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歌唱声音前后走向的关系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实 ,歌唱中歌唱者的主观感觉与客观效果是不一致的 ,歌唱时声音自我感觉应该是靠后的 ,而客观实际效果是靠前的 ,靠后是歌唱中的过程和意念 ,靠前是歌唱者最终的结果或效果。  相似文献   

2.
气息乃歌唱之源,歌唱的基础。没有气息的歌唱,声音就像没有水的花儿一样会枯萎,唱出的声音苍白而干枯。唱歌时把气息训练好,将气息融合到声音当中去,把握好气息训练这一关,对声乐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歌唱声音前后走向的关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其中,歌唱中歌唱者的主观感觉与客观效果是不一致的,歌唱时声音自我感觉应该是靠后的,而客观实际效果是靠前的,靠后是歌唱中的过程和意念,靠前是歌唱者最终的结果或效果。  相似文献   

4.
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的嗓音为基本材料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歌唱中,呼吸是动力,声音是物质手段,而共鸣的力量使得声音丰满,并经过灵活运用后能有效地调节声区统一。只有这三者配合得当,才有可能使声音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因此,树立呼吸、发声与共鸣三位一体的整体歌唱观念,对歌唱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歌唱是用人嗓发出的声音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歌唱的技术是指声音、语言、共鸣、呼吸等多种的发声技巧,而艺术是指歌曲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与歌者所创造的艺术情感.技术与艺术是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技术是基础,艺术是目的,二者完美的结合,产生声情并茂的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6.
真声、假声、混声是声乐界长期研讨的问题,纯粹地运用真声歌唱声音直且硬,音域窄,完全地运用假声演唱,又往往造成声音虚、假,中低声区下不来的“半个嗓子”歌唱现象,运用高位置的混声歌唱能让歌者自如地运用和控制声音,使声音具有“飞跃性”、“穿透性”,从而获得持久的歌唱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亚美 《科技信息》2007,(20):270-270
歌唱艺术是融声、乐、情、风、技等多种歌唱因素为一体的艺术整体。它的每一个因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必须与其他因素协和统一,来共同表现艺术的整体,才可谓之“歌唱艺术”。因此,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所出现的那种偏重于歌唱技巧和声音的表现而不重视歌唱情感、风格、韵味等因素的现象,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也是我们  相似文献   

8.
张宁 《孝感学院学报》2004,24(5):115-117
声音是歌唱的基础和主要表现形式,如果对声音观念误解、误导,嗓音就会出偏差,歌唱就会走上歧途。从内化声音感觉、熟悉声音效果和寻找声音状态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声音观念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李腾 《科技资讯》2009,(28):249-249
从古至今,歌唱都是人类用以抒发和交流思想的最自然,最亲切,最直接的一种语言形式。歌唱是声音的艺术,是演唱者与观众心与心的交流,是通过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来进行的艺术再创作的过程。有人说,歌唱是最动人的音乐,而笔者认为,其动人之处就在于以亲切的语言和优美的声音表现动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正确“说话”的声音 ,是歌唱声音的重要因素。声乐教学中重视加强说肌训练 ,是声乐教学的基础 ,是建立合理、科学、自然歌唱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歌唱艺术是人类用声音表现情感和希望的一种艺术形式.古往今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剧种及不同唱法,对歌唱以及气息的运用都有不同理解和要求,但是不管哪种唱法或风格,人们对歌唱艺术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审美要求,就是对声音要求圆润柔美、运用自如,有渗透力,而且演唱有力度、音域宽广、声音统一、音准完善、节奏准确、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要做到以上几点,歌唱者主要要掌握气息的运用和气息支点的正确使用,而气息支点的运用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歌唱者音域的宽窄与音量的大小以及声音是否松驰、通畅,音色是否圆润、甜美等质量问题.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是歌唱中气息支点、声音支点、口腔支点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歌唱艺术是指演唱者对属于一度创作的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形式。其中包括"演"和"唱"两部分内容,即运用歌声技巧和形体表演技巧体现作品的主题。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学习声乐演唱的过程中,现在许多声乐演员和正在学习声乐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歌唱声音部分,在声音上精益求精,力求通过科学的演唱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声音表现力和自己的演唱水平,而不重视对歌唱艺术中形体表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歌唱是融技术和表演为一体的一门特殊艺术。技术是发音能力,是歌唱表演的基础;艺术是指利用声音的技术去表现音乐内涵。因此;歌唱技术与表演永远是不可分而又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歌唱是音乐表演艺术形式之一。歌唱者文化背景和对文化理解的不同,演唱时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追求的声音效果也不相同。当前歌唱学习中,存在注重技能而忽视歌唱文化对歌唱技能影响的现象。本文认为,在歌唱声区统一技能学习中。要重视歌唱技能本身的文化内涵,加强歌唱文化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歌唱呼吸是建立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之上,对歌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好的歌唱首先要有好的呼吸,要使歌唱的声音具有生命力,就要有呼吸的支持,要使歌唱的声音具有感染力,就要会控制呼吸,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正确把握呼吸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声乐演唱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位置的声音具有明亮、集中、富有金属色彩等特性,在歌唱发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歌唱共鸣,气息支持,歌唱发声,歌唱咬字等四个方面论述怎样才能获得高位置声音。  相似文献   

17.
罗曼 《科技信息》2011,(6):268-268
歌唱是情感的艺术,有“声”而无“情”,只是声音的炫耀而不是歌唱艺术,“唱情”才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所在。有“情”而无“声”则是装腔作势,没有传“情”的手段,没有艺术的技巧也不是真正的艺术。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来源于歌者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在歌唱艺术中,情感表达是重中之重。只有充分分析、理解作品,准确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才能深刻地反映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相似文献   

18.
歌唱中的“Legato”是指歌唱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都要保持声音的连贯与流动。这是对歌唱声音的一种审美要求。本文从气息的支持,喉头的稳定以及咬吐字三个方面阐述了它们同歌唱中的“Legato”的关系。“Legato”既是歌唱技术娴熟的表现,也是音乐修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正> 感觉,是指在歌唱的机能运动过程中,生理或心理产生的精神触觉感应。我们通常所说的声音概念就是建立在一种内在感觉之上的声音。正确的声音概念便是正确的感觉。正确的歌唱感觉是声音无数次、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在感觉的积累,是歌唱家艺术气质熟练技巧的体现。歌唱和任何音乐艺术一样,是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声音训练的结果,就是在瞬间完成它的表现,我们无法使它停顿下来校正它的偏颇之处,所要做和能做到的则是在我们所知的  相似文献   

20.
审美观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里的一种反映。歌唱语言是生活语言的加工。由于历史、民族、文化、地理、气候等因素不同 ,人们的歌唱声音审美也各不相同。各种声音的审美都有其固有性 ,对此不能强加高低优劣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