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桥过渡段桥台和引道路堤之间经常会产生差异沉降,较小的差异沉降就会导致桥头跳车,使得行车不舒适,甚至影响行车安全。本文主要从搭板设置、不设置搭板时的施工、地基处理、台后填筑、台背排水、地基处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为路桥沉降段路基施工技术提供了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2.
陈晶 《科技资讯》2012,(7):32-32
近年来路桥过渡段在铁路、公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一部位作为桥梁与路基的过渡段,是保证路基平稳的关键。文章从施工填料、搭板设置、地基处理以及后台填筑几大主要方面论述了路基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归纳分析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结构设计,结合结构设计原则、搭板设计桥头路基设计设置过渡段路面等减轻桥头跳车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路基与桥涵设备应满足轨道稳定性、平顺性的要求。在路桥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可使轨道的刚度逐渐变化,并减少路桥间的变形差,以保证列车安全、平稳、舒适运行。因此,做好路基与桥涵过渡段的施工,克服施工中最不利的影响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理控制措施尤为重要。本文根据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前庄DT2标段过渡段施工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肖凯  孙勇  崔伟  蔡文飞  张振  王文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3):10091-10096
设置在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的桥头搭板可降低桥头跳车带来的危害,但也可能存在搭板断裂、板底脱空等问题。为避免上述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路-桥过渡段桥头搭板布设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搭板厚度与长度存在最优搭配,搭板厚0.35 m时,最佳长度应大于8 m;搭板深埋时所受剪力明显减小,使用寿命长于常规搭板;搭板上方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时路面沉降会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6.
路桥工程过渡段是公路施工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技术不达标往往会出现桥头跳车现象.当前路桥过渡段中主要发生的问题有排水不畅、地基处理不到位、搭板的设置不合理等等.文章对这些问题做了简单的分析,然后提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魏凤东 《科技资讯》2012,(16):79-79
本文就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进行分析讨论,对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地基处理方法、高速铁路的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以及高速铁路路基关键施工技术的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铁路客运专线列车运行速度高、运量大、效能高,对轨道提出了高平顺性、稳定性和均匀性的要求,对路基设计、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路桥、路涵、路堤与路堑等不同结构连接处的过渡段,是路基工程的薄弱环节,应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本文结合哈尔滨西客站路基工程过渡段的工程特点,探讨了哈尔滨西客站路基过渡段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提出了各类过渡段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保证路基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问题以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路桥建成使用后,因路基、引桥、桥台等沉降段呈现不均匀沉降,甚至发生搭板断裂现象,导致桥头跳车。为了提高沉降段路桥建设质量,就要明确认识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弄清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优化路桥沉降段结构设计,做好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避免道路建成使用后发生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0.
以车轮动荷载系数、桥面与引道路面容许台阶高度作为控制指标,建立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和过渡段三维动力学模型,分析桥头搭板的不同参数组合下车辆和过渡段的动力特性,提出搭板的优化设计参数,包括搭板厚度、弹性模量、长度和埋深.结果表明,考虑错台时,板厚不小于30cm,弹性模量不小于2.8×10~4 MPa,长度为8.3m能够满足桥头轻微跳车的要求和B级路面的后轮动荷载系数标准;弹性模量为2.8×10~4 MPa,长度为8.3m的条件下,板厚不小于45cm时能够满足A级路面的后轮最大动荷载系数标准;不考虑错台时,板厚为30cm,弹性模量为2.8×10~4 MPa,长度不小于8.3m时能够满足B级路面的前、后轮动荷载系数标准;搭板的埋深对路基累积沉降的影响不显著.建议搭板材质选取C25,长度、厚度分别不小于8.3m和30cm,埋深不大于0.1m,以满足车轮动荷载系数和桥头轻微跳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林乃善 《科技资讯》2010,(20):69-70
桥头衔接段,作为路基与桥梁的过渡地段,施工质量要求高。特别当衔接段位于软基地段时,更要采取一定技术措施,进行软基处理,避免该段路基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开裂。本文介绍了水泥粉喷桩的原理与施工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厦门海翔大道桥头段的软基处理中,处理后的地基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智  李飞 《科技咨询导报》2012,(13):132-132
近些年,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的施工作为整个工程施工的核心环节,路基过渡段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采取有效的工艺措施做好路基过渡段的施工,意义重大。本文从具体的工程实例出发,结合相关工程实例在铁路路基过渡段的施工情况,对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的步骤与施工工艺措施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3.
针对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半挖半填路基过渡段、路堑与隧道过渡段制定了施工方法、工艺和要点,提出了过渡段施工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控制及质量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搭板罩面的应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沥青罩面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时,沥青罩面层底对应旧路接裂缝的位置会因为应力集中而开裂.提出将旧板接裂缝顶部拓宽再采用水泥混凝土搭板来处理接裂缝,然后进行沥青罩面的方法,称为搭板罩面法.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搭板罩面法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搭板厚度、搭板宽度、搭板强度以及搭板与旧水泥混凝土接头部位结合强弱.计算结果表明,接头顶端和裂缝顶端的应力随着搭板厚度的减小、搭板宽度的减小以及搭板的强度的减小而减小,而随着搭板与旧水泥混凝土板之间的接头处的结合由弱变强,接头顶端和裂缝顶端应力的变化趋势却相反.分析表明搭板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慧敏 《科技信息》2012,(17):381-381
桥头跳车涉及路堤沉降,引道填筑材料,桥台及其基础类型,桥梁的结构型式,桥梁与路基工程接缝段的处理,桥头搭板,路面以及施工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首先总结了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然后重点阐述了如何在施工中防治桥头跳车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以及轻型填料换填、力学加固路堤、石灰土换填和设置过渡段路面等减轻桥头跳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范琦 《广东科技》2008,(24):183-185
本文中笔者在前人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路桥过渡段柔性搭板(土工格室复合体)的受力特点,并推导柔性搭板布置间距及长度的计算公式,为路桥过渡段柔性搭板处治措施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评价路桥过渡段沥青路面的平整度,采用最大瞬态振动值(MTVV)作为平整度的振动舒适性评价指标,采用Carsim建立整车车辆模型和路桥过渡段路面模型,进行人-车-路相互作用的仿真,分析桥头台阶高度、搭板长度、搭板纵坡变化值和车速对MTVV值的影响;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结合通过现场试验所进行的桥头舒适性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探究MTVV分级标准和路桥过渡段平整度评价方法.根据以上研究,提出了MTVV分级标准;对设有搭板的桥头和不设搭板的桥头,分别提出容许纵坡变化值和容许台阶高度值;针对路桥过渡段平整度提出两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多,过渡段施工是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重点,其对公路桥梁施工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在过渡段施工过程中,经常碰到软基路基,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施工,可能会造成过渡段沉降不均的情况发生。为此该文主要探讨了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的施工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叶玉花  张东晓 《科技信息》2011,(33):I0246-I0246,I0275
为了更好地控制台背回填施工质量,确保路基稳定,防止桥头跳车,保障行车舒适、安全、顺畅,对桥涵、通道与路基刚柔过渡段形成的跳车现象,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行车的快速、安全。作为处理桥涵台背回填的方法之一——钻孔灌浆,我省在多条高速公路桥涵台背刚柔过渡处理的实践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本文从“跳车”的原因,以及钻孔灌浆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