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青藏高原安多微陆块中发现了高压基性麻粒岩,其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单斜辉石+石英+金红石.该高压麻粒岩经历了两期退变质作用,退变质矿物呈后成合晶产状,早期退变质矿物组合是Opx+Pl±Spl,晚期退变质矿物组成是Hbl+Pl.温度与压力计算表明,高压麻粒岩相峰期变质温度为860~920℃,压力为14.6~15.6kbar;早期退变质的形成温压为820~890℃和8.8~11.5kbar;晚期退变质条件为550~670℃和5.2~6.5kbar.其退变质作用P-T轨迹为顺时针型近等温降压到降温降压的过程,指示该麻粒岩经历了俯冲至深部地壳层位(~50km),之后又快速抬升到浅部地壳(~20km)的变质过程.该高压麻粒岩的形成可能与安多微陆块和羌塘地体中生代时期的弧-陆碰撞作用有关,这对探讨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华夏地块浙江龙游地区发现了榴辉岩退变形成的石榴石角闪岩,其变质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峰期榴辉岩相阶段(M1),矿物组合为绿辉石+石榴子石变斑晶(核部)+石英;峰后后成合晶阶段(M2),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边部)+单斜辉石变斑晶+斜长石,峰期榴辉岩相绿辉石在该阶段形成榴辉岩典型的降压分解结构;退变质角闪岩相阶段(M3),矿物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并在石榴子石边部形成角闪石和斜长石的反应边、后成合晶以及斜长石冠状体.由于强烈的退变质过程的影响,传统矿物温压计方法只能得到退变质角闪岩相的温压条件,获得T=664~691℃,P=0.68~0.73 GPa.石榴子石成分环带表明该退变榴辉岩在峰后经历了一近等温降压过程.因此,结合岩相学分析、石榴子石成分剖面和退变质角闪岩相温压数据,可作出退变质过程的顺时针P-T轨迹,与碰撞造山过程一致.故该退变榴辉岩是华夏地块加里东期碰撞造山过程的产物,是华夏地块加里东期碰撞造山事件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3.
赣东北弋阳早古生代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发现于赣东北弋阳县南的麻粒岩是一个基性麻粒岩,具有石榴子石+斜长石+紫苏辉石+黑云母+磁铁矿的矿物组合,根据矿物成分变化和矿物的包含关系确定了峰前变质(M1)和峰期变质(M2).成岩格子和地质温压计计算限定了麻粒岩峰前变质的温压是830~870℃和~1.0 GPa,而峰期的变质条件是850~900℃和0.7~0.8 GPa,显示了一个近于等温降压的顺时针P-T-t轨迹.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436 Ma,而其原岩可能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结合已有的发现,本文指出华夏地块内发生的早古生代(加里东期)高级变质作用与碰撞造山带作用有关,很可能是扬子地块与东冈瓦纳大陆挤压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新特提斯洋俯冲时间:变质洋壳残片40Ar/39Ar微区年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钟大赉  季建清  胡世玲 《科学通报》1999,44(16):1782-1785
在东缅支那缝合带以东,西盈江岛弧岩体中发现了具正常洋中兴属性的基性麻粒岩包体,采用^40Ar/^39Ar微区连激光质谱方法,对其早期变质矿物组合的石榴子石和单斜辉石测定,获得等时线年龄为≈75Ma。  相似文献   

5.
仝来喜 《科学通报》1996,41(13):1205-1208
本文报道了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首次发现的含假蓝宝石紫苏辉石石英岩,对其中假蓝宝石矿物进行了岩相学、矿物学及变质作用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形成的地质意义。 1 地质背景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主要由米洛、布洛克尼斯和斯托尼斯三大半岛及众多岛礁组成(图1),面积约60km~2,属于东南极广泛分布的晚元古高级变质地体的一部分。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的变泥质岩、变砂岩、石英岩、混合岩化副片麻岩、长英质正片麻岩及镁铁质麻粒岩构成该区主要露头。  相似文献   

