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我们在琼库勒乡克亚克村三队做了棉花高密度宽膜对比试验,.试验设三个重复,每个重复面积2亩,试验地面积6亩。加密度的为17000株/亩,常规密度为12000株庙,将株距由12.5厘米缩减至9.5厘米,单产由原来的每亩128公斤增加到每苗153—154公斤,  相似文献   

2.
棉花密植     
美国得克萨斯州等地区的农场,试验棉花密植,获得较高产量,并显著缩短生长期。据称,将每亩棉株数由传统的2,500—12,000株增至33,000—50,000株,行距由传统的81—107厘米减为13—25厘米,产量增加10—30%。棉花生长期由通常的175—225天缩短为135天。若干农场获得每亩107—114斤皮棉的产量。据试验称,密植棉田中,棉株比较短小,分枝少,花少,结桃期短。播种65—70天后,第一批花开放,开花期为10天,结桃成熟期为45—55天,一茬棉花共需135天的生长期。密植  相似文献   

3.
<正>1.试验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垦区的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高产优质的新组合.2.材料与方法由石河子棉花所提供94年选配的56个新组合.对照是新陆早一号原种.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共171个小区.行长5米,行距60+30厘米,单行区.株距14厘米,亩理论株数10582株.试验总面积0.62亩,净面积0.58亩.  相似文献   

4.
据几家报刊报道湖南省新宁县金石园艺场杨小连种植银杏,收益非浅。她九五年开荒两亩地,种植优质银杏苗866株,当年秋天采叶320公斤,获利9000余元。九六年又开荒两亩,种植900株,当年四亩地共采叶700公斤,获利2.4万元。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收益的明显效果。其实栽培技术并不难。要合理建园银杏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叶用银杏应选土层深厚、肥沃、中性偏酸的沙质上最为适宜。为了多采叶和便于采叶,应采取合理矮化密植的方法:行距1.5-2米,株距0.5-1米,每亩栽360-800株。叶用银杏林最好栽雄株,而银杏实生苗85%以上是雄株。要合理…  相似文献   

5.
1栽培方式及技术指标 栽培方式和产量指标.株行距配置:行距25cm+40cm+25cm,株距10-12cm,理论株数:每亩(1亩=666.7m2,下同)1.72-1.43万株. 滴管配置:一膜二管,也可以一膜一管,井水流量80方/小时,可保证400亩地灌溉.  相似文献   

6.
据美帝《加利福尼亚商品肥料与植物养分》杂志1970年3月第120卷第3期报导,美加利福尼亚州在10英亩(60.7亩)以上的面积上获得每英亩12936磅(每亩1933.3市斤)的玉米产量。栽培措施是:使用高产杂交种“G4761”。1969年3月26日播种,行距30时(22.9市寸),9月16日收获。收获时每英亩29500株(每亩约4860侏)。每英亩施基肥:氮64磅(每亩9.6市  相似文献   

7.
<正>1.试验目的 从多个杂交棉二代新组合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材料,为有效地提高棉花单产和品质提供新种源.2.材料与方法以石河子棉花研究所94年筛选出的陆地棉新组合一代材料中的“01,03,04,43,80,121,138,156”为试验材料,用新陆早一号原种做为对照一,对照二是推广品系“822”.本试验随机排列三次重复,每小区三膜行.东西走问.行长5米,小区宽2.7米,60+30厘米等行距.小区面积13.5平方米,共30个小区试验总面积0.656亩净面积0.6075亩穴距厘米亩理论株数10582株.  相似文献   

8.
<正>榆阳区从1999年引种红地球葡萄以来,在优质栽培上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对当地葡萄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采用行距3.5米(作业行5米),株距0.8米,V字形整枝,亩栽植密度207株。当年管理到位,栽植第二年每亩可获得200公斤产量;栽植第三年每亩可获得500公斤产量,实现早期丰产。红地球葡萄虽然生长势强,但在苗期却生长缓慢,影响当年成形。实践表明,在苗木新梢长出35厘米高时,顺畦冲施鸡粪发酵液作用十分明显。所用鸡粪应是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咸宁县扬堡公社高丰大队第七生产队的贫下中农,为了解决油菜田的早稻底肥,他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大胆地在移栽油菜田内进行春季套种红花草子,获得成功,为全年种植“油菜—早稻—晚稻”的早稻底肥开辟肥源创出了一条新的途径。他们将5亩甘油3号油菜田,春节前育苗移栽,行距1.1~1.2尺,株距6~8寸,移栽前精细整地,深沟窄畦。整地时每亩施牛栏粪200担作底肥,1月下旬2月上旬先后追施两次水粪,每  相似文献   

10.
今年我国西瓜种植面积较上年有所扩大。如何争取头茬瓜早上市、二茬瓜多上市,提高亩产值呢?根据种瓜户的经验: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要紧扣促、防、保三个环节: 促;即促蔓早发。栽后早出新叶、早长蔓藤,是实现早开花、早座果的关键。所以栽前要深翻瓜地,每亩用50~70担猪栏肥开深沟条施,然后盖土做成40~50厘米宽的龟背形畦。移植时要带土移植,一般大型瓜亩栽500株,小型瓜亩栽600株,5米宽的麦畦头,两边可套种2行,株距45~66.7厘米,6尺宽的麦  相似文献   

