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48头青海东部黄牛乳中四种乳蛋白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αal-酪蛋白和β—酪蛋白都存在多态性;②四种乳蛋白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954个,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2012,平均基因均质度指数为0.6598;③在青海东部黄牛的αal-CN基因座上发现一个新的等位基因αal-CN^E以及罕见等位基因αal-CN^D.  相似文献   

2.
采用火焰光度法对82头青海省高原型牦牛红细胞钾浓度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按红细胞钾浓度,可以将高原型牦牛分为高血钾(HK)和低血钾(LK)两种表型,以HK型为优势表型(76/82,92.68%);②K^L和K^h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0373和0.9627;③高原型牦牛红细胞钾浓度基因座的基因杂合度、基因纯合度指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0718,0.8564和1.0774。  相似文献   

3.
对辽南地区汉族群体的两个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 STR)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研究,得到辽南地区汉族群体Penta E和Penta D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EDTA抗凝血采自172名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个体,采用Celex-100法抽提DNA,荧光标记PCR扩增,310型全自动测序仪电泳检测.得到了Penta E和Penta D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Penta E和Penta D基因座等位基因的杂合度分别为0.8846和0.8078;个人识别率分别为0.9782和0.9326.两个STR基因座具有较高的杂合度和个人识别能力,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是理想的遗传标记,可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取中华绒螯蟹群体遗传多态性的基本数据,寻找合适的遗传标记区分不同种类及不同水系的河蟹种群,采用微卫星DNA分型技术,对江苏地区两个地理种群(本地种与荷兰种)的中华绒螯蟹共计140个样本,通过DNA提取、PCR扩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检测的方法,进行了两个微卫星基因座(Esin 67和Esin 87)的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本地种与荷兰种的两个微卫星基因座均有较好的多态性;在Esin 67基因座中,本地种和荷兰种绒螯蟹均有8个等位基因,两组的最高频率等位基因均为8重复序列;在Esin 87基因座中,本地种绒螯蟹有9个等位基因,荷兰种有7个等位基因,两组的最高频率等位基因均为9重复序列.同时中华绒螯蟹荷兰种这两个基因座的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均高于本地种.这些结果提示了江苏本地的绒螯蟹可能受到其它地区河蟹的种质污染,基因多态性下降,因此需要加强对种质资源遗传变异的深入研究,以便采取措施对河蟹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青海牦牛乳蛋白的多态性和基因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 2 0 1头青海牦牛四种乳蛋白的多态性及其基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①α -LA和αsl-CN基因座存在多态性 ,乳蛋白的多态性基因座比例为 5 0 % ;②αsl-CN基因座受αsl-CNB,αsl-CNC 和αsl-CNE 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 ,其基因频率分别为 0 0 896,0 631 8和 0 2 786;③青海牦牛四种乳蛋白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 1 1 495个 ,平均基因杂合度为 0 1 30 0 4 ,平均基因纯合度指数为 0 80 4 3;④环湖型牦牛与高原型牦牛乳蛋白的多态性特征相似 ,两者之间的遗传距离很小 ( 5 36× 1 0 -5) ,基因分化程度低 ( 0 484% )。  相似文献   

6.
对34只引入青海的辽宁绒山羊3个双极胸导联心电图进行了描记和分析。结果发现:①在3个双极胸导联心电图上,P波和T波的波向变化甚大;②在CⅡ和CⅢ导联心电图上,QRS综合波多数呈qR型(分别为94.2%和79.5%),而在CI导联心电图上,QRS综合波呈现9种波型;③各波和间期的时限(s)为:P坡,0.049;P—Q间期,0.107;QRS综合波,0.059;T波,0.072;Q—T间期,0.306;Q—Tc间期,0.373;R—R间期,0.672;④被检山羊窦律不齐的发生率达64.71%。  相似文献   

7.
青海绵羊血清淀粉酶同工酶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青海省七个品种共1698只绵羊血清淀粉酶同工酶的多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所有被检绵羊的血清淀粉酶均存在AMY1,AMY2和AMY3三种同工酶,其中AMY2同工酶有AMY2A和AMY20责任中表型而表现出多态性;②青海绵羊AMY2同工酶的多态性特征存在品种间差异,AMY2A表型频率在4.1%-34.4%,AM2^A基因频率在0.0208-0.1900,基因杂合度在0.04070-0.30781之间;③青海各品种绵羊AMY2基因座上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08099。  相似文献   

8.
采用火焰先度法对91只柴达木绒山羊的血钾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柴达木绒山羊血钾型存在高血钾(HK)和低血钾(LK)两种表型而呈现多态性,且以HK为优势表型(64.84%),KL和Kh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948和0.8052,基因杂合度为0.3137;同时血钾型与体重、产绒量两个生产性状之间无显著联系(P〉0.05)。  相似文献   