6.
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发现高压麻粒岩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钟大赉 《科学通报》1995,40(14):1343-1343
在西藏南迦巴瓦峰的西侧,沿雅鲁藏布江右岸,出露大片麻粒岩相片麻岩,其中含大量基性麻粒岩包体,特别是在直白东沟,我们发现了一些高压基性麻粒岩包体,与麻粒岩一起构成一个高压麻粒岩带,该带的西北紧邻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向东南变为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岩石,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下地壳剖面.高压基性麻粒岩包体为透镜状,单个透镜体大小从几十厘米到几米不等,其长轴及内部面理与围岩片麻理一致.包体核心较新鲜,由近等量的粉红色石榴子石和绿色辉石组成,石榴子石和辉石有时呈条带状相间出  相似文献   

7.
北祁连和北阿尔金含硬柱石榴辉岩: 冷洋壳俯冲作用的证据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建新  孟繁聪 《科学通报》2006,51(14):1683-1688
通过大量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 在北祁连和北阿尔金高压低温变质带中发现有含硬柱石的榴辉岩. 硬柱石包裹在石榴子石中, 并与绿辉石和多硅白云母共生. 应用Grt-Omp-Phe矿物压力计和Grt-Omp矿物温度计, 获得北祁连榴辉岩中含硬柱石共生组合的变质条件为420~510℃和2.1~2.4 GPa, 估算的温压条件处于硬柱石榴辉岩相稳定区域, 据此推断榴辉岩形成的地温梯度为6~8℃/km, 属于典型冷洋壳俯冲带变质产物. 北祁连和北阿尔金均产出含硬柱石的榴辉岩, 进一步证明了北阿尔金高压/低温变质带可能是北祁连高压/低温变质带的西延部分.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2007,52(22):2682-2682
造山带高压麻粒岩的成因是当代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动力学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对正确揭示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和解释其形成机制有重要意义.根据以往的观点,在基性岩体系和长英质/泥质岩体系中,斜方辉石的消失是判别高压麻粒岩相变质的重要标志.然而,在世界少数造山带中,科学家们发现了含斜方辉石的高压麻粒岩.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岩石才能形成这类含斜方辉石的高压麻粒岩?斜方辉石高压麻粒岩形成的地质背景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9.
南秦岭佛坪地区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南秦岭海西 印支期变质带中首次发现含有二辉石的麻粒岩 .这些麻粒岩产于佛平杂岩的下部 ,以中酸性麻粒岩为主 ,其中夹有少量的基性麻粒岩的条带和透镜体 ,主要变质矿物为斜方辉石、单斜辉石、黑云母、斜长石及石英等 ,斜方辉石常退变为角闪石 ,其变质条件为T =72 0~ 780℃ ,P =0 .6GPa .含有麻粒岩的佛平杂岩时代可能为早前寒武纪 .  相似文献   

10.
利用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的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脱水熔融实验研究,模拟喜马拉雅造山带麻粒岩下地壳的形成过程.实验温度和压力条件分别为770~980℃及1.0~1.4GPa.黑云母的Ti和F含量较高导致其脱水温度高达约900℃(1.0~1.4GPa).实验产物由过铝花岗质熔体和具有麻粒岩矿物组合的残留相(P1+Qz+Grt+Opx+Bio+I1m/Rut±Kfs±Cpx)组成.残留相矿物组合与出露于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麻粒岩的矿物组合相似,并且二者的特征矿物(石榴石和辉石)的成分一致;残留相的化学成分可以与中性麻粒岩地体的成分对比.实验残留相的波速特征也与青藏高原和造山带下地壳上部的速度吻合.获得如下认识:(1)青藏高原下地壳上部可能是由含石榴石中性麻粒岩组成;(2)喜马拉雅下地壳麻粒岩和淡色花岗岩的形成有着成因上的联系;(3)黑云斜长片麻岩的脱水熔融可能是青藏高原下地壳麻粒岩形成、地壳物质重组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同时实验也为探讨青藏高原下地壳麻粒岩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以及形成时温度和压力环境提供了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1.
应育浦 《科学通报》1981,26(1):36-36
1976年在我国辽宁省太古代变质铁矿中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的铁硅酸盐,被命名为莱河矿。许多作者对它进行过研究。本文作者在河北省变质岩中发现了另一种在化学成分上与莱河矿有差异的高铁铁橄榄石,它产在一种特殊的石英铁榴易溶岩中,后者主要由易溶石和铁铝榴石组成,还含有少量石英、磁铁矿和单斜辉石,局部富含高铁铁橄榄石、石墨和黑云母。这种岩石作为夹层产在太古代迁西群变质岩中,上下围岩分别为蓝晶石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和二辉石麻粒岩。  相似文献   

