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对二甲苯和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二氯乙烷及DMAC为溶剂,在无水AlCl3的存在下,酰基化反应合成2-(2′,5′-二甲基甲酰)苯甲酸,对催化剂、原料的摩尔比、溶剂及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选择.2-(2′,5′-二甲基甲酰)苯甲酸分别与多聚磷酸、浓硫酸、发烟硫酸等进行环化反应合成1,4-二甲基蒽醌.研究表明,以发烟硫酸作环化试剂,以二氯乙烷为反应介质,在60℃下,反应2.5 h左右,产率可达88.63%.产物用FT-IR,1H-NMR得到了确证.  相似文献   

2.
1,2-二氢喹啉骨架结构在合成中间体和药物分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邻位有端位烯烃取代的苯胺化合物为底物,应用过渡金属钯催化的Wacker-type反应及烯烃的异构化过程合成了一系列1,2-二氢喹啉衍生物。对苯环上不同位置或不同基团取代的底物,反应都可以顺利进行,而且对大部分底物都可以高产率得到相应的1,2-二氢喹啉产物。  相似文献   

3.
以2-[羟基(苯基)甲基]苯酚类化合物和乙烯基硫醚为原料,1,2-二氯乙烷为溶剂,在Bi(OTf)3催化下原位生成邻亚甲基苯醌, 而后与乙烯基硫醚发生选择性硫杂迈克尔加成反应构建邻羟基苄硫醚。该反应在30 ℃下搅拌3 h即可完成,目标产物收率78%~88%。该反应化学选择性好,底物适用范围广,底物中2-[羟基(苯基)甲基]苯酚类化合物苯环上具有不同吸电子和给电子取代基,对于苯基乙烯基硫醚和乙基乙烯基硫醚,该反应均可以顺利得到相应产物,并且可放大至克级规模反应。  相似文献   

4.
以苯乙酮和芳香胺化合物通过缩合反应合成相应的亚胺化合物,再用二异丙胺基锂去质子后与二苯甲酮反应,然后水解,合成了三个β-羟基亚胺类化合物.进一步研究了β-羟基亚胺锂化合物对芳香异氰酸酯三聚合成异氰脲酸酯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催化剂用量为0.1%,反应时间为2h时,催化剂1有较好的催化效果,芳香异氰酸酯苯环上有吸电子的取代基时,催化效果最好,产率可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5.
Bi 《山东科学》2021,33(6):55-63
以2-[羟基(苯基)甲基]苯酚类化合物和乙烯基硫醚为原料,1,2-二氯乙烷为溶剂,在Bi(OTf)3催化下原位生成邻亚甲基苯醌, 而后与乙烯基硫醚发生选择性硫杂迈克尔加成反应构建邻羟基苄硫醚。该反应在30 ℃下搅拌3 h即可完成,目标产物收率78%~88%。该反应化学选择性好,底物适用范围广,底物中2-[羟基(苯基)甲基]苯酚类化合物苯环上具有不同吸电子和给电子取代基,对于苯基乙烯基硫醚和乙基乙烯基硫醚,该反应均可以顺利得到相应产物,并且可放大至克级规模反应。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求一种能够替代昂贵的铱催化剂(Ir(ppy)3)催化胺与芳香腈偶联反应的新型催化剂,以邻菲啰啉类配体、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四乙腈四氟硼酸铜等为底物人工合成一种光催化剂2,9-二丁基-1,10-邻菲啰啉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一价铜配合物(Cu1),产率为70%.以对苯二腈(芳香腈)和1-苯基吡咯(胺类)为底物,筛选出最佳的Cu1催化剂用量(5.0μmol)、碱的种类(Na OAc)和反应时间(12 h).在此条件下,选用不同种类的胺和不同种类的带有拉电子取代基的芳香腈作为反应底物,以Cu1为光催化剂,成功合成了8种化合物,产率为68%~91%.这些结果表明Cu1确实可以取代Ir(ppy)3催化胺与芳香腈的偶联反应,得到同样的偶联产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3,4-二甲氧基苯甲酸为原料,经8步反应合成了化合物3-丙基-5,6-二羟基异香豆素,并讨论了多取代异香豆素在合成过程中的成环机理  相似文献   

