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水库湖泊等浅水区域鱼群探测的困难,研究了把调频声波用了浅水探测的可能性,提议用调频声纳阵来提高探测的距离分辨率和角度分辨率。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都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激光脉冲能量和激光脉冲宽度一定时激光光斑面积对多光子电离离子产量的影响。得到了离子产量最高的条件即最佳探测条件,同时还讨论了激光光斑面积对探测中常用的多光子电离的离子产量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激光光斑面积对离子产量的影响与光强指数在l附近变化快慢有关,光强指数变化越快,激光光斑面积对离子产量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3.
激光水下目标探测中混沌背景信号重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激光水下目标探测中混沌背景信号的重构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混沌时间序列的动态特性,并实际计算了激光水下目标探测中混沌背景信号的时延、混沌维数等有关特征参量.在阐述神经网络重构时间序列模型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用神经网络局部预测法重构水下目标探测中混沌背景信号,最后在成功地重构出混沌背景信号的条件下,利用预测误差检测到水下目标探测中的有用弱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激光在水下探测中的一些应用。对激光在海水介质中的传输特性与海水的光学性质进行了讨论,说明水下激光探测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用激光外差法探测固体表面超声位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应用激光外差和锁相环解调原理探测固体表面超声位移的原理、方法、并利用激光外差干涉仪对固体表面的超声位移进行了探测,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激光水下目标探测中混沌背景信号重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激光水下目标探测中混沌景信号的重构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混沌时间序列的动态特性,并实际计算了激光水下目标探测中混沌背影信号的时延、混沌维数等有关征参量。阐述神经网络重构时间序列模型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用神经网络局剖预测法重构水下目标探测中混沌背影信号,最后在成功地重构出屯背影信号的条件下,利用预测误差检测到水下目标探测中的有用弱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激光成像引信在空空导弹中的应用要解决引信前倾角和引信探测距离的设计问题,在分析激光成像引信推扫成像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激光引信脚印尺寸模型和引信前倾角与探测距离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最佳引信前倾角和探测距离的设计指标:最佳引信前倾角为15°~40°,相应最佳引信探测距离为70~24 m.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1971年研制的适用于机帆渔船的小型全方向渔群探测仪。经现场实验,证明该机小巧轻便,性能较好,可工作于15米以上的浅海区域,鱼群探测距离达到300多米。为了提高探测距离,并使操作更加方便,在小批试产中作了较大的改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激光探测技术的坦克目标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激光探测技术的目标识别及定位方法进行研究.根据近场目标激光反射方程,结合典型的弹目交会条件,从理论上给出了坦克的激光反射特性;分析了激光探测的主要干扰,提出了判别反射脉冲幅度和脉冲个数的信号识别准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坦克激光信号幅度直方图.在此基础上,结合探测概率制定幅度门限,根据定位要求及目标尺寸,分析了脉冲个数门限的确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探测识别系统能有效判别坦克目标,并能对目标进行定位,实现对坦克顶装甲的精确打击.  相似文献   

10.
基于伪随机码的激光引信探测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有限大目标反射为应用对象,探讨伪随机码激光引信探测机理,同时对激光引信作用距离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激光引信各主要参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伪随机码发生器、激光发射、激光接收、光学系统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相关处理技术.经设计应用证明,该技术可以满足激光引信战技指标的要求,为科学设计基于伪随机码的激光引信探测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青年科学》2011,(4):29-29
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阿卡普尔科(Acapulco)的海滩热闹非凡:这里突然出现了大批的鱼群,这些鱼群离开海岸非常近,并且鱼群的密度之高,从高处往下看,深色的鱼群就像是海面上的一片油污区。  相似文献   

12.
介绍利用激光光谱探测N0气体的2种方法——激光辐照荧光光谱法与共振增强多光子离化光谱法,同时介绍了利用N0的上述2种光谱学技术间接探测NO2、DNT等氮氧化物的原理。  相似文献   

