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夯地振动统计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强夯法加固地基由于其施工简单,工程造价低,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强夯引发的地振动对邻近的建(构)筑物的影响受到业内的日益关注.基于高速公路强夯加固地基施工现场采集的207条振动记录,对强夯振动的峰值加速度与峰值速度随振源距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参照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1999)的烈度分级和《安全爆破规程》(GB6722-2003)的允许振速,对强夯的地震动效应作出评价,并建议在该强夯能级下不同结构类型的允许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2.
李少孟 《工程与建设》2022,(1):212-214,220
邻近铁路桥梁修建新的建(构)筑物,会导致铁路桥梁墩台周边土体应力重分布并发生变形,从而导致墩台随之发生位移,软土地区的影响效应则更加明显.新建中山西路下穿杭绍台铁路椒江特大桥,杭绍台铁路椒江特大桥采用有砟轨道,为了保证新建市政道路施工及运营过程中杭绍台铁路桥梁的安全,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下穿方案施工和运营期间引起的铁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沉降观测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特别是高层建(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必要性,浅谈了沉降观测技术实际应用方面的管窥之见,最后提出了对于高层建(构)筑物施工中沉降观测方面若干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模糊综合评判基本理论和评判技术为基础,将互联网技术和建(构)筑物可靠性分析评定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建(构)筑物可靠性评判系统,实现了既有建(构)筑物可靠性的日常管理及远程分析、诊断与管理.并通过在电力系统变电站建(构)筑物可靠性评定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评判过程和步骤,验证了评判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盾构法施工以其特有的技术优势得到推广使用。而盾构掘进过程中近距离下穿(侧穿)建筑物时会引起其周围土层应力、应变、位移等性质的改变,对既有建构筑物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建(构)筑物受土体应力变化影响比较敏感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破坏,危及建筑物的安全。本文根据某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地质情况,利用MADIS模拟盾构掘进过程,分析盾构掘进过程中土层的应力和位移变化对车站站房桩基础及盾构管片的应力变化的影响,总结盾构掘进过程中站房桩基础及不同工况下盾构管片的应力变化规律,以便采取相关措施减少盾构掘进过程对既有建(构)筑物基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静  卢扣  管莉莉 《科技资讯》2015,13(1):212-213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大型和高层建(构)筑越来越普遍,建(构)筑物的安全建设与运行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顺利施工和施工后的安全运营,必须对建(构)筑物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变形监测,该文研究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统计预报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别探讨了基于地下水位变化、地面荷载及其他影响因子变化的统计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基坑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中。分别通过单一统计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三下"采煤,是指在地面建(构)筑物、水体(水库、河流)和铁路之下开采煤炭资源。周源山煤矿井田范围内的地表分布了大量住宅区、厂矿企业,还有铁路、公路、水库、河流等等,其"三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土地面积的减少,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从涌而生。为了保证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正常使用的安全性,对建(构)筑物进行有效的沉降观测及提高沉降观测的精度便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从仪器设备、人员素质;观测时间、地点;遵循原则;施测要求;成果整理及要求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沉降观测的精度值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地震发生时,建(构)筑物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造成建(构)筑物倒塌有许多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沈阳矿务局沈南矿区林盛煤矿、红菱煤矿岩移观测资料的分析 ,对林盛、红菱煤矿提出新的建 (构 )筑物煤柱留设参数和岩层移动参数 ,这样可缩小建 (构 )筑物永久煤柱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县级气象主管机构防雷图纸审核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完善县级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尽量减少建(构)筑物在施工初期留下防雷安全隐患,确保建(构)筑物及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为社会增加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般建(构)筑物的变形观测,着重阐述了核电站建(构)筑物的变形与监控,并结合实际事例阐明变形与监控在核电站建(构)筑物施工及使用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变形观测的重要内容,为今后解决核电站建(构)筑物变形观测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城市隧道下穿建(构)筑物风险定量评估体系为研究对象,针对施工中存在随机和模糊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故障树、区间算法和模糊数学建立模糊故障树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在调查100多处城市隧道施工不当引起临近建(构)筑物安全事故的案例后,总结风险事故的影响因素和基本事件。其次,根据专家的经验和模拟试验确定基本事件的发生模糊概率,利用模糊区间算法计算顶事件的模糊发生概率和各影响因素的模糊重要度;采用模糊层次评价模型对临近桥梁损害风险发生的后果进行评估,根据顶事件的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后果程度确定风险等级。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下穿建(构)筑物城市隧道施工风险的定量评估体系,可为管理部门风险规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耀波 《广东科技》2014,(2):134-135
轨道交通建设中,盾构工法由于其优越性在国内应用越来越多。伴随地铁建设的沿线开发的增多,穿越障碍物或近距离通过既有建(构)筑物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盾构施工过程中穿越障碍物或近距离通过既有建(构)筑物的施工,经验相对较少。针对盾构在上软下硬地层中穿越别墅区施工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施工应对措施和施工方案,为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穿越不同建(构)筑物的地铁盾构选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市穿越不同建(构)筑物的地铁盾构工程实践,对盾构分别穿越运营地铁隧道、危旧敏感建筑物、浅基建筑群和桩基础时的盾构选型、微扰动控制参数以及相关应力与变形规律等进行了分析.在盾构掘进引起的动态位移场条件下,提出了盾构选型及其施工参数的控制方案;另外,在分析盾构穿越桩基础时桩端应力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桩端距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海量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繁琐,存储成果单一(纸质)、自动化程度低、全要素展示不完备等问题,文中主要探讨了核电厂建(构)筑物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预测算法模型、数据库建设与功能模块,通过系统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对文档、图像、监测数据等资料进行管理,绘制出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随时间变化折线图,对建(构)筑物的变形进行二维可视化,绘制点位分布图、沉降等值线图等.利用获取的原始监测数据对各个建构筑物的变形情况进行预警分析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输出各种变形监测数据报表.实现了核电厂建(构)筑物变形监测数据的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的管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18.
破坏性地震是指震级大于5级、裂度大于7度,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建(构)筑物局部损毁的地震。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建(构)筑物倒(坍)塌人员被困实际,从应急救援的角度,梳理分析了破坏性地震人员被困类型和伤害特点,归纳得出了地震应急救援训练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妥平 《山西科技》2013,28(2):51-53
针对发电厂建(构)筑物基础荷载大、变形要求严格等特点,结合发电厂中主要构筑物锅炉基础地基处理中CFG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的应用,指出CFG桩复合地基具有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地基变形小等特点,在软土地区发电厂建(构)筑物基础地基处理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建(构)筑物整体平移施工技术。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通过对建(构)筑物的整体平移,能够使有价值的建(构)筑物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减少重建所造成的损失,对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根据楼房整体平移工程,按工序简单地介绍其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