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体会。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定西市人民医院功能科收治的癫痫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比2组情绪状态、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护理后,2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1.67%高于对照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发作担忧、情绪健康、精力/疲劳、认知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探究人性化护理对骨折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陇西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106例,均为下肢骨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焦虑情绪、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入院后5d比较,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及48h比较,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人性化护理可改善骨折手术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探究激励式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定西市临洮县中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77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实施患者为对照组,激励式护理实施患者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后,2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指导、服务态度、关心与爱护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13.16%,但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实施激励式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且能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探究人文关怀在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选取庆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4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比2组患者希望水平、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护理后组间比较,观察组T、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组内比较,观察组护理后T、P、I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精神病性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应用于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中,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希望水平,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中的应用价值。将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8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随机掷硬币法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接受药物、声频治疗,给予常规入院宣教,密切观察病情,提供用药及饮食指导等),观察组43例患者在常规处置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接受环境干预、系统健康宣教、针对性心理护理、指导训练及活动、耳部护理)。于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心理状态,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睡眠质量。干预前两组SCL-90焦虑、抑郁和恐怖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该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消除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障碍,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交通伤患者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交通伤患者父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94例交通伤患者的父母分成观察组138例和对照组56例进行评定,观察组行2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不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因子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内,未干预除躯体化、强迫症、抑郁有明显差异(P<0.05);在观察组内,经过护理干预,除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外,其他各因子有明显差异(P<0.05);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对照组2周后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心理干预前(P<0.01)。结论:交通伤患者的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父母的焦虑、抑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7.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7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降颅内压、改善脑循环和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等),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治疗依从率,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态度、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心理护理可减轻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改善遵医行为,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探究心理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临洮县中医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87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情绪状态、睡眠时间及生活质量。护理后组内比较,2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机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观察心理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及疼痛的影响,确定心理护理对创伤患者康复的重要意义。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创伤骨二科收治入院的患者160例分成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手术前、后的不良心理反应及疼痛等情况进行评定。观察患者生活状态的变化,定期做量表评估。2组患者术后12h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实验组分值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实验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减轻,量表评估结果改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和疼痛,可以提高创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评价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16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案,将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81例,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81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手术室护理质量。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基础护理、护理记录、物品管理、健康教育、无菌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效果。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在庄浪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由NICU过渡至神经外科病房13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过渡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变化及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前,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过渡期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率1.47%低于对照组的13.26%(P0.05)。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暗示性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选取兰石医院收治的9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对患者采用暗示性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以及生存质量变化改善情况。观察组实施暗示性心理护理后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暗示性心理护理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观察针对性的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观幸福感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4例,采取数字表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57)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57)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两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的主观幸福感指数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6个月的主观幸福感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理状态、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是运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中卓有成效,较常规护理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探讨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选取武威肿瘤医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74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并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术后康复情况以及两种护理模式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能够使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缩短住院天数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提早康复,同时也能增进医护对患者的全面了解,并提高治疗、临床护理服务水平,使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选择在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比两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两组干预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探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7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对比2组膀胱功能、护理质量、并发症与生活质量。治疗后,2组患者膀胱容量及最大排尿量均较护理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残余尿量均较护理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沟通、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病房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护理管理用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中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个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选取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个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治疗依从性。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97.83%,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个体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改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以及护理后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盆腔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作用。选取甘肃省陇西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盆腔炎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SDA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AS、SD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依从性相比,观察组优良率82.89%明显高于对照组67.11%(P0.05)。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盆腔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观察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用于急诊老年患者的实际效果,探讨该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急诊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50)及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态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SDS及SAS评分均有所下降,SA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D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心理护理用于急诊老年患者的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缓解了抑郁及焦虑情绪,提升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