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将待规划区域的国土按地貌特征进行分类, 以所得的各微地貌上适宜的优化型种、养殖业模式群为措施, 依据生态学、经济学与系统科学原理, 建立了待规划区域的多年滚动开发的农业生态经济规划的目标规划模型。在此所用的目标规划法, 更好的解决了生态经济规划中的多目标问题, 使得依此所作的决策方案的实施, 能够取得最令人满意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通过应用经济分析原理将时间价值模型融于目标规划模型之中, 增强模型求解所得方案的适用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借助环境辨识模型,对台山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了辨识,获得优势,制约和潜力环境因子,分析了该市林发展的阶段性和林业资源特点,并进一步用系统诊断模型对该市森林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诊断,把现实系统在时间,空间上层层展开,从而找出问题的根源,潜力,途径,优势和突破口,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该市林业总体开发规划的总目标,并用层次分析模型进行总体开发规划的系统分析,提出总体开发规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长白山林区抚松和安图县1986、1995、200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森林景观及其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引入平均周长面积比、相对聚集度、斑块密度和周长面积分维数景观指数对该地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海拔、坡度等自然因素对山区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及其变化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受人类影响程度较大的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和坡度较小的区域,而且变化幅度较大的几种土地利用类型也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和坡度较小的区域范围内。作者认为人类活动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和直接因素,土地利用更加注重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后期的择伐代替皆伐等采伐方式、封山育林、生态省建设政策的实施和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方式,有效地保护了研究区的森林资源和景观生态。  相似文献   

4.
阜康大绿洲生态经济系统点-轴-带-圈空间结构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建立新疆阜康绿洲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为目标,运用景观生态学和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归纳了绿洲空间演变的历史过程和规律,提出大绿洲生态经济系统(MPOED)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大系统内的生态经济的点-轴-带-圈空间结构模式。图6,参4。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标规划问题的建模与求解的问题,通过剖析目标规划数学模型的结构特征及其模型求解过程的状态转移规律,以及目标规划的求解原理与人工智能的状态空间理论分析对比,扩展人工智能状态空间三要素表示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空间理论的目标规划模型的知识表示方法——Mpsp法;根据线性目标规划模型的结构和求解特点,提出了线性目标规划知识化模型改进的宽度优先搜索算法——XPGP搜索算法。本项研究使目标规划的应用研究朝着知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一步,充实了智能运筹学这一新学科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镜泊湖风景区是黑龙江重要的旅游和渡假圣地,具有丰富多采的湖泊环境,奇特壮观的火山熔岩特点,国内罕见的地下森林景观以及历史悠久的人经济,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镜泊湖风景资源正在随到潜在的危机,应急待解决镜泊湖生态环境保护,并制定开发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区域产业项目迁移为背景,融合产业资本规模异质性,建立区域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模型,利用离散随机变量仿真方法预测迁移项目的空间分布;以产业经济效益,能耗特征对产业进行分类,设定不同类型的产业技术效率发展方式,借助生产函数法和产业污染投影系统,仿真分析不同技术效率发展方式下的迁移产业产出和污染排放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利用环境基尼系数对迁移项目空间布局的经济、生态均衡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业资本规模异质性会有效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间的矛盾;相对于注重低能耗产业发展的技术进步,单纯注重经济效益的产业技术发展方式会加剧区域经济、生态的非均衡性;在短期内,相比于低能耗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的规模化建设对区域整体的经济、生态均衡性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形理论的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增进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理解,以分形理论为指导,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来自遥感影像建立起的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进行提取,然后运用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分形模型,获得了1995年和2000年两个时期各个土地类型的分形维数和不稳定性指数,并且参照了常用的景观指数——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和分离度指数,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区域景观格局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若干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库尔勒市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足迹模型是Wackernagel.M等人提出的一种测算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的综合指标,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该方法采用以往完全不同的角度分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为区域发展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介绍生态足迹概念、计算方法、计算模型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等理论基础上,以新疆库尔勒市为研究对象,对库尔勒市1996~2005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库尔勒市的生态足迹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生态赤字有增加的趋势,这表明当前库尔勒市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图9,表5,参7。  相似文献   

