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永远的启程     
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有一则是关于西西弗斯的,西西弗斯受到宙斯的惩罚。要他将一块山脚下的大石头推到山顶,西西弗斯听从了宙斯的命令。费了很大的力气将这块石头推到了山顶。可是到了夜里。这块神奇的石头又会奇迹般地自动滚落下来。于是第二天,西西弗斯照样得接受惩罚,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推着这块石头前进。  相似文献   

2.
远涉 《科技潮》2005,(8):54-55
据北京科影厂《发现之旅》报道:在我国新疆的阿尔泰山脚下一片辽阔的荒原上,矗立着一堆黑色的巨石,这是一堆铁陨石,用小铁锤敲击它,黑石头能发出悦耳的音符。不过相关专家的进一步分析认定,这可能是一种叫做闪长岩的含金属量很高的石头,是阿尔泰山的自然石。对于一位在新疆从事了近40年考古工作的专家王明哲来说,黑石头真正吸引住他的,是因为其中一块石头上刻画有人脸,因为正是这种石人,见证了亚欧大草原几千年来的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3.
加缪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尽管研究加缪的文章浩如烟海,但是却鲜有人去探究加缪的人生哲学思想。本文就加缪的哲学著作《西西弗的神话》和《反抗者》来对其人生哲学思想试作论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直销人俱乐部里的房庆仙是个总走在时代前沿的男人,他的故事,他的人,他的外表以至内心,如同魔方里的不同侧面,而这每一个侧面不管怎样变化多端,都在显示着这是一个追求新潮,赶时髦的男人。这又不得不让你惊奇,感叹,总希望能近距离地靠近他,认识他。其实房庆仙还是这样的男人——第一次接触他是在电话里,声音明快而爽朗,有些刚毅又有些果断;第一次听他的故事,生动、激情,他四散的魅力感染着周遭的人;第一次感动是他接受采访时,认真、投入、畅谈,引你进入他的语境他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老人和树     
有一个老人家,在他自己的门前栽了一棵树。他每天守护着它,抱着种种的期待。他希望这棵树长得像一把大雨伞,那么他可以欣赏一种好风景,又可以乘凉。可是他也希望它长成一种有出息的栋梁大材,那么他可以用来建造一座大楼房,又美观,又牢靠。然而他又很想要它长得又高又直,像桅杆一般,因为他的孙子已经在念书,将来中了状元,少不了要在门前竖旗杆的。不过,他也已经定好计划要造桥梁,做一件有益于人家的好事。此外,他还要制办床榻台几和一切木器;而最后,他就想到了自己年事已高,先做好一具寿材是刻不容缓的了,而这棵树正是最适用的。这个老人家,拿这棵树简直派了无穷尽的用场。而他都不是白派的,每次想到了一种用场的时候他就去抚摸一回,浇一回水,每天都如此。而这棵树呢,它也很想不辜负老人家的希望:可是,它不但喝得太多,而且精神负担也实在太重,这样,很不幸,不久它就死掉了,虽然它还很年轻。  相似文献   

6.
“孩子,想哭就哭出来吧。”我拉住他的小手,心里在默默流泪。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残忍地夺走了亲人,毁坏了家园。很多幸存者想到这些,都痛心不已,难以自拔,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又从这场灾难中获取了什么信息?  相似文献   

7.
《学记》当中有这样的说法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 ,又知教之所由废 ,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教喻也 :导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导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显然 ,这是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最早的表述之一。“导者 ,引也”,“牵者 ,牵据也”,“导而弗牵”是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引”着学生走 ,不能“牵”着走 ;“强者 ,勉励也”,“抑者 ,压抑也”,“强而弗抑”,是说教师在施教之时应以勉励为主 ,充分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充分保护学生的创造力 ,而不要压抑他们 ,逼迫他们 ;“开者 ,开导…  相似文献   

8.
1965年夏初,当时我正在我国驻S 国大使馆工作。一天上午刚上班,使馆政务参赞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关上门后他凑近我轻声地说:“今天叫你来,交给你一项特殊任务。希望你想方设法去完成。不要怕困难,也不要急于求成。我相信总会有收获的。”他说了这么多,我还不知具体是什么任务,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里起急,但又不便打断他的话,只希望他能尽快说明。他注意着我的表情,顿了顿才接着悄悄告诉我:“经过对各种情况的综合分析、研究,使馆领导断定,我们使馆已被敌人安装了窃听器。这是只‘贼耳朵’,它窃听了我们不少情报。今天找你来,就是希望你能想方设法把‘贼耳朵,挖出来。”参赞看着我惊愕的神色问道:“怎么样?有信心吗?”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信心当然是有的,但对这突如其来的特殊任务,说真的心理上一点准备都没有,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神话中伐桂的吴刚和西方古希腊神话中推石的西西福斯,其二人的遭遇反映在宿命上是一致的:无用无望的劳动是人类自身的悲剧.二者在各自神话源起的文化背景上,又互见差异.吴刚是奴隶社会的产物,西西福斯则是氏族社会的产物;吴刚伐桂是有意义的,它折射了中国渔樵耕读的文化心态,西西福斯推石是无意义的,其中渗透着一种命运莫测的神秘主义因素,反映了古希腊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产生的妥协意识倾向;与西西福斯相比,吴刚的形象充满着浪漫主义因素,为感性、想象的产物;西西福斯则是现实主义的,他是理性抽象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大约在5000万年前发生过改变地球模样的重大事件 巨石体是海洋板块由海沟向下插入地幔的部分,在深度大约为660千米附近所形成的巨大岩石块。当巨石体迅速向更深处陷落发生坍塌时,其影响足以导致地幔的融合和改变地幔的流动速度及行进路线,从而形成海沟和火山岛链等地形。截至去年的研究表明,这种看法已经不是假说,而真的有可能是在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件。巨石体坍塌是怎么回事,发生这种事件的机制是什么?它们对地球的环境又产生过什么影响?本文结合这些问题来介绍有关巨石体研究的最新成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唐湜同志是一位诗人,年青时,就以他洋溢的才华活跃在40年代的诗坛上。许是他出生在我国戏曲的故乡温州,加上家学渊源,他的二舅父王季思先生又是一位知名的戏曲专报》家,他从小对戏曲就怀着深深的爱。所以,在写诗之暇,也非常关心戏曲。1954年到《戏剧工作后,他更有很多时间和机会接触民族戏曲。这以后,就是沉寂的20年。可在这20年里,唐湜其实也并没有沉寂。即使处在那样艰困的环境中,他仍在写诗,写戏曲论著,执拗而又辛勤地耕耘着这片土地,到1978年党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以后,他诗潮如涌,接连出版了好多本诗集,而几十万字有关戏曲的文字,却毁灭在十年悲剧的火焰里了。他又据记忆重新写出  相似文献   

