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第26届男篮亚锦赛前七名中与中国队交战过的五场比赛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队进攻、防守等各项能力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论是:1.中国队的进攻效率等6个指标处于领先水平,其居前的数据与内线进攻实力较强有关,但进攻中的优势正日渐减弱;2.中国队防守中的攻防转换得分等3项主要数据高于对手,重视防守是本届中国队比赛取胜的关键;3.中国男篮在亚洲仍占排头兵地位。同时提出几点建议,期望有益于我国篮球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弓剑 《科技信息》2014,(10):168+180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3年欧洲男篮锦标赛前8名队伍比赛涉及到进攻与得分的技术指标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达到研究当前欧洲篮球强队外线队员进攻特点的目的,为我国篮球的发展提供借鉴。结果表明,欧洲男篮强队外线队员不但得分能力强,而且得分方式与手段广泛多样,并在激烈的攻防对抗中呈现出比赛的快节奏和高得分;欧洲男子篮球强队后卫得分能力最强,外线运动员的得分区域、方式、手段多样化,得分能力优于内线运动员;全队得分以2分球得分为主,外线3分球远投突出。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的方法,对参加第30届奥运会男子篮球赛的12支参赛球队的综合攻防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对中国队的全部5场比赛进行分析,并与竞争对手和四强队攻防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属于攻弱守强,攻守很不平衡的球队;中国队进攻能力与竞争对手和四强具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得分、进攻篮板球和助攻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中国队得分点单一,进攻点少,中近距离对抗中的进攻能力欠缺,内线得分弱而杀伤力不够,快速行进间得分能力低下,内外线衔接不好,整体进攻节奏比较慢,在强对抗的攻击性防守下进攻组织进攻单一而乏力;中国队防守能力整体弱于竞赛对手和四强队,中国队攻转守快速退防速度慢,快攻和内线失分较多,防守的能力欠缺、攻击性不够,防守体系整体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国队强对抗能力较弱,表现为缺乏对抗意识,技术的对抗性不强;中国队破对手紧逼防守的能力不力。  相似文献   

4.
刘有志  张腾腾 《科技信息》2011,(17):261-262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第16届广州亚运会男篮比赛中我国男篮与韩国男篮相关比赛中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整体水平仍保持在亚洲前列,但比赛中这支国家队暴露出了外线队员攻防能力,板凳深度,内线冲击力,有效得分点少等许多制约着我国篮球发展的"瓶颈"。提出了相关性的建议,为中国男篮备战第26届亚锦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进攻能力指标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认为,里约奥运会男篮比赛中,中国队与对手在场均得分、2分球、3分球、进攻篮板、助攻方面与对手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中国队与对手进攻能力之间的差异,提出针对性的训练策略能有效提升中国男篮的竞技实力。  相似文献   

6.
对比分析了参加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的中国队与对手的6场比赛攻防技术指标,结果表明:中国队具有世界优秀中锋球员,但外线队员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与对手相比处于明显劣势。  相似文献   

7.
对CUBA男篮得分能力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前三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 ( CUBA)男篮 2 1 4场比赛的临场技术统计数据 ,从多角度对目前大学生男篮得分能力的几项指标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发现 :中近距离投篮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快攻成功率低是导致大学生男篮得分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  相似文献   

8.
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参加的6场比赛和前8强之间的12场比赛的录象进行反复观看,统计分析抢攻战术运用指标.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相比,在整体快速进攻意识和队员个人进攻能力上存在着差距,而这两因素是抢攻战术实施是否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郑培萍 《科技信息》2010,(20):270-271
本文对我国男篮与竞赛对手在北京奥运会的六场比赛及本届奥运会男篮前四名队在32场次进攻中的各项技战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相关指标与竞赛对手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是与强队相比还存在攻守转换节奏慢、快攻和内线得分能力差、进攻有时出现内外脱节现象.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立陶宛队比赛的2分投篮、投篮命中率、3分投篮、进攻篮板球、防守篮板球等技术数据,分析了中国队与世界强队之间差距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技术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6场比赛的得分、投篮命中率、进攻篮板、助攻、失误等进攻能力,抢断、防守篮板、犯规等防守能力等技术指标与对手进行比较研究。中国队虽然重回4年前的第八名,但意义不同。可中国队的投篮命中率、失误、身体对抗、整体配合等方面与世界强队存在明显差距,是阻碍中国男篮实现历史性突破的重要因素,我国男篮人需要向欧洲学习,增强队员身体对抗能力,坚实基本技术,让篮球运动真正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12.
第28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中国队技战术攻防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男篮进攻体系中,内线具有较强优势,但在得分区域上的不均衡和各位置上队员问得分能力上的较大差异,使得中国队的进攻,由于过多的依赖内线而难以形成比较均衡的整体攻击力量;快攻能力低下,个人能力不突出,也使中国队进攻整体上受到影响。防守体系缺乏严谨的整体结构,防守配合运用质量不高,难以对对方的进攻形成有效的控制与制约,造成失分偏多。  相似文献   