11.
10月上旬种蒜,东西整畦,施足基肥,哇宽lin,种4行蒜,大行距30cm,小行距20cm,株&6-scm,每亩3.3-3.5万株,第H年4月下旬种美。大蒜要覆地膜,蒜头、蒜首均可提前收获(10天以上),产量可增加16%左右。美套种在蒜大行里,行距50cm,株距12-15cm,每亩8800-9500株。H者分别追肥。蒜苦在收获前15天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kg,同时用回%尿素溶液和2%-3%磷酸H氢钾喷三一2次。生姜生长期长,需肥多,在苗高25cm时就要追尿素8-10kg,有2-3个分技时,再追复合肥8-lokg,进入生长旺期,再追施4()k复合肥。生姜要留2-3个主杆,…  相似文献   

12.
野燕麦是危害我区小麦等作物的恶性杂草,在兵团垦区广为发生,尤以在四、五、六、九、十师和哈密管理局等地发生严重,初步调查统计,发生面积在一百万亩以上,危害面积近七十万亩。危害严重的田块野燕麦密度一般达20万株/亩,少数田块每亩密度高达3~4百万株。一般田块可减少20~30%,严重田块造成“放荒收草”或翻耕改种其它作物。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统计仅兵团垦区田野燕麦的危害就减产小麦6千万斤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试验目的 筛选杂交棉二代高产优质材料,为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提供新种源。 二、材料与方法 92年本所筛选出陆地棉F1代优势组合17个“3,4,15,17,31,102,109,112A,123,127,128,137,148,154,159,894”。93年再次进行F2代强优势组合筛选,以新陆1号原种为对照。随机排列,三次重复,每小区两膜行,小区宽度1.8m,行长5米,小区面积9平方米,试验净面积0.69亩。行距60+3Q厘米,株距12.5厘米,理论密度11840株/亩。共收花5次,以实收皮棉计产。  相似文献   

14.
石河子棉花所培育的棉花新品系822,已通过三年西北内陆棉区的区域化试验,产量名列榜首,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组合为密度达1.5—1.8万株/亩,亩施尿素25—30kg,三料磷肥15kg,化学调控4—5次,可获得亩产籽棉300kg以上的产量,最高可达360kg以上.  相似文献   

15.
《石河子科技》2010,(5):67-67
种植布局。玉米与行距配置12cm×50cm,亩留苗6000株至6300株。套种,播幅为1.7m至2m,其中两行地膜玉米带宽0.5m,苜蓿带宽1.2米至1.5m。开春苜蓿头水后种地膜玉米,玉米株行距配置12cm×50cm,亩留苗6000株至6300株。  相似文献   

16.
市场角     
全国种养之最 1、全国花生第一大县在河南正阳,该县常年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年产花生果3亿公斤。 2.我国最大的天然胡萝卜素生产基地在内蒙古兰泰生物工程公司,生产胡萝卜素500 公斤。 3.“中国桃李之乡”在湖北枣阳,目前种植面积30万亩,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项目。 4.黑龙江甘南县成为我国“向日葵之乡”,年种植面积在80万亩左右,年产葵花籽1.5亿公斤。 5.我国最大的彩色棉花种植基地在新疆启动,总投资1.47亿元,将推广种植彩棉40万亩。 6.国内最大的粮食综合加工基地在辽宁大连金州,年加工玉…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石竹,别名俄罗斯草夹竹桃,于1994年从俄罗斯引进,经四年试种获得成功.这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它在花卉开花较少的夏季开放,花色繁多,形态婀娜,色彩艳丽,香气浓郁,既可用来布置花坛花径,又可点缀草坪,还可作盆栽及切花之用,经济效益很高.每株俄罗斯石竹可卖4元~8元,每亩可栽种6.5千株~7.5千株,亩经济效益在2.5万元~3万元左右.俄罗斯石竹适应性强、耐寒,栽培繁殖比较容易,成本低廉,在田野庭院都可种植,在我国花卉市场中一直供不应求,是一项十分有开发前途的致富项目.现将他们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丽水地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广双季杂交稻,1988~1988年全区种植双季杂交稻23.96万亩,平均亩产794.39公斤,比常规早稻——杂交晚稻每亩增产83.56公斤。丽水地区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区138万亩水田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河谷和丘陵地带近70万亩。这一耕作区温、光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8~18.4℃,从早稻安全播种到晚稻安全齐穗期间≥10℃的活动积温为4155~4650℃,日照时数为  相似文献   

19.
<正>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以其高产、优质和较高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据有关专家认为:今后棉花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将是杂种优势的利用.为尽快推广应用杂交棉新技术,94年在兵团科委和石河子科委的支持下,立项继续研究,在石河子一三二团场开展了杂交棉的大田生产示范试验.经过课题组人员的努力,已完成了本年度试验.一、材料与方法参试材料5个,“102”F1、“128”F1、“102”F2、“128”F2和对照(新陆早1号原种).本试验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平均行距48.5厘米,株距13厘米,小区长28.5米、宽7.8米,面积222.3m~2.试验面积5亩,每处理面积1亩.理论密度10519株/亩.拾花三次,以小区霜前皮棉计产.  相似文献   

20.
旅大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作物室,1972~1973年的冬小麦杂交第二代选种圃,为便于选株分系,实行了单粒点播。通过实践证明,冬小麦具有强大的分蘖力,单粒播的秸棵壮、穗大、穗齐、籽粒饱满、产量高。选种圃杂交第二代于1972年9月26日播种,畦宽4尺,每畦播3行,平均行距为1.3尺、株距3寸,单粒播种,每亩15300株,每亩播量为1.5斤,共播2.93亩,分24个小区。在土壤肥力较高和加强田间管理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了单株的作用,每株平均分蘗25个(包括主茎),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