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离子阱质谱的特殊结构和性质,对乙醇在阱内发生自身化学电离反应(SCI)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乙醇不同进样量与生成产物碎片离子间的变化关系和反应机理.结果显示,阱内乙醇浓度较高时其分子离子加和产物丰度显著增加,这与乙醇分子的结构特点和离子阱结构的特殊性密切相关.同时,还探讨了乙醇离子阱质谱图与通常使用商品化NIST谱库比较获得匹配率低的原因,这在小分子化合物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线性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是一种具有分析速度快、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的多级串联质谱,而差分真空系统则是线性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研制的基础.该文从差分真空系统的原理着手,通过对差分系统材料、测量元件以及排气系统的选择,设计了线性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差分真空系统-四级差分真空系统.理论计算和测试结果均表明,该系统基本满足了线性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的要求,并实现从工作在大气压下的离子源到真空度10-4Pa分析器的顺利过渡,为线性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的研制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3.
《科技导报(北京)》2013,31(18):13-13
分析三维离子阱内空间电荷效应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张华等对三维离子阱内空间电荷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离子阱内存储的大量离子之间会有强烈的库仑相互作用,导致所谓的空间电荷效应,它一直是质谱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内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本研究根据三维离子阱  相似文献   

4.
以四极质谱的理论为出发点,阐述了离子运动轨迹的高可靠数值计算模型. 结合仪器研发的实际需要,着重讨论四极质谱离子轨迹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应用该系统对四极离子阱中的高阶场、偶极激发和空间电荷效应进行了仿真论证,结果表明了仿真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速电荷检测离子阱质谱技术(CDIT-MS)测量了聚苯乙烯球的质荷比和所带电荷数,得到了聚苯乙烯球粒子的质量;通过对数百次测量结果的统计,给出了粒子的质量分布图,并用Gaussian线型对质量分布图进行了拟合,得到聚苯乙烯球的平均质量为1.93×10-13kg,与理论质量(~2.03×10-13kg)接近.结果表明,电荷检测离子阱质谱技术能有效测量微米离子的质量,且测量时间短、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6.
液质联用分析中药降糖制剂中掺入的西药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中药降糖制剂中非法掺入的西药成分.选用MGIIC18色谱柱,以甲醇、水和甲酸(三者的体积比为80.0:20.0:0.1)为流动相,对中药降糖制剂的提取液进行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分析.通过与对照品的色谱和质谱行为比较,对中药降糖制剂-荞芪胶囊中非法掺入的合成降糖药进行定性鉴别和初步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荞芪胶囊中分别检测到苯乙双胍2.6mg/粒,格列本脲2.0mg/粒;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技术快速、准确,可作为分析检测中药降糖制剂中非法掺入合成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串联质谱的发展近况,包括扫描方式的发展、仪器类型的发展以及活化方法的发展,着重介绍质谱—质谱—质谱的各种新的扫描方式、离子阱质谱—质谱仪、表面诱导分解及光活化分解技术。  相似文献   

8.
