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巴威斯与塞利格曼的信息通道理论的成熟,信息流逻辑的研究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其核心概念包括分类结构、信息射、信息通道等等。目前,对信息流逻辑的研究不仅涉及其元理论、语义、框架等方面,信息流逻辑的方法还被应用到信息量化理论、模糊逻辑等诸多领域。因此,信息流逻辑不仅自身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而且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情境语义学为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理状态提出一个情境认知框架,并依此发展了一个意义理论,自然语言语义在这个意义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从其理论源头、理论视角及其应用等角度来看,情境语义学与当代认知科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认知科学研究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情境语义学所确立的信息认知框架、相关认知词的情境语义解释与情境逻辑分析以及自然语言中隐喻表达的情境语义刻画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以消息域为研究对象,探索藏文自然语言处理中藏语框架语义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用框架描述消息域的知识方式,并用语义框架项的描述及消息域框架间的层级关系设计了藏文消息域框架语义系统,为藏文典型实例的分析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情景语义学逻辑研究大致经历3个发展时期和与之相对应的3次理论重心的转移。1980年到1985年为理论成型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本身的建构和哲学解释方面;在逻辑工具的选用上经历了从以标准集合论为工具的合成研究向以公理论和非良基集合论为工具的分析研究的转变。1985年到1993年前后为理论成熟期,其理论影响涉及多个相关领域,理论重心转变的直接结果就是信息通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94年后为理论拓展期,信息通道理论和信息流逻辑研究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和热点。情景语义学逻辑研究在情景语义学元理论逻辑研究、情景语义学的逻辑应用研究、情景逻辑系统的构建、情景语义学和其他形式语义理论的融合研究、信息通道理论和信息流逻辑研究等5个方面都取得了进展。前2个方面的研究比较成功,有一大批研究成果问世并在逻辑领域产生积极影响,但后3个方面的研究尚存不足。所以,以情景语义学和情景理论中的信息流思想和信息通道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完整的信息流理论是情景语义学及其逻辑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Agent技术与语义Web服务技术在应用中结合的方式和Agent在语义Web服务技术体系中需要扮演的角色,以及Agent与语义Web服务结合的具体实现,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语义Web服务框架。在此框架的原理基础上,利用扩展逻辑C&L意图理论描述了框架中Agent的工作过程以及语义Web服务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Kress和van Leeuwen视觉语法中的组篇功能,以及Martinec和Salway的图文逻辑语义关系,提出了多模态语步分析方法,即自上而下的语步识别和自下而上的语步实现。本文具体研究了语篇语步结构如何由信息值、凸显性以及框架等多模态资源识别;以及语言和其他模态资源如何通过详述、增强以及延伸关系共同实现语步。本文将信息值重新定义为宏主位/述位;宏主位构成语义信息的起始点,与上一语篇片段区分。宏主位/述位,凸显性以及框架三者共同区分不同的信息结构,揭示交流目的转变,帮助识别具有不同交际目的的语步。融媒体时代下,Martinec和Salway的图文逻辑语义关系可扩展为语言与非语言符号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这些关系具有复杂性和重叠性特征。最后,以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发布的70篇新冠肺炎科普文为例,验证此多模态语步分析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王璐 《科技信息》2011,(6):126-127
词语的同义词关系研究运用唯实语义观,义素分析法及语义场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都存在一些不足。本文试图将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引入同义词研究。同义词是由认知引发的,人们将某事物概念化于不同框架,从而形成了同义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目的语中应激发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框架,体现出同义词语的框架差异。基于框架理论的同义词分析与研究为同义词的翻译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直”是高频的形状形容词,在传统词汇语义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逻辑语义学理论以“直”为个案考察形状形容词“直”在不同分布中的语义结构关系,旨在初步建立汉语形状形容词的逻辑语义模型及理解模式,可以为进一步形式化提供语义信息和知识,从而为中文信息处理的词义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藏文框架语义知识语义关系分析的关键就是建立句子中各词语之间的语义关联关系,实现各框架间知识的共享,获取更多的信息.文章引出了藏文框架语义知识、框架及框架元素并结合实例分析了以藏语句子为主,组成该句子的词语或短语间的语义关系及框架形式表示该句子的语义为结构化.  相似文献   

10.