9.
宁夏回族和汉族人群2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位于11号和17号染色体上的STR多态位点D11S1986和D17S1293,采用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显色方法,对宁夏无血缘关系的133名回族健康个体和98名汉族健康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宁夏回族人群在2个STR位点上分别检出等位基因16和10个,基因型分别为57和32种,杂合度分别为0.8868和0.8506,多态信息量分别为0.8768和0.8323;在宁夏汉族人群中各检出等位基因11个,基因型分别为30和29种,杂合度分别为0.9818和0.8557,多态信息量分别为0.9815和0.8389,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表明,2个STR位点在宁夏回族和汉族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是较好的遗传标记,且在这2个位点上宁夏回族和汉族人群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高原型和山谷型藏山羊生态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高原型和山谷型藏山羊的体态、被皮、解剖、生理和生化遗传标记等生态特征的比较研究表明:高原型比山谷型藏山羊体格较大;毛被白色者较多、毛丛较长、单位皮肤面积次级毛囊较多,产线量高;气管、肺和心脏较发达;血液中RBC、WBC、Hb均较高;体温、皮温均较低,两型藏山羊的Hb、Alb、Am经电泳均显示一条带,无多态性,高原型藏山羊的Tf有3种基因型,即AA、AB、BB,而山谷藏山羊Tf只有两种基因型,即AA、AB。基因频率经x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两型藏山羊的AKP同工酶均有两种基因型,即AKPF和AKPO,AKP基因频率经x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不论是高原型还是汕谷型藏山羊的ES同工酶均有多态性,都有3个带,但两者的E_s同工酶带有明显差异,区带-Ⅱ-2、带-Ⅲ-3、带-Ⅱ-4、带-Ⅲ-2对应比较,差异极显著(>0.01);带-Ⅰ-1、带-Ⅰ-3、带-Ⅲ-1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原型和山谷型山羊的LDH同工酶均有5条带,其活力顺序均为LDH_1>LDH_3>LDH_2>LDH_5>LDH_4,各带对应比较,两个生态类型藏山羊间LDH_1、LDH_2活力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金堂黑山羊血液蛋白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研究了金堂黑山羊血液运铁蛋白(Tf)、后白蛋白(Pa)及白蛋白(Alb)三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计算了金堂黑山羊与成都麻羊、湘东黑山羊等七个山羊群体的欧氏遗传距离。结果表明:金堂黑山羊群体中Tf和Pa两个基因座均表现出多态性、Alb基因座呈单态;Tf和Pa两个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金堂黑山羊群体内的基因一致度高、基因多样度低、平均等位基因有效数少,是宝贵的山羊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2.
白唇鹿为我国的特产动物,仅分布于四川、青海、甘肃、西藏的高寒高原地区,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关于白唇鹿的生态生物学资料已有一些报道。由于高原寒冷的原因。它的繁殖时间较其他鹿类晚,对其生殖器官的解剖特征,至今未见报道。本文根据得自青海祁连县两个白唇鹿成体的生殖器官进行解剖观察,以提供解剖学资料。  相似文献   

13.
利用9 种随机引物研究了青龙本地山羊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并利用SPSS程序对多态标记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青龙本地山羊基因组DNA 多态频率为48.65% 。多态标记K09B、P14D和Q14D及其互作效应与体重和体尺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PAGE法检测F3的Hb、Tf、Hp,Pr,Alb、Po、LDH、Akp和Amy等基因座的多态性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3的Hb、Tf、Hp、Akp呈多态,Alb、Pr、Pr、Po、LDH、Amy呈单态;LDH同工酶相对活力顺序为LDH1>LDH3>LDH2>LDH4>LDH5;F3与安哥拉山羊Akp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P<0.05),与建昌黑山羊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基因杂合度安哥拉山羊最高,F3次之,建昌黑山羊最低,F3与安哥拉山羊的遗传相关系数大,遗传距离小;LDH1的相对活力与净毛率呈极负相关(P<0.01),LDH5与两型毛根数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两型毛重量百分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无无髓毛伸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LDH其他各要带的相对活力与产毛性状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土族是由多民族融合形成在青海高原上的民族群体,并创造了自己的乡土文化。民和山川地区的土族“纳顿”会,涵盖了其宗教、民俗和艺术的各个方面,既保持了自身文化的主体精神,又成为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象征。  相似文献   

16.
17.
四川省畜牧局为充分利用本省山地牧草资源,振兴民族地区经济,正蕴酿引种安哥拉山羊到山区去改良当地土种山羊,并立题组成课题组对引种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安哥拉山羊生态适应性观测、四川引种安哥拉山羊适宜地区的探讨等。课题组在查阅了大量国外安哥拉山羊饲养业资料的基础上,对引进到陕西省米脂县的安哥拉山羊进行了生态适应性观测;根据安哥拉山羊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四川省各地的生态条件,用差额法确定了引种的适宜地区,最后结合交通等条件,提出了四川引种安哥拉山羊的最适地区。结论表明引种到米脂县的安哥拉山羊基本上能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四川西北部有理县等18个县属于干旱区或半干旱区,具有安哥拉山羊所要求的生态条件,可供引种时选用。结合交通条件考虑,以汶川县的绵池至杂谷脑一带、松潘县的镇江口和黑水的西尔为最佳,建议首先在这些地区尽快引种少量安哥拉山羊作进一步的适应性观测,取得成功后,再推广到其它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18.
利用SPSS10 0统计分析软件 ,对秦皇岛市波尔山羊繁育改良研究中心 1998~ 2 0 0 1年育种记录的体重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波尔山羊及其与唐山奶山羊的级进杂交后代之间各年龄阶段的体重均存在显著差异 ;提高了本地山羊的生产性能 ;级进杂交在二三代即可进行横交固定试验 ;90~ 12 0日龄的级进杂交二代山羊生长发育速度接近于纯种波尔山羊  相似文献   

19.
对青海省蚋类进行初步分类区系调查,摸清该省代表性地区的蚋类区系分布。方法:选择青海省6个不同生境的代表性地区,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幼蚋,经隔离培养育出成虫,制片、鉴定、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载青海省蚋科3属(畦克蚋属、后克蚋属、蚋属)共20种,其中含9个新种。结论:青海省具有蚋类多样性及明显地方性,反映了古北界区系特征并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过渡性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证明了l是HX(R)上的有界线性泛函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存在h∈L~1(v)使另外还有|l|=|h|_1.其中HX=HB、HBD; v对应地表示R的关于Wiener和Royden边界的调和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