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空间微生物原位检测系统需要满足微型化、自动化和易于集成的空间使用要求,而商用PCR仪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为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无芯片的PCR微型装置,采用蠕动泵实现系统的自动进样,采用半导体制冷器实现快速精确温控,反应管道采用硅胶管,制作简单、生物相容性好、便于清洗,满足微型化、高可靠性、易于系统集成的空间需求。该装置采用的方法为将PCR仪集成到自动化的检测仪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领域逐渐进入到了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新时代,通过对机电一体化集成装配装置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完成对系统的空间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实现自动化装配操作,对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实现产品的自动装配,机电一体化集成装配装置系统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性缺陷,需要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该文将重点针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刘巍  刘珂琴 《科技信息》2008,(33):81-82
针对传统测温存在的若干问题,运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设计了基于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的虚拟测温系统。系统由软件控制数据采集装置获取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实现数字滤波、显示实时温度值,生成温度趋势曲线、温度统计直方图等。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结构简单、界面良好、易于操作,测量准确、稳定可靠,可以满足工业测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了用于气缸套多参数自动检测系统的楔形式外涨自动定心夹紧装置,本装置实现整个自动化测量过程的自动定位、升降、夹紧、旋转和测量等任务满足了日检测量大、多工位、多参数、快速检测等要求,符合现代化制造业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空间的微重力环境减少了热对流,使得PCR仪器升温过程相对容易,同时给降温过程带来了困难.更重要的是由于空间资源的限制,小体积、低功耗成为了仪器设计的基本要求.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半导体加热制冷片为基片,以生物芯片方式设计PCR反应区,实现了基于低功耗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的便携式芯片PCR仪器.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功耗,采用PID算法进行反应温度控制的基础上,通过Kalman滤波预测控制算法以降低设备功耗.经测试验证,该仪器温控偏差优于0.5℃,成功实现了DNA片段的扩增,整机平均工作功耗小于3.5 W,能够较好满足空间PCR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生物芯片中PCR温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酶链反应在温度控制系统(PCR温控系统)中对反应时间和集成化设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聚合酶链反应的温度控制系统必须进行实时监控,而且易于集成到一体化芯片上.本文设计了PCR的温度控制系统,并编写了上位机监视软件,为加热器的选型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当前电气自动化综合实训装置的现状,从而阐述了设计电气综合实训装置的必要性。本文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了采用集成和分立相结合结构的电气自动化综合实训装置,既能满足电力拖动、PLC、变频器、触摸屏等单个模块的实训,也能满足综合实训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种自动化、高通量化的PCR产物鉴定方法并应用于临检实验室.对临床分离后经过生化反应鉴定的208例鲍曼不动杆菌,运用PCR-Tag(尾标)荧光技术进行检测分析,阳性率达到92%,与同等条件下所进行的普通引物PCR方法相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PCR-Tag荧光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可满足自动化、高通量、高可靠性的现代临床分子检测技术的要求,符合临床分子细菌学快速检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种高精度的光电编码器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高精度光电编码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最高分辨率检测和全面统计检测的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自动化装置.该装置采用机械传动系统,配合步进电机,以蜗轮蜗杆对步进电机的输出角位移进行细分,提高了电机的控制精度,实现了高精度的测量;由PC作为上位机,单片机作为下位机对检测系统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实现了测量的自动化;采用最高分辨率检测和全面统计的方法在PC机上进行自动数据分析,实现了分析的自动化.实例检测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最高达18位的各类光电编码器静态和动态自动、快速、全面、精确的检测.且较功能相同的系统成本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0.
