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丹萍 《科技信息》2012,(34):381-38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数据统计法和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中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特征;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探讨中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差别的成因;提出改进和提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建议和方法。结果表明:中学生对体育有较高的运动兴趣;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均随年级升高而兴趣下降;中学生兴趣有一定广泛性;中学生兴趣有一定的项目选择性,男生的选择性在各年级无显著差异,女生则随年级的升高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论体育欣赏的美学原理与审美心理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在体育运动中无时不在,只有深刻认识体育运动中的审美心理要素,懂得如何欣赏体育美,才能不断提高体育欣赏水平和体育审美能力,吸引更多的人积极关心、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全民体育意识,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中学生学好体育的先导,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只有建立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从而有利于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  相似文献   

4.
现代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控制论一致认为,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人们学习动机的内在“激素”。诱导和培养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对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活跃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有积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区大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探讨普通师范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特点和教师如何根据这些特点选择与改进教学方法,为教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体育兴趣是人们为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寿光一中,寿光二中,寿光中学,现代中学四所学校的二百名学生,就体育兴趣以及相关的问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经调查分析得出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基本状况,以及影响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同时提出培养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和建议,为中学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如何才能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呢?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体育教师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诸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我根据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在体育课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胡炜 《科技信息》2013,(19):332-332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为此,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品质,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和健康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是大学生在体育欣赏活动中应具备的个性心理特性,是体育运动培养、体育心理--道德素养和体育文化素养的有机结合,是多种能力的有机统一,是中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具体表现,它具有兴趣指向性、身心投入性、群体互动性等特点,培养中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有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的体育课是学生终身体育修养的基础,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是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精神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重要依据。普遍提高人口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本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学校体育教学和教师应该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本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丽 《科技信息》2012,(35):351-351
在体育教学中,只有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进行德育渗透,才能使学生更加爱好体育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12.
刘永生 《科技信息》2012,(35):349-349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作为体育教师,应该积极的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体育课,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本质的探讨和认识及体育教学、训练的改革,准备活动的内容组织的方法也不断地得到发展与创新。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自我锻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必须要克服身体的惰性,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这对将要进行的体育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准备活动是学生自我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其中,在准备活动中,有其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价值。因此,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使学生充分的做好、做完准备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高对准备活动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再次显示了体育运动的巨大魅力,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要从学生抓起,因此,体育课程教材应体现终身体育观,树立终身体育的教学思想,优化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实现体育兴趣与终身体育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从事体育运动的内部动力[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特征,掌握培养这种兴趣的方法.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学校体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除了其固有的身体素质之外,对体育的兴趣是影响其体育成绩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农村中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研究出发,研究农村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特点,总结影响农村中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因素,旨在逐步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海洪 《山西科技》2007,(3):121-122
文章根据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了探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在体育教学实际中,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本文试图根据高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途径进行探讨,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戴显岩 《科技信息》2012,(23):193-193
体育兴趣与体育教学有着紧密联系,体育兴趣有利于我们的体育教学的深入与开展,同时,体育教学能不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本文根据兴趣产生的机制,分析体育兴趣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兴趣的培养,以此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9.
王秀丽 《科技信息》2010,(23):347-347
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锻炼的习惯、体育健身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和终身体育的意识,这是摆在每个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担负起这样的神圣职责,体育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培养能力、完美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对重庆市30所中学随机抽取3 00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目前该市中学生体育消费状况,并对影响中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学生体育消费由高到低排在前5位的是运动服装、运动饮料、小型体育运动器械、体育报刊杂志、体育场地租用;而影响中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闲暇时间、体育兴趣、性别、学校所处地域以及体育消费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