13.
利用现场观察、录像回放、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各场比赛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提炼出中国女排夺冠制胜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女排8场比赛合计进攻次数922次,有效进攻得分次数398次,成功率43.17%,进攻效率达到31.34%.在8场比赛中只有3场发球得分超过对手,显示出中国队发球技术实力不够稳定;而拦网技术表现稳定,整个8场比赛中中国队只有两场拦网得分少于对手,拦网得分与失误减少成为中国队里约奥运夺冠的重要因素之一;主攻队员得分219分,占比55.03%;副攻队员得分199分,占比24.87%;接应队员得分67分,占比16.83%.朱婷的得分能力突出,个人得分158分,占全队总得分39.70%.建议进一步弘扬女排精神,树立良好队伍竞技风貌,加强女排后备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技术训练效果与战术布局效率,完善国内女排联赛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上中国男篮与对手5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国男篮攻防实力的提高提供咨询。研究表明:投篮次数少是中国男篮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整体实力差距明显;在进攻方面,与世界强队相比得分、投篮次数、内线得分及助攻有极显著性差异,三分投篮次数、快攻得分及二次进攻得分具有显著差异;在防守方面,篮板球拼抢能力与世界强队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对以上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第15届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参赛对手技术统计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第15届世锦赛与参赛对手比赛的技术统计,对中国队在投篮、篮板球、抢断、失误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中国队进一步确立了高空优势,但进攻战术简单,过分依靠内线,明显存在“内强外弱”的格局,防守和身体对抗能力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毅 《科技咨询导报》2011,(16):248-24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和相关分析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置球比赛前8名球队进攻能力进行量亿评价,得出:第16届亚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前8名球队进攻能力中国队最高,约旦队最低;进攻RSR值与本届亚运会男子篮球赛名次具有高度显著关系,RSR值越大,本届亚运会男子置球赛名次越好,并为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中国队在进攻方面总命中率、三分命中率、二分命中率、罚球个数、助攻、失误、得分和快攻得分九项进攻指标上表现优秀,排名较高,进攻手段主要是依靠外线投置和快攻,内线球员禁区内的得分能力有待提高,进攻篮板的预判能力、冲抢能力,合理运用抢进攻篮板球的技术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马洋  殷学锋 《科技信息》2009,(33):184-185
采用文献资料发、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9届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国队与前八名的比较研究。结果是:我国男篮在进攻技术能力上有了一定得进步,但同国外世界男子强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虽然中国队的罚球命中率最高,但在贴身挤靠授篮、助攻、前场篮板球和失误上与对手有较大的差距;并且在总投篮命中率、限制区内得分、快攻得分、对方失误得分、助攻等9项指标上与世界强队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男篮在第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和第28届奥运会的全部13场比赛的各项技术指标的统计资料作为切入点,对比分析我国男篮进攻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我国男篮运动技术风格的形成、发展和提高以及在以后的世界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研究表明,中国队对篮球比赛理念的理解存在差异,进攻节奏控制不合理,战术单调,后卫的进攻技术素质不高.今后要加快比赛节奏,提高快速攻防能力;加强外线队员的三分球练习,扩大进攻区域;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谋略;强化在高对抗下的技战术水平;提高后卫的身体与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等,对2017年男篮亚洲杯中国队与四强球队的攻防技术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进攻方面,中国男篮与澳大利亚男篮在总投中数、 2分球命中数、助攻和得分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韩国男篮在助攻指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防守方面,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在防守篮板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建议进攻端提高球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对抗,加强投篮训练,提高罚球命中数,增强争抢前后场篮板意识,加强整体配合,丰富技战术手段;防守端提高抢断和盖帽预判能力,增强团队整体防守强度,端正态度,积极防守,提升脚步移动速度,及时做到补防、协防和换防,减少犯规次数.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分析法、网络查询法,对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伊朗队组织后卫进攻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从中找出中国男篮组织后卫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能力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中国队整体实力水平已经全面落后于伊朗,尤其是组织后卫这一环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与伊朗队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