本装置实现整个自动化测量过程的自动定位、升降、夹紧、旋转和测量等任务满足了日检测量大、多工位、多参数、快速检测等要求,符合现代化制造业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解决压力容器分气包等类似装置的射线检测方案,详细介绍了方案的理论依据和实现过程。试方案易于操作,满足射线检测灵敏度需求,大大提高了射线检测效率,对于大批量射线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浅谈22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用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较为成熟,基本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应用的需求。但是随着我国大系统联网和电力市场的实现,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相信随着相关领域各种技术的迅速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也将不断地发展,并逐步满足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及对电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配电自动化技术的2种故障检测实现方式,即有通道和无通道的故障检测技术,讨论了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根据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提出了一种故障检测不需要通信系统参与的,基于配电线路故障电压检测的新型FTU装置实现方案。在此方案中,为实现在无后备蓄电池的情况下完成故障电压检测,采用PIC微功耗单片机和具有强大数据处理功能的DSP芯片构成双CPU系统.为实现双CPU之间的数据交换,首次采用DSP芯片的普通I/O口来模拟串口(UART),从而实现与PIC单片机之间的异步串行通信.此新型FTU装置通过了静态和动态模拟实验及其它相关测试,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曹俊涛博士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空间分辨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新方法及肿瘤标志物多元分析研究,项目编号:21874115.光电化学(PEC)检测由于灵敏度高、装置简单、易于微型化等优点备受关注,近年来进展迅速.然而,目前的PEC检测主要是基于单信号响应模式,方法的多  相似文献   

15.
在大批量工业生产过程中,用人工视觉检查产品质量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用机器视觉检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机器视觉易于实现信息集成,是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基础技术.在中国,这种应用也在逐渐被认知,且带来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国内对于机器视觉的需求将越来越多.本文就针对汽车行业发动机生产线上的工件、活塞等进行检测识别进行讨论,并且对机器视觉未来在中国国内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侯世瑞 《科技信息》2012,(13):211-211
本文主要阐述自动化专业人员具备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信息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现代自动化学科向着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型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现代自动化装置及系统从技术内涵上,已由过去的单一电气化控制向着现代以电气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其工业自动化系统也相应的由过去单一控制装置自动化发展成为现在集控制装置自动化、系统运行及管理自动化、信息处理及显示自动化、人机协同化于一体方向发展,形成了多功能集成、多设备集成、大信息量集成的大型复杂工业自动化系统。现代和未来社会对自动化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适应调频同步广播的MPEG-2再复用器PCR修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目参考时钟(PCR)是MPEG-2系统中音视频解码的时间基准,MPEG-2解码器利用PCR时间信息控制MPEG-2视频解码、显示时间及音视频同步。PCR修正是MPEG-2再复用器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目前再复用器实现中的PCR修正算法及MPEG-2标准传输流中PCR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MPEG-2再复用器PCR修正算法。采用该修正方法,可以避免再复用器在再复用过程中对MPEG-2信号进行缓冲后PCR包中标识的PCR值和解码器实际接收到PCR包时的时间值不一致情况的发生;解决了MPEG-2解码时由于不一致引起的PCR抖动和缓冲区溢出问题;使解码器可以利用该PCR信息恢复出编码端的时钟,保持编、解码器时钟同步。采用该修正算法修正的再复用器的音频信号可满足对时间要求更苛刻的调频同步音频广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用于农村土壤中测定全氮、碱解氮、有机质含量的一种便携式消化仪进行研制试验,应用计算机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远红外技术,使其实现自动化、微型化、轻型化,并提高速测速度和测定精度,增加了土壤速测仪的实用功能,改善了消化仪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速精准的质量检测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文中研究了基于ARM7单片机的电磁平衡传感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原理、机械部分设计、电路硬件组成及软件流程。该系统实现了电磁平衡传感器的去初重、高精度及快速响应的功能。整个系统应用电磁力反馈平衡零位法原理,采用单片微处理器进行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实现了质量检测的高速化、数字化、智能化,可以满足各种产品质量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型的纺纱张力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纺纱过程中,卷绕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筒纱成形、纱线质量以及布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设计了基于纱线张力检测的纱线张力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特殊的机械装置结合测距离传感器来检测纱线张力,通过以56F805为内核的嵌入式系统,采用空间矢量调制(SVPWM),实现对电机转速的全数字化控制,以达到纱线卷绕张力恒定控制.该系统具有电压和电流保护、错误报警等功能,实现了卷绕过程自动化.具有纱线张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卷绕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实时性好、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在实际应用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