12.
雷琼新生代火山岩中单斜辉石巨晶的类型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德进 《科学通报》1995,40(12):1116-1116
雷州半岛及琼北(简称雷琼)新生代火山岩中广泛发育单斜辉石、石榴子石、橄榄石、长石、刚玉、锆石和钛铁矿等巨晶,经本次研究,单斜辉石巨晶有铝普通辉石、富铝铁-钠次透辉石和镁透辉石3种类型,其中镁透辉石巨晶是首次发现.下面对这些单斜辉石巨晶的产状、成分和成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阿尔金发现超高压(>3.8 GPa)石榴二辉橄榄岩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阿尔金含菱镁矿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呈透镜体状与石榴石辉石岩和含榴长英质片麻岩伴生,一起出露在江格萨依东约100多公里处的元古界片麻岩中,它与西段江格萨依一带的榴辉岩共同构成阿尔金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岩相学研究揭示该岩石经历了复杂多阶段的变质演化,其中峰期变质矿物组合是由粗粒 Grt+Ol+Opx+Cpx±Mgs组成,该期Opx的 Al2O3含量很低(0.30%~0.66%),估算的P-T条件为 3.8~5.1GPa和880~970℃.同时,考虑该期石榴石含有单斜辉石和金红石的棒状出熔物以及菱镁矿的外围分布有由白云石和斜方辉石构成的反应关系,表明该岩石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综合区域地质、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化学资料,进一步结合柴北缘地区榴辉岩和片麻岩锆石中柯石英包体的发现,证实中国西北部存在一条被中-新生代阿尔金走滑断裂截切错移的巨型超高压变质岩带.  相似文献   

14.
薛纪越  潘宇观 《科学通报》2005,50(12):1267-1271
对承德斜长岩杂岩体中, 黑山苏长伟晶岩的紫苏辉石巨晶以及钛磁铁矿矿区的纤闪石化紫苏辉石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 表生作用中, 在紫苏辉石的(100)裂理面上会生成诸如滑石、蒙皂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 它们是云辉闪石多体间反应的产物.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这些矿物由小至大的演变. 大多数情况下, 这些层状硅酸盐矿物最早生成于紫苏辉石晶体中出溶页片的界面上, 成一种菱形状的块体, 其边界与紫苏辉石的{210}单形平行. 此种菱形状块体可串连成脉状, 进而连成片. 其生成是受多体反应产物在原多体中成核机制控制的. 蚀变作用形成的纤闪石化紫苏辉石的超微结构特征则表明, 它是由于云辉闪石多体反应的体反应机制而形成.  相似文献   

15.
广东雷州新生代玄武岩中石榴麻粒岩相岩石捕虏体的发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报道了广东雷州英峰岭火山碎屑岩中首次发现的麻粒岩相岩石捕虏体,其中高压石榴麻粒岩捕虏体在我国极为罕见。石榴麻粒岩在矿物组成和矿物化学上与辉石麻粒岩有很大的区别。温压计算显示石榴麻粒岩形成于11 30-1160℃和1.4-1.7GPa的高温压条件下,而二辉麻粒岩形成于800℃左右和0.65-0.8GPa的条件下。高的地温梯度指示新生代本区片于裂谷活动区。不同组成的麻粒岩是由玄武质岩浆底侵于不同深度形  相似文献   

