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离题万里     
小瓜向来对生物很有兴趣。有一次他把一只跳蚤的脚切掉两只,然后对着跳蚤说:“跳呀2 跳呀2”结果是跳蚤依然会跳。他再切断两只,又对跳蚤说:“跳呀2 跳呀!”跳蚤依然照跳不误。接着他又切断两只脚,然后又对跳蚤说:“跳呀!跳呀!”这时跳蚤再也跳不动了。于是,他写下心得:“跳  相似文献   

2.
黎杨全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4):70-72,54
"老鹰抓鸡"、"蛇"是屠格涅夫爱情作品中的两个重要意象,它们成为屠格涅夫对爱情悲观主义看法的隐喻与形象化注解,而这又与他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整个悲观主义体认紧相联系。  相似文献   

3.
比较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部分、阶段)放在一起进行比照,以说明事物的特点.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用联系的方法分析事物,揭示事物的特点,分出事物的优劣高下,既是一种生动的表现手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在广告用语中,比较手法运用很普遍.  相似文献   

4.
崔明华  任利佳 《科技信息》2009,(34):230-230
辩证唯物主义中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观点认为:一切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外在联系,外在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在联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两个基本因素。现代篮球运动充满着矛盾,而矛盾的双方既统一又斗争,  相似文献   

5.
下面是个有趣的题目“:请用六根火柴棒摆出四个三角形,但不能将火柴棒折断。”如果你摆了六分钟还摆不出来,也不必心灰意懒。因为根据调查,大多数人都摆不出来。在公布答案之前,我们先聊一下跳蚤。跳蚤之所以叫跳蚤,因为它前进时不是走,而是跳,并且一跳可以跳到身体近百倍的高度。但德国柏林马戏团里的跳蚤却是用走前进的,甚至会表演拉车的特技(当然,观众要用放大镜来观赏)。为什么会有这种怪事呢?原来是马戏团的驯养师对跳蚤施以特殊的驯养。首先,驯养师将跳蚤放在玻璃瓶内,玻璃盖的高度比跳蚤跳跃的高度低,跳蚤一跳,头就碰到玻璃盖,它慢慢…  相似文献   

6.
叶士舟 《奇闻怪事》2007,(12):35-36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跳蚤放在桌子上,跳蚤迅速跳起,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后来,科学家在跳蚤的头上罩上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只能触到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终于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起跳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将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相似文献   

7.
历来人们很少将爱情与《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凤姐相联系,甚而曲解了她的爱情生活。殊不知,作为一个女人,凤姐同样渴望拥有温馨而执着的爱情生活。她爱丈夫贾琏,并将一生都寄托在他的身上。为了维护这份爱情和她亲手营造的小家庭,她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她的聚敛钱财,插手行政等举动,她的“妒”,从某个角度说,都是“爱”的表现。而她对丈夫的这份爱心只是换来了“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局。这便是凤姐的爱情悲剧。而凤姐的爱情苦衷又有几人能理解和同情呢?  相似文献   

8.
《科学世界》2012,(4):12-12
跳蚤都是以吸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血液为生,但人们对跳蚤的起源却知之甚少。跳蚤化石呈现的外形和现代跳蚤很相似,而专家们对可能来自白垩纪时期的跳蚤的身份存有争议。美国堪萨斯大学的古昆虫学家迈克尔-恩格尔(Michael Engel)及其同事的最新研究则将跳蚤的历史提前了至少6000万年。  相似文献   

