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赞比亚某低品位难处理铜钴矿石为研究样本,采用全湿法冶金方法,开展新工艺研究.研究可知:矿石Cu,Co和S质量分数分别为1.270%,0.071%,0.022%.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为假孔雀石和少量的孔雀石.钴矿物主要为钴锰矿和水钴矿,在褐铁矿和黑云母晶体中有少量铜、钴,矿石中铜钴元素赋存状态极其复杂.最佳的浸出条件为粒度小于74μm的矿粒所占比例70%、浸出温度65℃、浸出时间4 h、矿浆质量分数30%、硫酸加入量55 kg·t-1.该条件下铜浸出率可达74.34%左右,钴浸出率可达43.32%左右.充分利用萃余液中的硫酸可降低酸耗,硫酸用量减少20%以上.在搅拌浸出过程中加入适量还原剂Na_2SO_3或FeSO_4,可将钴的浸出率从43%提高到78%.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等检测技术,对抱伦金矿原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为选矿工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矿石含金10.1g·t-1,含硫0.65%,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白云母,属低硫石英脉型金矿.矿石中的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质量分数为90.58%.金矿物粒度范围广,巨粒金(>300μm)、粗粒金(74~300μm)、中粒金(37~74μm)、细粒金(10~37μm)及微粒金(0.10~10μm)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84%,28.85%,18.04%,23.52%和25.75%.金矿物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为包裹金、粒间金和裂隙金,质量分数分别为48.37%,43.24%和 8.39%.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多段磨矿配合尼尔森重选-浮选的选矿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3.
对青海省抗得弄舍矿区Ⅴ1金多金属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矿物组成复杂,矿石中主要的有价元素回收对象为金、银,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金以银金矿、自然金及金银矿系列矿物形式存在,银主要以硫锑铜银矿及硫砷铜银矿形式存在,其次为自然银及汞银矿。矿石的矿物嵌布特征复杂,粒度偏细,硫化物紧密连生;矿物单体解离测试表明,当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时,各主要硫化物均能较充分解离,有利于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4.
对辽宁凤城某选厂含硼铁精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及其综合利用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硼、铁分别主要赋存于硼镁石及磁铁矿中,主要脉石矿物为蛇纹石、云母及碳酸盐矿物。矿石中矿物连晶复杂、共生关系密切;采用煤基选择性还原-磁选新工艺,于1 125℃还原150 min、碎磨至粒径小于74μm的颗粒质量分数占65%、磁场强度为80 k A/m的分选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92.71%、回收率为95.11%的磁性物;非磁性物即硼精矿含B2O3 14.27%,硼的回收率为88.69%。  相似文献   