16.
苏文  游振东  王汝成  刘祥文 《科学通报》2001,46(10):850-853
通过对大别山北部石榴辉石岩相学研究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和观察,发现了这些岩石的透辉石中具有叶片状的石曲和单斜顽火辉石晶体的出溶现象,这种出溶是早期超高压相单斜辉石由于压力降低而造成的,在寄主岩橄榄岩侵位于地壳的过程中,石榴辉石岩遭受了强烈高温麻粒岩相或高角闪岩相的叠加变质作用,造成透辉石具成分环带结构。  相似文献   

17.
华北古陆块北缘中段发现晚古生代退变榴辉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华北古陆块北缘中段的退变榴辉岩呈透镜状或团块状分布于古元古宙红旗营子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之中, 峰值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金红石和石英等, 形成温度约680~730℃, 压力大于1.40~1.50 GPa. 早期的麻粒岩相退变质表现为绿辉石被钠质透辉石和斜长石的蠕虫状后生合晶所取代; 晚期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以角闪石和斜长石的次变边和后生合晶以及保留辉石假象角闪石的存在为特征. 该退变榴辉岩的原岩为洋壳成因的拉斑玄武岩, 形成时代可能为438±11 Ma, 榴辉岩相变质时代为325±4 Ma, 极有可能是古亚洲洋洋壳发生榴辉岩相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 它的发现对于探讨该地区的构造属性和演化以及古亚洲洋与华北古陆块的构造历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发现及其岩相学特征   总被引:46,自引:6,他引:40  
大别山北部造山带变质地区发现新鲜的榴辉岩头是最新发现,这些榴辉岩产于面理化的橄榄岩中,外围是条带状的片麻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绿辉石、石榴子石、透辉石、斜方辉石、金红石、尖晶石、橄榄石、刚玉、石英、角闪石、斜长石及不透明矿物;根据岩相学的研究,早期的矿物组合为绿辉石,石榴子石,金红石,大别山北部地区榴辉岩的发现,表明大别山北部变质岩带曾经深俯部并且受到过超高压变质作用,这无论是对了解大别山北部超镁铁岩  相似文献   

19.
对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泥质麻粒岩样品中石榴子石的金红石出溶进行报道.该麻粒岩样品的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夕线石、条纹长石、黑云母和石英.长石地质温度计在压力1×106 k Pa时给出的峰期温度大约为980℃,表明该样品曾经历了超高温变质作用.激光拉曼分析显示石榴子石中的定向针状金红石具有特征谱峰446~448和610 cm–1.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3~4组相互平行定向的针状金红石包体,因此认为它们是在变质峰期后抬升和降温过程中由石榴子石出溶形成.石榴子石出溶定向针状金红石可以在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用来指示超高温变质作用,当然也同样对其他超高温变质地体适用.  相似文献   

20.
阿尔泰造山带超高温变泥质麻粒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相学和矿物成分特征及P-T计算结果,最近在阿勒泰以东喀拉苏附近发现了超高温变泥质麻粒岩,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斜方辉石+矽线石+堇青石+尖晶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等.斜方辉石具有高铝特点,其Al2O3含量高达8.7wt%,指示了超高温变质的条件,其峰期变质条件为:P=~0.80 GPa,T=~960℃.变质结构关系和P-T估算结果表明了一个峰期后近等压冷却的逆时针P-T轨迹.锆石U-Pb年龄结果(271±5 Ma)支持了该超高温变质事件发生于二叠纪.喀拉苏附近超高温变泥质麻粒岩的发现确认了阿尔泰造山带二叠纪超高温变质作用的存在,表明在二叠纪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高热流伸展背景可能与二叠纪(270~280 Ma)塔里木地幔柱活动有密切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