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教育理论界就教育本质问题曾展开过热烈讨论,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比以往深刻得多了。过去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现在经过讨论,结合国内外的教育现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分析比较,一致认为过去对教育的阶级性强调得多了些,对它同生产的关系却注意得少了些,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在讨论中也有同志提出教育就是生产力。他们列举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情况,认为这些国家对教育投资,教育普及和教学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等方面都很重视。因此过去所说的资本主义国家不重视教育不对了,过去所说的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育与生产脱离也不对了。是的,但我们不能不研究另一些问题:教育还有没有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究竟怎样?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的本质区别又是什么?本文就这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教育本质的问题,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理论的研究及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必将对教育实践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为了正确把握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方向和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的探讨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中,理论界传统的观点认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形态处于上升、进步的时候都具有的功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不能把它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只能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以其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胆略和气魄,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国情,突破了传统的观念,第一次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把社会主义大厦奠定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上,把对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上义区别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光辉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生产力与上层建筑这间的中介,其显著特点是“亦此亦彼”性,一方面,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相联系,具有生产力的某些特性,另一方面,教育又与上层建筑相联系,具有上层建筑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学校推行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明确学校体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事业中的不可或缺性.没有健康体质的人才和没有健康体质的民族都不能称为人才强国.本文从学校体育教育的视角出发,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以及体育如何回归教育的功能进行探讨.回归体育教育的本质,使学校体育文化、体育氛围的形成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6.
郭学群  孙海 《科技信息》2010,(33):171-171
学校体育的功能研究一直是学校体育理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虽然研究颇多,但是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回顾近几年关于学校体育功能研究的状况,可以对学校体育的功能有全面的理解.进而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内部结构一般可分为三个最基本的层次,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其中,生产关系是中心环节。它一方面与生产力构成一对基本矛盾,另一方面又作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构成一对基本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社会形态。在社会形态中,不仅具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对立统一,而且具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对立统一,而这后一个对立统一更加重要。因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构成的生产方式决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和体育本质的哲学思考,提出用"发展"的认识论看待体育的概念;建立"对话"平台、形成多样性共识,多视角地看待体育的本质,为体育的概念和本质的认识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长期未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经过深邃思考,第一次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并作了完整的总结性的理论概括,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这一概括有四大特点:①去掉了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中不科学的内容,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作概括,突出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面认识;③将“本质”与“特征”相区别,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目的;④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0.
沈宁 《科技信息》2011,(25):I0142-I0142
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虽然教学时数按教育部大纲规定只有140余学时(3、4年级选修除外),但体育教学工作却是一个复杂的研究系统,既有国家办学方针的特点,又有它和其它学科不同的独特规律。但从理论到实践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深认识,科学探讨和急于解决。随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公共体育课程和教材改革问题早就成为体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但长期以来,由于对学科认识上的偏差,对普通高校的体育定位出现四个模糊的认识:一是  相似文献   

11.
高职体育“职业性”改革: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职教育大发展,急于摆脱高校体育教育"压缩版"的高职体育,也在高职教育职业性特征的熏陶和召唤下,走上了"职业性"改革之路。高职体育"职业性"改革存在不少可质疑之处。主要有:高职体育教育本质何在,高职体育教育应当是‘人’的教育,还是‘人力’的教育,高职体育"职业性"改革与现代体育理论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高职体育"职业性"改革,是一个迫切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影响或制约学校体育理论问题是缺乏文化价值的认识问题.学校将体育的本质构建为强身健体的有用性来解释是学校体育理论,其本质主要是增强体质和健康,并非是"金牌",学校体育是研究体育对人体发展的规律性,运用体育课程等的形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中国体育长期以来竞技依赖政治、经济、组织文化得到了显著发展,然而,学校体育理论观念滞后.本文探讨中国特色学校体育,揭橥怎样建设中国特色学校体育,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的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3.
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看成是以生产力为主,包括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其他一切社会要素在内的有机体系。他提出“五形态”说和“三形态”说,从不同角度说明社会的演进过程和特点,揭示了历史发展中的延续性和跳跃性的统一。通过对社会形态理论的再研究,可以加深对中国现阶段社会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对"体育"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对认识体育概念的前提条件入手,简要地分析了确定体育概念的要素,进一步阐明了对体育概念的再认识.论文认为,对体育下定义不能脱离社会实践活动谈体育,应该把体育慨念真正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来理解,从主体与客体两方面来界定体育,抓住体育的本质或精髓.拟为我国体育理论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经验、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只有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才能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参会学习体育法学理论与实践讨论,对体育法学形成了一个模糊的认识,也对体育法这个学科领域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认识把握。认为跨学科体育法学将是未来体育法研究的前沿地带,以新问题新事件为中心的法解释学现在是辉煌,但以后会成为一种工作,而不是一种创新式的学术研究,10年以后体育法学方法论将发生转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虚拟现实、云技术等尖端科技发展的体育运行模式.在阐释以虚拟现实为基础的体育云平台的基础上,对体育云平台的人物、场景模型以及网络构建进行探索,分析其实现的理论基础.最后对体育云平台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本质研究呈现出繁荣的可喜局面。在反思教育的上层建筑说的同时,教育理论界各种学说层出不穷,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比如经济基础说等理论在推动我国教育改革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凸显出其局限性。教育在摆脱了政治的束缚之后又很快成为经济的附庸。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本质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其原因,这是解决我国现阶段教育问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的时代背景下,体育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体育的市场化、职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等都是深化体育改革,促进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也对体育法体系的构建、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体育法的理论研究中,体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体育法的本质、规律,有利于体育法体系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历史唯物主义在教学中的运用。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或影响者其它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中外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起义、改革,都是由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而引起的。如在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