5.
低品位双重难处理金矿石工艺矿物学及浸金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所用矿石来自我国云南某金矿,该矿含金2.4 g/t,砷0.97%,碳1.47%.它是典型的低品位含碳双重难处理金矿石,浮选精矿-氰化提金,金浸出率为10.43%;浮选精矿-焙烧-氰化工艺,金浸出率为46.52%,属于极难浸金矿.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毒砂.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白云石、方解石、伊利石黏土矿物等.金的赋存状态绝大多数是"不可见金",主要为次显微、超显微的包裹金以及胶体金.金主要包裹于毒砂和黄铁矿晶体中.矿石中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少为银金矿.矿石金回收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包裹金,矿石含砷、碳质以及黏土矿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分析、扫描电镜、MLA分析仪等方法对福建某铜钼矿进行工艺矿物学性质研究. 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铜含量为0.20%,钼含量为0.0296%,二者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属于低品位铜钼硫化矿;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以黄铜矿形式存在,钼矿物主要以辉钼矿的形式存在,二者的嵌布粒度较细,且与脉石矿物共生密切.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阐明了桦子峪菱镁矿Ⅰ、Ⅱ、Ⅲ级品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其含量,矿石组成矿物的嵌布特征和连生矿物之间的嵌镶关系,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并论证了影响精矿质量的因素是以类质同象替换形式存在于菱镁矿晶体中钙量的多少和不均匀分布于菱镁矿晶体中的白云石包裏体粒径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阳山县石寨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连阳岩体北东缘。矿体主要沿花岗岩体与石炭系接触部位发育,地表勘查显示接触带延伸较长。与矿体金属硫化物相伴生的是一套以硅灰石-方柱石-透辉石-石榴子石-阳起石-透闪石-萤石-石英为主的矽卡岩组合。矿石共生有用组分为Pb,Zn,Ag,Cd,伴生有用组分为Cu,S。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分析表明,Pb,Zn主要赋存在方铅矿和铁闪锌矿两种独立矿物中,主要以粒间矿物和包裹体两种形式存在; Ag主要以微米级硫银铋矿(Ag BiS2)包裹体和晶格Ag两种形式存在于方铅矿中; Cd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闪锌矿中。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主要矿石矿物的嵌布粒度为毫米至厘米级。各元素的赋存状态和矿物嵌布粒度对有用元素的分离选冶回收将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强磁预选—磁化焙烧—磁选联合工艺对大西沟难选菱铁矿石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占55%、强磁粗选磁场强度318kA/m、强磁扫选磁场强度717kA/m的条件下,可得到TFe品位为28.47%、回收率为96.78%的强磁精矿;强磁精矿在中性气氛中于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40min、磨矿细度-43μm占95%、弱磁选磁场强度104kA/m的综合条件下,获得TFe品位为59.29%、回收率87.50%的精矿产品.XRD、光学显微镜和VSM等分析结果表明:难选菱铁矿和褐铁矿经焙烧后转变为易选磁铁矿,新生成的磁铁矿表面疏松多孔,多呈胶状,与脉石矿物紧密共生,其磁化强度和比磁化系数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涂宏  余宪红  金文江 《科技信息》2012,(14):332-333
通过对样品的分析研究,矿石中钾化现象明显,说明矿体成矿阶段为还原环境。钼、钒品位由地表向深部、由西向东随矿体厚度的变化而成有规律的变化,总体而言,矿体厚度、品位较均匀。钒主要以云母类矿物中的钒为主,其他形式存在的钒仅占到12%,说明钒主要以吸附的方式或类质同像的形式存在于片状矿物中。钒、钼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具有明显的正消长关系。伴生有害组分铁主要以赤褐铁矿和黄铁矿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1.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矿石物质成分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是新发现的超大型细脉浸染型铜(金)矿.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矿石学研究,表明矿石类型主要分为氧化矿石、次生硫化物矿石和细脉浸染状硫化物矿石三大类型.矿石主要为细脉浸染状.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其次是辉铜矿等.主要非金属矿物为石英,约占矿物总量的60%~70%;其次是红柱石、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绢云母、绿帘石、石榴子石等.矿石主成矿元素以Cu为主,伴生有用组分为Au,Ag,Zn和Pb等.  相似文献   

