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对快速瞬态质量传递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质量松驰时间、质量扰动浓度及扰动方式等因素对快速瞬态质量传递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松驰时间是影响快速瞬态质量传递的重要因素,质量扰动浓度及扰动方式等对快速瞬态质量传递规律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维多孔介质的第一类边界条件,对同时考虑非傅里叶效应和非斐克效应的高强度快速干燥条件下热质交换的普遍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研究了高强度快速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非傅里叶传热、非斐克传质之间的相互耦合现象,为多孔介质内部温度场和湿度场的正确确定及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多孔介质内部超常传质的非斐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描述湿物料在高强度快速干燥过程中的一维双曲线型非Fick传质方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Fick方程与非Fick方程的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在高强度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超常传质的非Fick效应的大小,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类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多孔窗的传热传质分析与制冷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连续介质力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描述多孔介质非饱和热质传递的一般方程式,并针对二维多孔窗模型,采用SIMPLE方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得到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床内各量的场分布及其蒸发制冷量分布,同时对环境参数与多孔窗内部热质传递及其换热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Hamilton-Jacobi方程和推广的Tortoise坐标,讨论了匀加速荷电黑洞的量子非热辐射,结果表明,当ωh大于零时,在视界附近的邻域内,正能态与付能态姓交错,在交错的区域中会产生自发的量子非热辐时,这种量子非热辐射是由电磁势和黑洞的加速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值方法研究了q-畸变对有限维Hilbert空间谐振子奇相干态非经典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q-畸变使该态出现压缩效应,且q-畸变增大时压缩效应增强,但q-畸变使该态的反聚束效应减弱,甚至在一定条件下消失。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在非均匀光纤传输系统中,周期性材料色散扰动对光脉冲的影响,并且建立了正弦型均匀扰动模型.利用傅立叶变换法,分别推导了非均匀光纤传输系统中,二阶色散系数受周期性扰动时,无啁啾高斯型光脉冲受二阶色散;二阶和三阶色散共同决定群速度色散效应时,脉冲传输的解析表达式.并在理论上阐述了波形变化.波形显示:对于无啁啾的高斯光脉冲,当扰动程度和扰动周期很大时,二阶色散使脉冲在开始阶段有一个窄化过程,脉冲峰值变高,脉宽被明显压缩;对于二阶和三阶共同作用时,脉冲不仅产生拖尾震荡结构,而且脉冲的震荡沿上翘.当扰动程度和扰动周期很大时,在开始阶段脉冲被压缩,波形发生变化.本文的研究对光纤周期性色散材料对光脉冲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具有非均匀孔隙度分布的饱和多孔介质中注入水蒸气时汽液两相区的质量与能量守恒方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相界面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讨论了孔隙度分布及两相区平均饱和度对蒸气运动规律的影响.与实验对比后表明:至少对平均颗粒直径在0.3mm以上的多孔介质,本模型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对非均匀孔隙度影响的分析及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非线性断裂力学基本平衡定律非局部理论的基础,给出了物体体内,物体原表面,特别是新断裂表面上的平衡方程.后者正是裂纹扩展过程中所应满足的一组必要条件,包括质量条件、动量条件、动量知条件、能量条件及熵条件等.结论是:断裂过程是一个部分诸体内量毁灭和部分诸表面量在新断裂表面上创生的过程.该结果在局部理论范围内是无法解释的.本文是前文[1~3]局部理论结果的继续和推广,本文把前文及非局部连续统理论[4]作为特殊情况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方程(2)的振动性质。当方程(2)的系数可化为“积分小”时,得到了方程(2)具有非振动解的充要条件,并得到了Hille-Wintner型比较定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一维多孔介质的第一类边界条件,对同时考虑非傅里叶效应和非斐克效应的高强度快速干燥条件下热质交换的普遍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研究了高强度快速干燥过程中,多孔介质内部非傅里叶传热、非斐克传质之间的相互耦合现象,为多孔介质内部温度场和湿度场的正确确定及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快速瞬态质量传递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质量松弛时间、质量扰动浓度及扰动方式等因素对快速瞬态质量传递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松弛时间是影响快速瞬态质量传递规律的重要因素,质量扰动浓度及扰动方式等对快速瞬态质量传递规律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HSMAC(Highly Simplified Marker And Cell,HSMAC)数值模拟方法对物理模型给定进出口压力边界的流体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压力边界的处理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采用线性外推来联系物理模型内部区域与边界压力关系的.第二种方法是通过给定边界压力解关于边界速度的动量方程、质量守恒方程来求出边界速度从而进行计算.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得的结果不同.第一种方法得到一个流体从非充分发展到充分发展的流场,但第二种方法流体是完全充分发展的流场.进一步分析表明,第一种方法适合于发展段流动的计算,第二种方法适合于充分发展段流动的计算.  相似文献   

14.
以《乡镇生活垃圾转运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要点探讨》为指导,以《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乡镇生活垃圾转运工程可行性研究》为例,重点阐述如何按人口数量预测垃圾转运规模、按片区布局转运站和收集站、按处理能力确定终端处理设施、控制转运站和收集站的污染、投资和成本范围等关键问题,以期能为该类可行性研究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竖壁下降液膜发展段中的流动和换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采用边界层相似解对竖壁下降液膜发展段中的层流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定壁温时速度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发展段长度及换热系数的计算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从能量方程求得具体的裂纹扩展方程是困难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还不知道断裂过程中各种能量以什么样的比例存在于系统中。鉴于此,我们考虑将动量方程用于裂纹扩展研究。建立一个以动量定律而不是以能量原理为基础的断裂模型。这种模型的建立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即裂纹体在断裂过程中,即使其整体动量,动量矩是守恒的情况下,其局部动量、动量矩也是不守恒的。或者说,动量平衡方程是非局部的,通常的局部化假设在裂纹扩展展过程中是不成立的。在此基础上种文中以裂纹尖端局部区域为研究对象,从多方面论证了该区域作用有不平衡力,正是这个不平衡力的大小,方向等的变化控制着裂纹扩展过程,建立了变质量断裂模型。该模型以随裂纹尖端运动的局部区域作为变质量系统,研究该系统质量和作用在该系统上力的变化,以此研究裂纹扩展过程,从而给出了裂纹扩展遵循的一般方程。本文用自行研制的裂纹扩展速度测定仪测得的裂纹扩展速度,在平面应力Ⅰ型裂纹条件下,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将在水-DMF混合溶剂中从氯苯甲酸到苯甲酸的质子迁移过程与在气相中的同一过程进行了比较。用一个热力学循环计算了在从气相初始状态到混合溶剂某一组成X时该质子迁移过程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即δ△Pi^g→X。这一项的植作为质子迁移过程中氯苯甲酸分子、离子和溶剂间的相互作用的环境贡献为一种量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得出了喷流塔传质区高度和压降计算式,计算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偏差分别不大于6.3%和6.7%,为喷流塔设计和放大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用脉冲激光模拟微小圆柱陶瓷棒的脉冲内热源情形,实验研究了脉冲内热源对圆柱陶瓷端面温度场变化施加的影响.实验发现,陶瓷棒端面存在温度波动等非傅里叶导热现象.并且用存在内热源项的双曲导热控制方程和热量波动传播理论解释并定性地模拟了这种非傅里叶导热过程,得到了热流波动传播的实验证据.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热弛豫时间τ对微小空间尺度下非均质材料的急速传热过程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