9.
从李兆洛看乾嘉时期的"骈散合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骈散合一"理论是清代骈、散之争的产物,在乾、嘉文坛中颇具影响.而在众多"骈散合一"论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兆洛.正是他,明确提出了"骈散合一"的理论,并对它作了阐述.本文试图从李兆洛入手,探讨清代骈文派、桐城派、阳湖派的"骈散合一"理论及与李兆洛理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该理论兴起的原因及影响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骈散合一”理论是清代骈、散之争的产物,在乾、嘉文坛中颇具影响。而在众多“骈散合一”论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兆洛。正是他,明确提出了“骈散合一”的理论,并对它作了阐述。本文试图从李兆洛入手,探讨清代骈文派、桐城派、阳湖派的“骈散合一”理论及与李兆洛理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该理论兴起的原因及影响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陈小玲 《科技信息》2010,(22):160-160,163
隐喻(metaphor)是人们根据己知事物来认识另一种事物的一种认知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不同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特征产生的隐喻化联系。本文将从劝说功能、幽默功能、审美功能及委婉功能这四个方面来探讨隐喻性话语在表达特殊会话含义时所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1822年(贝尔三十九岁)贝尔被赶出米兰之后,离开了一生中最要好的情人,他在心情极度苦恼、哀伤之中发表了哲学著作《论爱情》。在这部著作中,他吸收了孟德斯鸠、爱尔维修、孔狄亚克、卡巴尼斯和特拉西等人的有关理论,建立了自己关于“爱情”的学说,“第一次表现了他心理分析的天才”。在《论爱情》中,司汤达论述了爱情的产生和它的自然特性,并把爱情划分为“热烈的爱情”、“趣味的爱情”、“虚荣的爱情”和“肉体的爱情”共四种。他着重分析了“热烈的爱情”,并指出它产生、发展的七个阶段和结晶现象。实际上,这是一部研究当  相似文献   

13.
宋丽香 《科技信息》2011,(21):I0192-I0192
托马斯·哈代的著名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爱情悲剧,他笔下的苔丝是个纯洁漂亮的姑娘,然而命运的捉弄,爱情的波折让她一步步走向毁灭,并最终为爱而亡。造成苔丝悲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直接将她逐渐毁灭的正是两个爱她的人——安吉尔和亚雷克。苔丝被他们毁灭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田园山水诗同古典绘画艺术有着极其相似的美学特质。王维是唐代著名的画家和山水诗人,他的诗作呈现出“诗画合一”的审美特色。这种艺术成因主要来自诗人创作时将写作与绘画两种技法的融合,诗人将白描、瞬间画面捕捉、色彩烘托以及构图方法融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诗画合一”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范大黄 《世界博览》2013,(20):83-83
稻盛和夫是日本企业界的神话,他亲手创办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其七十八岁高龄之际,又出马救活了另外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日本航空。稻盛和夫先生的企业经营理念类似于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独孤九剑的至高境界是人剑合一,他的企业管理做到了企业与"人"的合一,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在做好"人"的前提下做好"事"。在稻盛先生的企业哲学中,企业的每一份子为企业贡献经济价值的过程,也是修身的  相似文献   

16.
丘处机将王重阳开创的全真道推向兴旺发达,他不但是全真道中最重要的一任掌教,同时还是全真道中诗词成就最高的。本文拟从其诗词中的三教合一,文人化倾向两个角度来探析其诗词,力求更加准确地了解其诗词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借代,不仅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而且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借代主要表示两人、两物或两事间在某方面的联系,即在提到一事物时就会联想到另一事物,这就构成了事物间的借代关系。有时同时亦能表示两人、两物或两事间有相似点或类同点。英汉借代的特征和功能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种修辞——陪衬的三个分类.俗话说“月下看美人.马上看壮士”又说“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说明本体事物总离不开“他体”的陪衬.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可知世界上的事物全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决不存在绝对孤立的事物.也就是说现实事物都需要陪衬.文学作品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自然也少不了陪衬.因为只有利用事物间的类似或反对条  相似文献   

19.
联系与矛盾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两个重要范畴,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对于发展和完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是很有意义的。故不揣冒昧,略抒己见,就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一在辩证法中,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的关系。就整个世  相似文献   

20.
刘睿 《科技信息》2011,(20):I0132-I0132,I0129
本文通过分析一些英语世界意象派和现代派诗歌在语音和视觉两个层面所体现出的象似性,试图阐明以下两个观点:其一,诗歌语言的语音和视觉形式既模仿现实世界和自然中的具体事物,又模仿人的经验、情感和思想世界,从而实现诗歌形意合一、形意和谐的艺术追求。这为研究和欣赏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二,象似性原则是作者进行文体形式选择的标准之一,同时它对于文本表达力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