12.
沽源460矿床为典型的火山岩型铀钼多金属矿床,矿石类型复杂。系统采集了460矿床的钻孔岩芯样品,通过岩矿鉴定,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及径迹蚀刻,分析研究其矿化蚀变类型及特征、矿石矿物组合及铀矿物存在形式的研究。查明了460矿床的矿化蚀变类型主要为:伊利石化、硅化、萤石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闪锌矿化、胶硫钼矿化;铀的存在形式为:以独立的铀矿物形式存在于沥青铀矿和铀石中;以类质同相的形式存在于胶硫钼矿中;以吸附状态存在于基质、裂隙及铀钼矿物的边缘。上述研究成果为460矿床铀钼资源的进一步的开采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水箐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元素的物相进行分析。各类铜镍硫化物矿石中主要成矿元素Ni、Cu均主要以硫化矿物形式存在。以硫化铜形式存在的铜含量多少直接决定了矿石中TCu含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对宁夏某地石英砂岩矿的选矿和化学提纯进行预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电子显微探针及能谱仪等方法对石英砂岩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矿石中SiO_2的质量分数为97.10%,杂质矿物主要为黏土矿物、黑云母、钾长石、绿泥石、金红石及铁矿物等,且气-液包裹体数量多、分布广、粒度小.石英中的杂质元素主要为Al、Fe、Ca、Mg、K、Ti等,Al主要赋存于黑云母、长石及绿泥石中,少量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石英晶格中;Fe主要赋存于黑云母、黄铁矿、绿泥石及含钛磁铁矿中;Ca主要赋存于石膏、榍石及方解石中.针对杂质成分及其在石英砂岩矿中的赋存状态,通过煅烧水淬—研磨擦洗—洗磁—加热酸浸等工艺进行处理,提纯后的矿石中SiO_2的质量分数为99.92%.该研究可为宁夏石英砂岩矿石的选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浮选试验发现细粒滑石的加入降低了孔雀石的硫化浮选可浮性,细粒滑石含量越多,对孔雀石的可浮性影响越大;通过Zeta电位测试、吸附量测试、SEM-EDS分析和EDLVO理论计算研究分析了细粒滑石影响孔雀石硫化浮选的原因.结果表明:适量的Na2S在孔雀石矿物表面的吸附是其硫化-黄药浮选成功的关键,而细粒滑石会吸附罩盖在孔雀石矿物表面,且滑石矿物表面不会发生Na2S的吸附,因此,细粒滑石减弱了孔雀石矿物表面的硫化效果,使其可浮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东昆仑哈日扎矿床V矿带银多金属矿物赋存状态,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化学分析等方法,对矿石中含银、铜、铅、锌等主要矿物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围岩蚀变主要以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主,围岩放射性指标不超标;原生矿石中矿物以原生硫化物为主,氧化矿含量较低且分布不均匀,有用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原生矿石中银矿物主要包括辉银矿和硫铜银矿,主要以包裹体形式嵌布于其他矿物及脉石裂隙中;镓、金、锗元素可综合回收利用,而砷、硫含量偏高,会影响矿石的回收率指标。研究结果可为矿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以化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透反射显微镜及EPMA为主要研究手段,对黔西北某地伴生多金属低品位铁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该区含矿岩石为一套以火山成因为主的火山碎屑岩,矿石中有价元素除铁外,伴生有钛、铜、镓、铌等。载铁矿物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铁主要以褐铁矿形式存在,与粘土矿物常常混杂出现,分布不均,团块大小差异也大,矿物间的嵌布关系复杂,提示依靠传统物理选矿难达到有用矿物的富集。除褐铁矿外,矿石中存在少量硅铁钛金属互化物。  相似文献   

18.
贵州水城新发现米箩铜矿点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水城新发现米箩铜矿点地层、构造、矿石矿物、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做了较系统的分析,通过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示踪对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探讨。以上研究结果显示,该铜矿点矿石矿物主要由孔雀石、次为铜蓝组成,矿体呈似层状产于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组的第三段上部气孔状玄武岩中;另外,铜矿点发生过两期矿化,其中晚期的硅化、方解石化成矿作用占主导地位。米箩铜矿点与滇黔交界处玄武岩铜矿的各种地质特征相似,属于典型玄武岩铜矿。  相似文献   

19.
高铝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特征及铝铁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铝褐铁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及其对铝铁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矿物主要为针铁矿和赤铁矿;铝的载体矿物主要是以微细颗粒集合体被针铁矿包裹的三水铝石和以类质同象存在于针铁矿中的铝;铝硅酸盐矿物呈分散状或浸染状与针铁矿共生,铁铝赋存关系十分复杂.强磁选、磁化焙烧-磁选不能有效破坏矿石中铝、铁细粒嵌布和类质同象结构,铝铁分离效果不明显;钠盐焙烧-浸出工艺能有效实现高铝褐铁矿的铝铁分离,当原矿全铁含量为48.92%,Al2O3含量为8.16%,SiO2含量为4.24%时,可获得全铁品位为62.84%,Al2O3含量为2.33%,SiO2含量为0.45%的铁精矿,铁的回收率为98.56%.  相似文献   

20.
对含钴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明确了该含钴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粒度分布、矿物组成与嵌布特征.研究表明,硫化矿物主要为硫铜钴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黄铁矿等.硫铜钴矿大多数以单体形式赋存,还有一部分为连生体.该含钴矿石含钴163%,铜105%,铁124%,硫1500%.用实验室驯化培养的具有良好抗钴性能的ZY101菌种对此含钴矿石进行摇瓶浸出实验研究,浸出结果表明:利用优良菌种浸出,钴浸出率达8571%.对比生物法与非生物的高铁溶液浸出,生物法钴浸出率提高6326%,耐钴ZY101浸矿菌浸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