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滩库区及相邻江段的鱼类区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二滩库区及相邻江段的鱼类区系组成及其特点 .二滩水库建成蓄水后 ,绝大部分干流和鱼河库区原有江河鱼类区系将发生很大变化 :流水、急流水、浅滩等江河底层和一些下层鱼类将基本消失或消失 ,或呈残存状态 ;静水、缓流水等江河中、上层和一些中、下层鱼类将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  相似文献   

2.
二滩水电站围堰截流前的鱼类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鱼类区系,渔获物组成,资源利用状态,江河渔产品的供求,渔政管理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监测二滩水电工程围堰截流前,对影响区的江河鱼类区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大川 《科技资讯》2006,(22):152-152
黑龙江胜山自然保护区是2003年由省政府批准建立的。是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典型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顶级群落的生态晚弱区。黑龙江胜山自然保护区水域中的鱼类区系突出的特点是以上第三纪鱼类、北方山麓鱼类、北方平原鱼类、江河平原鱼类和北极淡水鱼类等北方鱼类为主。  相似文献   

4.
广东北江鱼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1981—1983年的调查结果报告了北江鱼类143种(包括亚种),分隶于11目,26科,93属,其中2个为新种,10个为广东省淡水鱼类新记录.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北江鱼类的分布、起源、区系组成和北江鱼类区系与其它江河鱼类区系的比较及与毗邻地区鱼类区系的关系,同时对北江鱼类区系在鱼类地理区划上的地位作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四川几个水电站影响区的鱼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四川境内几个水电站影响区河段的鱼类种群及其相对数量。其中电站脱水河段、电站库区尾水区河段鱼类数量稀少,已无渔业意义;库区或尾水区与天然河道相连区河段,鱼类种类数量较丰富,有一定渔业意义。还比较了岷江上游支流杂谷脑河的甘堡、理县引水式电站间留有长约15km左右的天然河道,其脱水河段鱼类显著减少;但库区及尾水区与天然河道相连的区河段鱼类种类数量仍较丰富。设计修建梯级水电站应采取甘堡、理县电站的开发形式,能保护水域环境、水生生物和鱼类多样性,少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杨大川 《科技资讯》2007,(5):118-118
黑龙江胜山自然保护区是2003年由省政府批准建立的.是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林区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典型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顶级群落的生态脆弱区.黑龙江胜山自然保护区水域中的鱼类区系突出的特点是第三纪鱼类、北方山麓鱼类、北方平原鱼类、江河平原鱼类和北极淡水鱼类等北方鱼类为主.  相似文献   

7.
关于吉林省鱼类,过去已有一些报告,但多限于分类及种的描述,或限于对某一江河水域的区系分布研究,尚没有关于吉林省各大江鱼类区系有系统的综合性的调查报告。本文根据作者1956—1958年参加松花江流域鱼类调查及1959—1961年全省性脊椎动物资源普查期间采集到的大量标本和调查资料,并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就吉林省鱼类的种群和区系组成,研究和探索其区系的发生成分,和阐明它们在吉林省各江河内  相似文献   

8.
记录了广西木伦等6个保护区的鱼类72种,并应用弦距离系数比较了6保护区内水系的联系程度。6保护区的鱼类区系以老第三纪原始类群后裔种类为主,此外,还有东亚特有江河平原鱼类,南亚暖水性类群鱼类。云跺高原东部种类也有分布,除木伦保护区鱼类属东洋区南亚亚区的云贵高原鱼类外,其余的保护区属南东亚亚区华南小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分布的褶鮡属鱼类为对象,详细介绍其物种组成及分布区域。在综合历史文献和作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仅科学地解释褶鮡属鱼类的形态特征与生境之间的适应关系,还客观地阐述该类群分布特点、起源及生活特性。同时,讨论了褶鮡属鱼类资源保护面临的胁迫因素。作者认为胁迫因素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水利工程、外来物种入侵、竭泽而渔等,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及建议。某一水系鱼类区系组成有其一定的历史渊源,每个物种皆是该鱼类区系组成的一份子。褶鮡不可能单独地生活于自然环境中,它们与江河自然环境、与其他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生存状况和承受的生存压力在鱼类其他类群中也同样存在,所以有效保护江河鱼类资源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鱼类生活习性及其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和鱼类的适应性,鱼类区系组成出发,结合嘉陵江水工建筑的设计方案,预测水工建成后引起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阐述了对鱼类区系,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西红水河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调查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8—9月对广西龙滩水电站库区,即红水河流域进行了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红水河自然保护区计有脊椎动物105科,382种.其中东洋界311种,占81.47%;广布种71种,占18.53%;其区系处于东洋界华南区和华中区的过渡地带,并有少量西南区物种的嵌入.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Ⅱ级保护动物44种,共占12.69%.红水河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的组成是:哺乳类55种,鸟类179种,爬行类57种,两栖类45种,鱼类36种、库区蓄水后,部分生境变化,导致动物生态类群改变,鱼类多样性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2.
信阳鱼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信阳鱼类共有8目15科52属75种,鲤形目鱼类最多,共54种,占总数的72%,其中鲤科为51种;鲇形目为8种,占总数的10.7%;鲈形目有7种,占总数的9.3%;其余各目共6种,占总数的8%,信阳鱼类可划分为江河平原复合体、古代第三纪复合体、印度平原复合体、中印山区复合体、南方热带复合体、北方山区复合体和海水区系复合体。  相似文献   