10.
从生态学、经济学以及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区域宏观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并结合江汉平原为背影给出了区域宏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模型体系框架,从定性的角度阐述了区域宏观生态经济多目标分析模型体系设计的一般思想,为区域宏观生态多目标决定支持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状态空间的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神经状态空间(NNSP)具有系统的拟线性特性,许多线性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均可以扩展到NNSP模型.本文采用了增广卡尔曼滤波方法进行神经状态空间的参数辨识,高阶校验模型用于验证非线性系统神经状态空间的模型的有效性.将本法应用于典型的化学过程的建模,结果表明本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2.
空间预警系统任务分析/规划仿真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志伟  陈璟  李汉铃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6):1202-1205,1209
针对空间预警系统的任务分析和规划问题,使用基于ASPEN的表示建模语言建立起航夭系统的任务模型,将Pareto遗传算法、混合遗传算法等多种搜索算法,和卫星仿真软件STK集成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任务分析规/划仿真环境,并在其中进行了一些仿真分析研究,如预警卫星星座优化、预警卫星传感器调度等。  相似文献   

13.
主要探讨计算机集成系统环境下产品开发中工艺路线的优化问题,在Petri工艺网的基础上引入机床、夹具、刀具等工装的子网对工艺规程进行建模,并对仿真模型的初始、终结状态给出明确定义,使得Petri网仿真模型评估工艺路线更为准确。通过分析网络的可及图,按加工成本对工艺路线进行了优化安排。由于对加工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故其解算可以很方便,可靠。这种分层建模的方法使得工艺决策的每一个阶段都能采用更适合的模型和分析方法,降低了系统实现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平行仿真技术是近年来系统建模与仿真领域的新兴仿真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前沿。从战场指挥决策领域、装备任务规划领域和装备维修保障领域对仿真技术的新需求出发,归纳了以往仿真技术面临的突出问题,即领域模型固定,不具备自适应演化能力。提出了装备平行仿真技术的概念,并指出其应具备的特点,系统梳理了装备平行仿真技术的理论缘起和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并对主要相关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装备维修保障领域中,侧重讨论了面向装备剩余寿命预测的平行仿真技术,分析了模型定位问题和技术框架,探讨了主要建模技术,包括装备退化状态在线感知、装备退化状态空间模型构建、装备退化状态空间模型演化,为下一步开发面向装备剩余寿命预测的平行仿真原型系统提供了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5.
动态过程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用于动态过程建模的几种典型的神经网络结构以及它们所具有的性能 ,并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了网络结构与网络性能之间的关系。文中引入动态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方法 ,对动态过程神经网络建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冷连轧机系统中过程优化计算机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冷连轧系统中过程优化计算机的仿真设计与实现。通过分析仿真原型系统的特点,对仿真原型系统进行了模块化分解,并将软件再工程的方法运用于仿真的软件设计以及建模过程中,这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模型化方法的扩展。根据设定值计算系统的抽象,建立了相应的基于有限自动机的多模型集成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中继卫星操作规划问题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动作模型的任务规划建模方法。采用PDDL语言对中继卫星的领域知识进行描述,解决动作的持续时间约束、复杂资源约束以及一类特殊的外部事件的表达问题。最终建立的中继卫星操作规划模型表明,该方法较传统规划建模方法具有更强的描述能力。通过引入领域知识将操作任务规划问题分解为规模较小的子规划问题,并给出子任务对应的可选动作集合,从而减小了规划解的搜索空间,提高了求解效率。  相似文献   

18.
对地任务规划系统威胁空间综合量化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任务规划系统中传统威胁建模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威胁空间综合量化建模的方法。将威胁空间分为硬威胁空间和软威胁空间,着重对软威胁空间的量化建模进行了研究;通过将数字地图转化成极坐标辅助网格,并借助辐射的概念,对雷达与防空火力两类软威胁空间的边界进行了精确建模;采用概率的方法得到软威胁空间的威胁分布,并引入势场理论对软威胁空间进行了量化,将软硬威胁量化进行融合,最终得到威胁空间的综合量化分布;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秦岭中低山区山地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遥感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通过对1994、2004年两期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试图了解秦岭中低山区板凳河流域10a间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结果表明:10a间有林地景观在板凳河流域内分布最广,占有绝对优势,其中天然次生有林地面积最大;10a间板凳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主要以景观斑块类型面积和景观破碎度变化为主要特点,其中景观斑块类型面积变化主要表现为人为影响林地、荒草地景观面积的增加,天然次生有林地、旱地景观面积的减少;景观破碎度变化主要表现为天然次生林地、人为影响林地、荒地3种景观斑块类型的破碎度的增加和旱地景观破碎度的减少;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和人为活动的干扰作用作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决定了生态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