乔宏  曹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1(10):1617-1617
目前对网格工作流模型的描述侧重于形式化的定义出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个任务的属性的语法描述,为了便于知识获取和重用,提供一个网格工作流知识的形式化语义描述框架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网格工作流的描述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运用知识表达技术提供一个网格工作流的语义模型和查询机制,并将面向对象的继承思想引入到网格工作流表达的语义框架中,该框架是可扩充、可配置的,用户可以对新的类别定义新的语义框架,并可基于该继承结构的语义框架,进行有层次的工作流的查询.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综框的激振试验分析方法,使用频谱分析仪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以测定综框的动态特性,研究综框振动信号的特点,比较了配在日本ZA型筘幅190cm喷气织机上的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综框的模态参数和谱能密度,试验发现两种综框在谱能分布上的差别,通过这些谱线的特征可评估综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应用模态置信标准(MAC)的概念对细纱机机架的模态进行了辨识。实验和分析计算表明,MAC可以弥补常用模态识别方法的不足,使模态参数的评估定量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跨模Hash检索方法不能有效消除不同模态数据间语义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稀疏编码Hash的检索方法,解决了图像低层视觉特征和高层语义之间的语义差异,改善了跨模检索的效果.使用稀疏编码进行跨模相似性检索,首先使用稀疏编码获取图像与文本的显著特征和隐含概念,然后将学习到的隐含语义特征映射到共同的抽象空间中,再通过迭代机制找到多模态数据特征表示间的相关性,最后通过高层语义抽象空间的量化得到统一的Hash编码.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经典Akaike信息准则(AIC)在模型定阶时缺少阶次范围下界而引起的模态遗漏问题,根据稳态图和AIC准则,提出了一种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在模态参数辨识中的定阶方法.该方法先利用稳态图能够鉴别真假模态的特点,进行各阶模态频率的估计和均值的求取,进而根据模态稳定性判定准则计算出阶次范围下界,最后利用AIC准则确定最优的模型阶次.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AIC准则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定阶后进行模态参数的辨识,不仅识别出了经典AIC准则遗漏的第3阶模态参数(误差为0.18%),而且使第1、2阶模态参数的精度分别提高了2.31%和6.31%.对悬臂梁的模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辨识出了经典AIC准则遗漏的第1阶模态参数,使其误差仅为0.62%,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其他各阶模态参数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的传感器优化方法在配置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存在测点聚集的现象,基于信息熵理论分析了优化结果和预测误差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考虑预测误差的改进优化方法,将归一化模态应变能之和的倒数作为预测误差协方差矩阵的主对角元,非对角元由结合了测点距离和响应水平的指数相关方程表示,以最大化Fisher信息阵行列式值为目标,采用逐步累积法得到最优测点位置.城轨车辆构架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优化方法在三种评价准则的表现上均优于经典方法,并且显著降低了测点聚集效应,证实了改进方法用于转向架构架应变传感器配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实在”是一个表确认性的语气副词,本文通过大量的语料收集,着重探讨了“实在”句的句式特点、语义内含和出现的语用环境,得出“实在”句一般包含有主观感情色彩,强调经人们反复尝试而最终确认的一种思想过程,并提出对外汉语语气副词教学的两点想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自卸车车架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某自卸车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试验和模态有限元分析,得出了车架固有频率,并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依据车架结构的灵敏度分析结果来选择设计变量,在保证车架低阶模态频率的前提下,以车架轻量化为目标优化车架构件厚度,实现了车架质量8.0%的降低幅度;在控制车架质量的条件下,以提高车架低阶模态频率为目标,实现了车架结构的低阶模态频率和动态性能的提高。为自卸车车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个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模型的振动模态试验,分析讨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模态性质、由实模态替代引起的误差以及哪种实模态提取方法更合适.结果显示,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表现出了复模态的特征;其中用复留数相位提取的实模态最接近复模态.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某轻型载货车车架就测点布置、激励方式、试验频段和激振点的选择等方面,给出了模态试验的具体方法,通过模态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得到了车架的频响函数稳态图、十阶自由模态的固有频率及振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模态试验分析与有限元动力特性分析结果的比较,发现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该轻型载货车车架结构设计合理,表明了有限元动力特性分析方法可以直接评价结构设计,预估在一定使用环境下车架结构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英语的情态动词“must”和汉语的情态动词“必”在情态意义的表达上表现出一些共性特征,都可以表示义务情态意义和认识情态意义。但是,由于制约情态动词的意义选择的因素有很多,这两个情态动词同时在语义表达上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通过对比这两个情态动词分别在认识情态意义和道义情态意义上的具体不同,能对情态动词的教学有所启示,以便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情态动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