8.
异香豆素是一些天然产物的基本骨架结构,这些化合物具有多种良好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杀菌、消炎等。然而由于有效合成方法的缺失,寻找一条方便快捷的合成路线对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以取代的邻羧基苯乙酸为原料,与三氯氧磷发生关环反应得到3-氯代的异香豆素衍生物。或者在质子酸的催化作用下使邻羧基苯乙酸与不同的醇进行酯化,可以选择性的得到相应的苯乙酸酯后,在五氯化磷的作用下进行关环,合成一系列3-烷氧基-4-氯异香豆素类化合物,并对合成路线条件进行了探索,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收率。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均利用IR和~1H NMR等多种手段进行鉴定,并研究了UV、IR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9.
小分子膦催化环化反应是构建五/六元碳(杂)环的有机合成方法之一。炔酮作为缺电子反应物,可用作潜在的C2、C3、C4合成子参与环化反应,从而构建多种碳环或杂环化合物。为此,研究在叔膦催化下炔酮作为C2和C3合成子参与分子间[3+2]环化反应,生成环戊烯酮类化合物的情况。试验通过对反应催化剂、溶剂、温度及催化剂用量的考察,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1,2-二氯乙烷为反应溶剂,对甲氧基三苯基膦为催化剂,在60℃条件下反应2 h,可获得良好的收率(73%)。该研究为环戊烯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喹啉和异喹啉化合物的偶联反应,降低反应成本,以可见光为能源,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邻菲啰啉碳硼烷双二苯基膦一价铜配合物(Cu1)和质子酸为双催化剂,引发2-甲基喹啉和N-苯基四氢异喹啉的偶联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Cu1的用量为3.0μmol,质子酸的种类为间甲基苯甲酸,其用量为6.0μmol,溶剂为甲醇与乙腈的等体积混合物(各1.0 mL),反应时间为35 h.在此条件下,选用分别带有不同取代基的2-甲基喹啉和四氢异喹啉为反应底物,成功合成了15种化合物,产率为27%~91%.结果表明,在Cu1和质子酸的催化下,可见光可以成功引发喹啉和异喹啉的偶联反应.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3种双酚铋配合物,并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助催化剂利用其催化CO2与环氧丙烷(PO)进行耦合反应.系统探讨了催化剂用量、温度、CO2压力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物用量r(PO∶Cat∶DMAP)=1000∶2∶1,反应温度130℃,CO2压力2 MPa,反应时间5 h.在最佳条件下,双酚配体上取代基为吸电子的氯离子时催化活性最好.合成的环状碳酸酯的产率达90%以上,产物的选择性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系列二芳基甲脒锂化合物用于Tishchenko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配体对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反应底物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反应底物醛带有吸电子基团,催化剂配体位阻大有利于提高反应活性.在无溶剂条件下,催化剂用量1%(催化剂与底物的摩尔比),80℃反应4h,N,N'二(2,6-二异丙基苯基)甲脒锂作为催化剂,产率98%.  相似文献   

13.
摘要:聚苯乙烯三乙醇胺树脂能够作为催化剂应用于酯的水解,C-取代反应(α-丁基苯乙腈的合成),O-取代反应(醚和酯的合成),N-取代反应(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卤素取代反应(正丁基碘的合成)和缩合反应(苄叉丙酮的合成)中,催化效果良好,是一种新型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以邻氨基苯甲酸与β-环糊精(β-CD)为原料,合成了单-(6-邻氨基苯甲酸-6-脱氧)-β-CD。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对单-(6-邻氨基苯甲酸-6-脱氧)-β-CD进行了表征,以其为配体,醋酸钯(Pd(OAc)_2)为钯源,高效原位催化了水相Heck偶联反应。探索了催化剂用量、缚酸剂、温度、反应时间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催化反应的底物普适性。试验结果表明:以碘苯和苯乙烯为底物,K_2CO_3为缚酸剂,当催化剂物质的量分数为0.20%时,130℃反应10 h,碘苯几乎可以完全转化。在最优催化条件下,底物的偶联产率可达80%以上,底物的空间位阻及电子效应对产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N-(8-喹啉基)丙酰胺和取代碘苯为原料,通过钯催化的碳氢键活化与分子内胺化直接有效地合成β-内酰胺化合物.五氟碘苯在分子内关环形成C-N键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优化反应下研究底物适用范围发现,带不同给电子和吸电子取代基团的碘苯都能较好地发生反应,以低到中等的收率获得目标化合物.此串联环化反应的发现对快速构建β-内酰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苯乙炔为反应底物,三溴化金(Au Br3)为催化剂,1-氯甲基-4-氟-1,4-重氮化二环[2.2.2]辛烷双(四氟硼酸盐)(selectflour)为氧化剂,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为碱,乙腈为溶剂,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实现端位炔的自身偶联.在优化条件下,目标产物的收率达到92%.讨论苯环上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不同取代基的芳基端位炔发生自身偶联反应的收率为62%93%.此研究发现了一种快速高效合成共轭二炔的方法,发展了金催化的方法学.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取代苯肼盐酸盐与丙酮酸、1,3-二苯基-1,3-丙二酮反应合成了3种取代吲哚衍生物.采用"一锅法"对酯化反应进行了改进,以盐酸酸化的乙醇作溶剂,苯磺酸催化,一步得到取代的吲哚酸酯.本文对吲哚环化的反应机理、合成条件进行了探讨,发现反应温度不同所得产物也不同.合成产物用IR, 1H NMR和MS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对羟基苯甲酸盐与卤化苄为原料,在PEG-400作溶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介质中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苄酯.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羟基苯甲酸钾与氯化苄的物质的量比、PEG-400的用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收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季铵盐A-1催化高锰酸钾氧化邻硝基甲苯,合成邻硝基苯甲酸的反应,考察了不同相转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KMnO4用量和反应体系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即以季铵盐A-1为相转移催化剂,高锰酸钾与邻硝基甲苯的量比为2.5∶1,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3h,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反应,产物收率可达95%.实验结果表明,季铵盐A-1对于高锰酸钾氧化邻硝基甲苯合成邻硝基苯甲酸,是1种优良的相转移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以对甲酚、多聚甲醛和取代苯胺为原料,利用Mannich反应法和"分步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4-甲基-2-芳胺甲基苯酚,实验结果表明除苯环上没有取代基的产物(4a)外,其余产物经Mannich反应合成的产率均高于经"分步法"合成的产率.特别是经Mannich反应合成目标产物,减少了实验步骤、溶剂的使用和废物的排放,从而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用IR,1H NMR,13C NMR等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