室温离子液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绿色溶剂,由于在金属离子、小分子有机物的萃取分离,气体吸附分离以及作为液相和气相色谱固定相等许多分离过程中体现出高分离效率和高选择性的特点,正在成为分离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文章总结了室温离子液体在分离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赵永和  冯喜兰 《河南科学》2005,23(4):506-508
2-氨基吡啶硝化产物2-氨基-3-硝基吡啶和2-氨基-5-硝基吡啶的一级质谱图接近,单纯通过一级质谱图较难区分这两种异构体.利用离子阱质谱的串联质谱技术对2-氨基-3-硝基吡啶和2-氨基-5-硝基吡啶在离子阱内以He作碰撞气进行碰撞诱导裂解,所得的二级质谱图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可用于2-氨基吡啶硝化产物2-氨基-3-硝基吡啶和2-氨基-5-硝基吡啶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麻黄生物碱类化合物电喷雾电离质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法,研究了麻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谱行为及分子结构与裂解规律间的关系.样品通过直接进样,进行一级质谱正负离子全扫描(扫描范围m/z:50~800)和选择性离子二级质谱分析(扫描范围m/z:50~200).流动相:甲醇一水(50:50V/V),流速:0.2mL/min,离子源喷雾电压:4.5kV;毛细管温度:200℃,鞘气流速:40个单位.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在电喷雾电离一级质谱中易得到质子产生正离子,并有部分自发丢失小分子H20的碎片产生.应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得到的二级质谱显示,麻黄生物碱侧链氮原子比较活跃,质谱碰撞容易失去连接在N原子上的取代基团,特征性丢失为CH2、CH4、NH4、NH2等中性碎片.一级、二级质谱图适宜作为麻黄生物碱提取物特征图谱,实验结果可应用于麻黄生物碱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研究,并为麻黄药材有效成分的鉴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行研制了一台配置了激光离子源的射频离子阱质谱仪,并测试了该仪器的一些主要功能,测试结果显示:该仪器不仅能记录激光产生的正负离子的质谱,而且能实现离子质量选择存储和囚禁离子的共振射出。测试结果与理论模拟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介绍了离子囚禁技术,在分析Yb+离子频标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囚禁离子频标频率综合器的特殊要求,然后叙述了这种频率综合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数字锁相环路,使电路十分简单且工作可靠,又不会给频标带来电子线路上的温度系数。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利用离子阱制备与测量量子态,实现量子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讨论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优缺点,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首先回顾了量子频标中离子存储和冷却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用分子动力学计算得到的十二极阱中离子的分布和加热速率的结果.然后在此结果基础上,计算了十二极阱射频加热效应和离子微运动对频标造成的影响.相比传统的四极阱,一方面十二极阱可以降低离子云的加热速率,有利于利用Ramsey脉冲进一步压窄离子谱线线宽;另外,十二极阱内势场中部平坦边缘陡峭,可有效降低离子微运动带来的二级多普勒效应,有利于提高离子频标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该文还介绍了美国JPL实验室高稳定性、高准确度、199Hg+离子钟的工作,以及我们正在开展的基于多极阱中激光冷却的113Cd+离子的高稳定性量子频标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控制离子进出的功能蛋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离子通道具有对离子的选择性、通透的饱和性和开关的可控制性等特点;膜电压的变化、机械刺激和某些信号分子都可以调控离子通道开关;离子通道担负着离子吸收、渗透压调控、电冲动的形成和信号转导等重要的生理功能.离子通道的结构或功能失常会导致一些严重的疾病,对离子通道进行研究,寻找和设计调控离子通道的有效药物是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 (PI~3), a new technique with certain advantages over biological samples, was developed. Argonion as well as nitrogen ion implantation of the pea seeds has been carried out with the PI~3 implanter and their RBS spectra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ss deposition effect of ion implantation on biological samples can be achieved with the PI~3 implanter. In addition, there is an optimal implantation time for a given treatment condition. It presents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e ion implantation into biological samples.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在离子阱的强激发区制备薛定谔猫态的方案,与以前的工作作了对比,并提出了实验上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铂、铝基体上制备出具有电化学控制离子交换(ESIX)性能的电活性NiHCF(Nickel Hexacyanoferrate)薄膜,在1mol/L(NaNO3+CsNO3)和1mol/L(KNO3+CsNO3)混合溶液中分别测定了不同Cs^+浓度下薄膜的伏安特性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并根据CV曲线和EIS曲线的变化特征分析了薄膜对Cs^+/K^+和Cs^+/Na^+离子的选择性。结果表明,交流阻抗技术与循环伏安法相结合可较好地用来表征混合溶液中离子膜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设备对豌豆种子进行N~+注入.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豌豆胚芽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离,用联苯胺染色法进行显色.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活性和数量随离子注入剂量的变化而呈明显变化.酶谱分析可知,注入离子影响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和迁移率.说明离子注入对生物体的影响可在同工酶水平上得到反映.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注入离子与生物酶分子之间存在质量沉积和电荷交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