13.
激光制导炸弹导引头的光电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激光制导炸弹导引头能否正确提取激光光斑信号是激光制导炸弹正常工作的关键,它与激光指示器对目标的照射能力、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以及导引头相对激光光斑的位置等条件密切相关。根据激光制导炸弹导引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激光导引头探测激光光斑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得到了激光光斑在炸弹典型投放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激光脉冲能量和激光脉冲宽度一定时激光光斑面积对多光子电离离子产量的影响。得到了离子产量最高的条件即最佳探测条件 ,同时还讨论了激光光斑面积对探测中常用的多光子电离的离子产量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 ,激光光斑面积对离子产量的影响与光强指数在 1附近变化快慢有关 ,光强指数变化越快 ,激光光斑面积对离子产量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5.
国外激光成像探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合成孔径、毫米波、红外、可见光等其他成像探测模式相比,激光成像探测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它突破了传统的成像概念,广泛应用于雷达、制导及引信等军事领域。本文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国外在CO2激光成像探测系统、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成像探测系统和半导体激光成像探测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讨论了激光成像探测系统所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而展望了激光成像探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火灾初期探测,设计了光学探针式初期火灾探测系统。该探测系统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与激光遥测技术,采用波长为2.33μm的激光光源与波长调制光谱(WMS)技术,利用激光作为光学探针替代传统吸收测量腔室,实现了火灾初期基于CO路径积分体积分数的开放光路探测。系统对10m内的反射面实现了不低于20 (μL/L)·m的检测限。国标木材热解火实验表明,该文研制的系统与提出的阈值报警算法具备实现初期火灾报警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慈鲷幼鱼在辐射迷宫中群体形成动态以及鱼群大小的影响。【方法】分别设置由6,8,10和12尾德玛森小岩鲷(Chindongo demasoni)组成的不同大小鱼群,每种规模鱼群均有10个重复;在水温为(25±0.5) ℃条件下对分别上述鱼群在辐射形六臂迷宫的群体动态进行视频拍摄和轨迹分析,得到不同大小鱼群形成多数群体(超过一半数量成员位于同一臂)和完全群体(全部成员位于同一臂)的频率、持续时间、时间占比等群体形成动态参数。【结果】除12尾鱼群单次形成两种类型群体的持续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以外,不同大小鱼群多数群体的形成频率、持续时间和时间占比的数值均在统计学意义上大于完全群体的这3个群体形成动态参数值(p<0.05);相对于6尾鱼群和12尾鱼群,8尾鱼群和10尾鱼群的群体形成频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提升(p<0.05),且数据变异较小。【结论】辐射形六臂迷宫可作为鱼类群体决策研究的实验装置。由于个体差异和拥挤程度变化,相比于完全群体而言多数群体的形成动态参数更能解释群体决策机制。在进行特定鱼类的群体决策研究前,可能需要确定适宜的鱼群大小。  相似文献   

18.
激光探测技术可以弥补声呐探测的局限性,在辨析激光探测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海水中激光传输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根据传输特性仿真结果以及系统需求的探测距离选择激光器,接收系统选择光阴极触发的增强型电荷耦合(intensified charge-coupled device,ICCD)相机,控制系统选择距离选通法进行控制,采用ZEMAX激光扩束器对激光进行简单的扩束仿真,确定了激光水下探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硬件设计与实现.最后通过水下激光传输实验对信道特性进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水质下,接收视场角越大,接收孔径越大,则接收能量越大;对于清澈水域,激光传输的情况又受到不同粒子的干扰,传播情况与光波长、粒子尺寸、形状、浓度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激光成像探测系统仿真是评估现有激光成像系统的性能及开发新型激光成像探测技术的有效手段。研究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特性并建立数学模型是应用回波信号检测技术处理回波,进行激光成像系统仿真的关键。为此以激光发射脉冲模型为基础对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的建模过程和基于单位冲激响应的目标散射特性建模方法作了详尽的推导和描述,并建立检测算法模型,最后依据目标成像模板采用单元回波探测线阵化方式进行了推帚式三维激光成像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可实现不同探测条件下线阵推帚式激光成像的有效仿真。  相似文献   

20.
该文运用广义相对论中的线性化爱因斯坦方程等对最基本且最常用的激光模式:厄米特-高斯(0,0)模线偏振强脉冲激光所产生的局部时空弯曲进行了研究,算出了有关的物理量,在计算过程中,我们作了某些合理的近似,并且在些基础上,我们分析了一束探测光脉冲在这样的强激光场中的偏转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