倔强不屈的南方劳动妇女Weatherall和高贵迷人而乖张孤僻的南方贵族小姐Emi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