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是IT人才,谁就能拥有金钱。”这句话在今天听来绝不为过。信息产业的影响力已是无法阻挡的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支撑IT业迅速发展的是千千万万的高科技人才。国内调查机构对最近人才市场职业行情需求的观察,在京、沪、粤三地人才总需求中,网络人才需求占55%,单从广东省而言,其信息产业的腾飞最少需要25万名以上的IT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刘志成 《科技信息》2007,(4):161-161
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每个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信息素养教育包括道德、技术、人文三方面。本文在阐述信息素养的发展过程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本人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上的实践和我国高职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高职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慧磊  汪淑磊 《科技信息》2010,(16):182-183
本文探讨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及职业人才加强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信息素养的不足和困境,笔者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创新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党晓萍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3):157-158,128
通过对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含义、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探析,提出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 措施.指出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应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基础,以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从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角度,论述了构建高职IT类专业课程体系“定向”、“定位”的几个前提条件,进而提出了在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空间构建IT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构想,以及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颜海蓉  彭芸 《科技资讯》2008,(31):178-178
剖析了我国高职IT人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市场调研,明确高职IT人才定位;创新办学体制,走产学合作道路;引进国际先进经验,深化教学改革等高职IT人才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7.
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匮乏成为其发展的最大瓶颈。而高校针对IT类人才的培养,无论是层次还是专业划分,依然拘泥于计算机学科,拘泥于技术的培养和训练。高职信息化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具体应用,对学生进行基于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这对高职信息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据此开展相应的探索与研究是高职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惠萍 《科技信息》2009,(10):162-162
综合现有研究概述信息素养涵义以及职业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总结目前中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不足,从信息意识与信息获取能力、资源整合、文献检索与专业课融合、信息服务、信息技术综合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于海红 《科技信息》2010,(31):74-74
0引言 高职教育的内涵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再培养成本低,能够快速切入工作领域的蓝领人才。鉴于高职教育的内涵所在,作为高职教育类学院,必须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只有了解了IT市场的需求,才能够指定行之有效的专业建设放案,才能培养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毕业生.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在高职类兄弟院校中有一席之地。基于以上思考,对江苏IT行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李倩  刘瑞静 《科技资讯》2014,(31):185-185
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高职类院校在我国职业类人才的培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则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教学理念相对传统、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高职体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和体育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今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步加以解决。为此,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其教学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李颖 《中国西部科技》2006,(5):71-71,11
论述了创新人才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关系,介绍了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强调了培养良好信息意识的重要性,提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环境、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开展“资源型学习”等培养信息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有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IT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效提高其IT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从IT类专业学生培养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现状与发展趋势、培养对策等方面探讨高职IT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信患素养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是当今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应肩负的熏要职责.本文通过对高职院学生的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找出根源,从学生方面研究并提出提高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有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IT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效提高其IT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从IT类专业学生培养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现状与发展趋势、培养对策等方面探讨高职IT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信息社会的科技发展特征和人才特征。明确指出:在信息社会,技术经济的竞争首先表现为情报信息的竞争,谁能迅速、准确地获得信息,谁就能在竞争中成为强者。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IT创新型人才的供不应求,借鉴"工作坊"的人才培育模式,探索基于"创新工作室"平台下的IT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笔者阐述了目前高职IT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创新工作室"建设的必要性,明确了"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并对"创新工作室"人才培育体系的构建做出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7.
周全  刘超  王永亮 《科技资讯》2013,(10):208-208,210
在当今信息高度复杂、多样化的社会,大学生为了立足社会,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能使一个人及时获得有用的信息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是现代人适应信息社会的必备的能力。石油高校的大学生作为石油类高等院校为油田培养的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更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8.
人文素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人们普遍认同"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既不是市场竞争,也不是产品竞争,而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源于人文素养的竞争"的观点。人力资本主导经济和引领潮流的时代已经到来,谁能抢先打造好人才这一决胜市场的战略高地,谁就将拥有无与伦比的竞争实力和应战能力,而企业要持续发展更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推动。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企业信息化发展实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谁把握先机,谁就能占领市场;谁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捕捉到准确的信息,并将其及时地应用于生产、经营、销售和技术创新,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今天的市场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服务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更是信息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调查表明,包括信息、外语等七类人才将在今天的职场需要中持续攀升,并有可能供不应求,对于企图通过职业培训发展自己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可选的发展方向,其中包括: 一、信息业人才、信息咨询员。电脑网络人才将受青睐,因为谁最快抢先掌握了最新信息,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