13.
渭河上游鱼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近年来所采标本,对渭河上游(甘肃境内)鱼类作了系统整理,录得鱼类23种,隶属于4目、6科、20属在区系成分上,属西北高原区的7种,占总数的30.4%;江河平原区的11种,占47.8%;北方区的2种,占8.7%:华南区的3种,占13.1%,文章在讨论了渭河上游鱼类区系分析后,并对该地区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整理历年来,在嘉陵江、酉水、大溪、任何、江河采集的鱼类标本中,经鉴定核对,发现8种鱼类在四川尚无纪录,现报告记录于后。 1.湖南吻鮈 Rhinogobio hunanensis Tang 地方名:齿耙鱼(酉阳、秀山) 采集地:1973年8月3日采于酉阳县大溪区北河。  相似文献   

15.
骆马湖鱼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马湖共有鱼类60种,在世界淡水鱼类区系分布中属古北区,在中国淡水鱼类分布中属华东区,并且由两个复合体组成:一是中国江河平原复合体,一是古代上第三纪复合体。水体中.各水层均有一定数量种类的鱼类分布,大部分是定居的温和性鱼类。骆马湖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对鱼业生产造成了危害。  相似文献   

16.
家兔经戊巴比妥钠麻醉,开胸结扎冠脉左室支20min松结再灌5min后,缺血区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呈现明显损伤:细胞水肿、线粒体嵴结构破坏基质中甚至出现无定形致密小体、肌原纤维排列紊乱乃至挛缩或断裂、细胞核染色质凝聚、细胞质糖元颗粒减少或消失等。心内膜下层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较心外膜下层严重。缺血和再灌期于“内关”相应部位施加电针治疗的动物,其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表现为不出现细胞水肿或程度较轻、正常线粒体增多、肌原纤维挛缩或断裂减少,细胞核染色质解聚等。由于心外膜下层缺血区超微结构损伤较轻,电针的这种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网箱养鱼对水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密云水库走马庄副坝库湾网箱养鱼区TN、TP、BOD、chla含量和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大肠杆菌密度均高于库区.而SD、DO则低于库区。以SD、chla、TP和COD为参数,计算Carlson指数,分析水体营养状况,网箱养鱼区为中-富营养型,库区为中营养型。网箱养鱼区由于大量投饵和鱼类粪便的积累,增加了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类的负荷,打破了自然状态下淡水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永定河系的环境条件和自然鱼类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义论述了永定河系各河段──桑干河、洋河及其分支目前的环境状况。鱼类种群组成的特点:以第三纪早期的鲤亚科和鲍亚科鱼类为主,其次还有江河平原鱼类以及山区平原鱼类。由于全流域的生态条件恶化,致使河流缺水、沙化(个别河段污染比较严重),使自然鱼类出现低龄化和小型化趋势。一些水库也因缺水没有放养家鱼。 建议重视水利工程和生物工程并举,当前更应注重提高本流域的植被率,从而改进自然生态条件(以利增加水源)。促进自然鱼类资源的逐步改善,并重视河滩稻地养鱼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鲤科鱼类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变异和分子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及个体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CTGF基因在不同鱼类中的变异及进化,对于理解物种分化和基因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PCR扩增、克隆和测序,获得了19种鲤科鱼类(Cyprinidae)CTGF基因序列,并重建了鲤科鱼类系统发育关系,用于估计各分支的进化速率.以鳉科(Cyprinodontidae)的青鳉(Oryziaslatipes)作为外类群,系统树均以较高的节点支持率支持鲤科鱼类中雅罗鱼系(Leuciscini)和鲃系(Barbini)的划分.对雅罗鱼系和鲍系的进化速率进行估算,表明雅罗鱼系进化速率小于鲃系,说明鲃系鱼类具有相对较小的选择压力,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进化,鲤科鱼类CTGF基因5’端编码区具有一个6bp的插入或缺失(Indel)位点.雅罗鱼系均缺失这6个碱基,成为雅罗鱼系特有的序列特征,为进一步证实雅罗鱼系的单系性提供了Indel证据.鲤科鱼类CTGF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具简约信息的变异位点和Indel位点大多位于CTGF蛋白的信号区和IGFBP区,推测这可能与CTGF基因表达调控和蛋白质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广西红水河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调查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2年 8 - 9月对广西龙滩水电站库区 ,即红水河流域进行了动物资源调查 ,结果表明 :红水河自然保护区计有脊椎动物 10 5科 ,3 82种 .其中东洋界 3 11种 ,占 81.47% ;广布种 71种 ,占 18.5 3 % ;其区系处于东洋界华南区和华中区的过渡地带 ,并有少量西南区物种的嵌入 .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4种 ,Ⅱ级保护动物 44种 ,共占 12 .69% .红水河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的组成是 :哺乳类 5 5种 ,鸟类 179种 ,爬行类5 7种 ,两栖类 45种 ,鱼类 3 6种 .库区蓄水后 ,部分生境变化 ,导致动物生态类群改变 ,鱼类多样性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