12.
神秘的山城     
在日本有一座公元前7世纪修建的古城,这座古城建在一座山上,这里有许多神秘的地方。这座山城是用巨石堆起来的。这些巨石在当时是怎样运到山上的?谁也说不清楚。就是现代人想把这些巨石运上山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3.
当人们正在踏上新的道路时,回顾一下所走过的途程,不仅是饶有兴趣,而且是大有益处的。……威尔斯这本小书把我们带引到将近四十年前的苏维埃国土。当时世界上许多蠢才曾经对这本小书寄与很大的希望,他们想利用书中的材料来进行反苏的诽谤;可是这些蠢才发现这本小书完全和他们所希望的东西相反,只好赶忙出来声明:这是一本有害的书。…… 1920年9月,威尔斯到了苏俄。他记录了他的见闻,也发表了他的谬论;他认为这是一个谜,不但他解不了,甚至连苏维埃人也解不了。仅仅四十年前,被帝国主义战争和补干涉战争弄得疲备不堪的年青共和国,正在艰难地而又信心十  相似文献   

14.
路上的石头     
《科技智囊》2011,(4):I0046-I0046
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要么把它推开,要么爬过去,要么绕过去。然后,国王吩咐王子们先后通过那条大路,分别把一封密信尽快送到一位大臣手里。王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费迪南开始询问王子们:“你们是怎么把信送到的?”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有一座公元前7世纪修建的古城。这座古城修在一座山上。这里有许多神秘的地方。首先,这座山城就是用巨石堆起来的。那么,这些巨石在当时是怎样运到山上的?谁也说不清楚。就是现代人想把这些巨石运上山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6.
《少儿科技》2010,(8):29-29
就连经历丰富的鲁西西这回也感到吃惊,她用肥皂做的这架小订书机竟然可以随意装订历史!皮皮鲁和鲁西西用肥皂订书机成功改写了历史。  相似文献   

17.
在一堂投掷垒球课上.我正在耐心细致地讲解动作要领。突然,一个女同学举手告状,说她后面有男生用石子弹她。我的思绪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学生的目光也全都集中到了一个平时上课爱搞小动作的“调皮鬼”小睿身上。我当时十分气愤。因为他在课前做眼保健操时就不那么认真,提醒了几次也还是心不在焉。我真的很想当着大家的面严厉地批评他一顿:可我一想小睿那倔强的个性,批评只会使他逆反,于是我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走到他身边。  相似文献   

18.
重回中世纪     
杨虹 《世界博览》2009,(3):85-85
一天,主管本州中部旅游的孩儿爸Michael突然问我想不想看中世纪真人秀。“真人秀?还是中世纪的?”我一时摸不着头脑,他笑了笑说:“这周六我们去弗瑞莎赫(Friesach)。”弗瑞莎赫建于1215年,是奥地利克恩顿州最古老的中世纪遗址,一座美丽而安静的小城,至今仍保留着完好的中世纪教堂和骑士的城堡。Michael曾经对我说,很多美国中学生愿意付50欧元一晚到弗瑞莎赫来过暑假。  相似文献   

19.
"孩子,想哭就哭出来吧."我拉住他的小手,心里在默默流泪. 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残忍地夺走了亲人,毁坏了家园.很多幸存者想到这些,都痛心不已,难以自拔,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又从这场灾难中获取了什么信息?  相似文献   

20.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3017页有例句,是引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的义字.照录如下:“大司马固谏日:‘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放也已。’弗听.”郑天诞主编史学名著《左传选·没之战火这几句的标点是;”大司马固谏日:‘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放也已.’弗听.”两书均以“弗可赦也已”为句.这是据《十三经注疏·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的标点.这样标点.似有不当,应为:“弗可,赦也已.”为便于理解,今引证有关上下文如下:“(位公二十二年)三月,郑伯如楚.夏,来公代郑,干鱼日:‘所谓祸在此矣.”楚人代末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