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运用城市人口规模的位序-规模法则、首位比、分形维数等方法,对2001年以来山西中部城镇群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特征进行了鉴别,并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区际比较.研究表明,山西中部城镇群规模分布符合分形特征,城市体系呈首位分布,城市等级差异虽然有缓慢减小趋势,但距离最优状态还有很大差距;与我国中部其他城市群比较,山西中部城镇群结构相对松散,首位度和首位比较低,尚未形成等级规模合理的城镇群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分形理论对中原城市群地区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中原城市群城市体系的优化对策,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从分形理论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入手,以Hausdorff维数为依据,借助Zipf公式对吉林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进行了分维测算.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说明分形理论适合于吉林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测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吉林省城镇规模结构的分布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提出了吉林省城镇体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分形理论的中原城市群规模序列和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志伟  刘静玉  刘勇 《河南科学》2010,28(3):346-350
运用分形的有关理论对中原城市群的城镇体系的规模序列与空间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认为:在城镇规模序列结构方面,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的首位度相当突出,但中等序列的城市较多,中原城市群离成熟状态具有一定距离,且偏离程度较大,尚未形成完整的规模序列结构.在空间结构方面,城镇之间的空间关联程度、空间相互作用一般,空间布局较分散.据此,进一步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渝东北三峡库区11个区县为例,基于分形理论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计算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角度,计算了其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结果表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体系存在空间分形结构和分形特征;城镇体系首位城市万州的垄断特征不明显,中间位序城市数目较多,人口分布比较均衡;城镇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空间关联程度一般.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从优化区域内城镇体系结构和功能角度,提出了培育万州增长极、开发沿江城镇带、建设特色小城镇和完善交通与信息网络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分形维数将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与城市群整体收益损耗联系起来,建立包含投入、产出和人口规模等多因素空间分布分形特征的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模型,明确城市群最优空间结构的经济内涵,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以陕西省关中城市群为例,在利用城市规模效益对比检验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对比最优分形维数与Zipf维数演变趋势,发现模型预测的空间结构优化方向与城市群空间结构Zipf维数等于1的优化标准并不相悖。  相似文献   

7.
王慧颖 《科技信息》2010,(6):111-112
分形理论在城市规模分布的测算和预算上与传统方法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形理论,运用分形理论,借助zipf公式分析了内蒙古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显示内蒙古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不均衡,首位城市作用不明显,对于内蒙古城市体系发展提供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结构与空间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空间结构和空间关联程度是城市群发育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从城市群规模结构、空间结构角度出发,计算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中心城市吸引力的分维数和空间结构的关联维数,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从空间关联的角度出发,应用威尔逊模型、空间统计学意义上的空间关联模型,对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的空间联系进行研究.计算了各城市的交通吸引强度、人口吸引强度,发现城市之间的联系在交通与人口规模之间存在矛盾,采用全局MoranI指数、局部G统计揭示各城市的空间关联程度、发展趋势和空间要素在各城市的集聚特征.对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进行空间整合来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理论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描述--以山东半岛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形理论是一种从自然或社会现象本身出发研究其内部规律的理论方法,优于传统研究方法对复杂现象进行的简化抽象,更接近于实际.城市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可以用分形理论来解释其分布的均衡程度及特点,并进一步为区域城市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山东半岛为研究案例,利用分形理论的分维测算方法对城市规模分布进行描述,发现其城市规模分布比较均衡。首位城市不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今后应进一步突出大城市的首位作用,稳中有升地发展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算20年来陕西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分布的分维值,得出结论:陕西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符合分形特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比较分散,人口分布呈不均衡态分布;整个城市体系的分形表现出中间层次的弱缺,存在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断层;城市体系等级差异虽有缓慢减小的趋势,但距离最优状态还很漫长。在对这些特征做出解释的基础上,认为应采取促进省内二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加强城市体系的产业规划等措施促进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杨尚  王发曾 《河南科学》2007,25(5):849-852
利用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维数的测算,得出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探索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基于这两方面得到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城市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芬  王发曾 《河南科学》2009,27(10):1319-1324
选取1986,1991,1996,2001和2006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城市人口规模的资料,运用城市首位律、城市金字塔理论及位序-规模法则分析了山东省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继而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位序-规模曲线.结果显示,首位城市济南人口规模尚有可观的发展潜力,山东省城市体系属于典型的"双核心"结构;城市规模结构已从传统"金字塔形"向"纺锤形"转变;城市规模由分散趋于集中,人口分布趋向均衡,城市体系发育日益成熟;分形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城市模型,以城市首位度,城市群序位规模分布为参数,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特征.结构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网络划分为5个节点等级,节点城市培育方向为将四级节点城市如宁乡、望城等发展成为三级节点城市如湘乡、浏阳等.从节点互补、交通优化、节点增长、城市协调等方面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体系发展设想.该模型和设想对中等规模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体系的构建,合理规划中等规模城市群空间格局,加强城市间的协作以及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形的福建省城市规模分布动态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分形理论研究福建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自相似性质和特征,借助分维及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度指数分析福建省城市体系等级结构演化的动态特征,运用R/S分析方法对城市体系演化趋势作出预测,结果显示福建省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有持续上升的趋势.论述了分维值上升的利弊,并根据分形优化原理提出改善福建省城市等级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形理论,测算河南省2000-2008年入境旅游流等级规模的zipf维数和huasdorff维数.结果表明,入境旅游流规模的等级分布具有极核群式结构特征;游客主要集中在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设施优越的郑州、开封、洛阳等城市;入境旅游流规模的分形出现中间层次的弱缺,存在旅游流规模等级结构的断层;入境旅游流差异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最后分析认为旅游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旅游市场营销、城市职能定位等是影响河南省入境旅游流规模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形理论,借助Zipf公式分析了山东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认为,山东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且区域差异性减小,城市体系规模分布趋于均衡;但首位城市规模相对较小,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不尽合理.针对山东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问题提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构建城市网络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中原城市群和郑汴一体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了城市综合竟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开封市2002年和2007年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并以中原城市群其他7个地级市作为比较.数据显示,5年间开封市的城市综合竟争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中原城市群中排名还是比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强,还需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中原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与结构的有序升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历史、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基础等原因,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功能联系的现状;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群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城市功能结构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参照中地论、极化—涓滴理论、规模—顺序法则、比较利益原理等城镇发展论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结构有序升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城市规模分布及其扩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形理论,测算出湖北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数,其分维值表明湖北省城市规模趋于均分布,但不同地域城市规模分布的均匀程度和演变进程是不一致的,在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湖北省城市规模演变的垂直与水平扩展的主要原因是内外投资水平和城市发展政策两大要素,特别是城市发展政策要素对城市规模分布影响是突出的。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来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首位律、基尼系数及位序-规模分布律的方法对中原城市群1986,1993,2000,2004年4个时间段的城市体系规模级别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不够,离散化程度日益明显,城市规模结构达不到位序-规模分布的理想状态,但有逐渐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