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婷婷 《少儿科技》2008,(Z1):21-21
假如我们能够乘坐宇宙飞船穿越太阳系的话,那么在经过接近1亿千米的路程,飞过火星后,我们将进入一个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的行星带。这个行星带就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太阳系99%的小行星都集中在这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27日,天文学家期盼已久的美国“黎明号”(Dawn)小行星探测器由德尔他2号火箭发射升空,开始它历时8年、总计近50亿千米的星际探索之旅。黎明号将远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分别在2011年和2015年先后探测灶神星(Vesta)和谷神星(Ceres)这两颗人类以前从未尝试接触的著名小行星,因为它们不仅是“羊群中的骆驼”——在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中个头名列前茅,还因为它们与小行星带里的其他天体存在着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3.
太阳系内除我们熟知的8大行星外,还有不少小行星。它们大部分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50万颗以上。谷神星是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一颗,因为它是小行星中的“大个子”,直径约950千米。  相似文献   

4.
小行星就是“小的行星”,尽管它们的体积不大(直径在几千米到几百千米),然而有一条必须过硬;那就是环绕太阳运动的。这才足以表明它们的“行星”身份。一般来讲小行星通常是指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运行的小天体。这一范围距离太阳大约4.2天文单位。自从发现一号小行星谷神星之后,人类又发现了很多的小行星。  相似文献   

5.
美国行星探测器"伽俐略"号经过长达6年的漫长飞行。于1995年12月抵达木星附近,进入环绕木星的轨道。12月7日,重达339公斤的木星大气探测器进入木星大气,首次实现了人类对外太阳系(以小行星带为界,以内称内太阳系,以外称外太阳系)的大行星的实地大气测量,而探测器本体——轨道飞行器将对木星与它的众多卫星以及其周围的环境,做长达23个月的近距离考察。这将是进入21世纪之前,人类最重要的行星际探测  相似文献   

6.
正宽广的音域,艳惊四座的创作才华,自负而羞涩的矛盾人格,慷慨激昂的现场演出,构筑了摇滚史上最伟大的音乐人之一——弗莱迪·摩克瑞,从生至死,他都在书写摇滚乐的神篇章。浩瀚宇宙中,有一颗小行星在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的主小行星带中缓缓运行,它亮度有限,只反射其受太阳光照的三分之一,得用功能特别强大的高倍望远镜才能发现其踪迹。这颗"低调"的行星,却有个特别高调的名字——弗莱迪·摩克瑞,因为  相似文献   

7.
奔向未来     
<正>"对不起,请让一下!"我气喘吁吁地穿过拥挤的人群,好不容易来到《未来人类——生存还是毁灭》演示会的前排,正听见主持人说道:"欢迎各位的到来。下面,演示正式开始。"离太阳远点只见正面一块巨大的全息显示屏上,出现了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太阳。旁边有一颗蓝色的小小星球——地球,在绕着太阳旋转。接着,显示屏上出现了整个太阳系,包括八大行星以及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画外音响起:"太阳是  相似文献   

8.
 利用通用天文软件SKYMap Pro Version 8提供的大行星冲日资料和计算得到的各大行星视赤经资料,分析了行星相对位置与ENSO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联系,主要有:三大行星(火、木、土)在3月冲日,有利于在当年发生EL-Nino事件,且火星和木星对应的事件持续时间都较长,特别是木星3月冲日与1990s以后的2次EL-Nino群发期有很好的对应,与土星对应的事件持续较短.火星和木星在8月冲日有利于次年发生EL-Nino现象,土星则不明显.火星和木星在9月冲日容易在当年发生LA-Nina现象,而土星在9月冲日的头一年易发生EL-Nino,次年易发生LA-Nina.对行星的视赤经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关键区之间相互关联的非偶然性检验表明,只有木星和土星存在相关区.木星视赤经相对于Nino 4海温距平大于0的概率呈现偏心结构,并存在2个奇对称区域;土星的对应区相对比较均匀,存在3个偶对称区域,且彼此相差60°,在空间上构成六角型结构.  相似文献   

9.
<正>"行凶者"背景这颗肇事小行星的年龄跟地球差不多,但大部分时候,它都待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那儿有上亿颗小行星。科学家推测,恐龙灭绝前的几百万年,小行星带中的某次集体相撞事件,使这颗小行星脱离了轨道,踏上摧毁恐龙帝国的亡命之旅。科学家推测,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不知好歹地撞击了地球,使得称霸地球1.35亿年之久的恐龙王朝不幸——GAME OVER我知道,以上信息对你而言不新鲜。那么,来思考下一个问题:恐龙们是怎么死的?  相似文献   

10.
引进行星系统的基本作用量子η=λGM*/c≈9.28×1014m2s-1和行星椭圆轨道的无量纲根数,推导以这种根数表示的小行星轨道受木星的平均摄动函数和三体摄动方程;再由摄动方程计算小行星轨道受木星的平均摄动;最后,给出了几颗特殊小行星轨道受木星的一阶平均摄动数值  相似文献   

11.
一、海王星与冥王星是怎样发现的1. 太阳系家族:在太阳周围,有九个较大的行星(小行星数目较多)围绕着太阳运转。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如图(一)所示。(最近资料表明土星和天王星之间有可能存在第十颗大行星)。所有这些行星,都沿着同一方向(即所谓顺向)围绕太阳运动,其轨道成椭圆形,极近于圆。其质量大小不一,但所有行星的质量总共只有太  相似文献   

12.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颗"超级木星"(相似于木星)和其他行星,围绕其所在星系的恒星旋转,但其轨道面都明显发生倾斜。这种现象,是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在人类所在的太阳系中,所有行星轨道面都基本与太阳赤道面持平。而最新数据显示,有三颗"超级木星"围绕恒星  相似文献   

13.
据英《新科学家》2001年1月6日报道 :美国航天科学家们从社会性昆虫(如蚂蚁遍地搜食物蜜蜂到处采蜜)的活动中得到启示 ,计划用成百上千个微型宇宙探测器组成集团军进行小行星探测。在太阳系 ,除了有九大行星外 ,还有数量多达几千个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中可能有丰富的矿物和水资源。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数量占大多数 ,形成所谓小行星带。如果派遣单个的宇宙飞船去探测小行星带中某个小行星 ,其效率之低是可想而知的。目前 ,NASA的研究人员计划发射约1000个微型宇宙探测器探测小行星带。这些微型探测器可以降落…  相似文献   

14.
 据英《新科学家》2001年1月6日报道 :美国航天科学家们从社会性昆虫(如蚂蚁遍地搜食物蜜蜂到处采蜜)的活动中得到启示 ,计划用成百上千个微型宇宙探测器组成集团军进行小行星探测。在太阳系 ,除了有九大行星外 ,还有数量多达几千个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中可能有丰富的矿物和水资源。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数量占大多数 ,形成所谓小行星带。如果派遣单个的宇宙飞船去探测小行星带中某个小行星 ,其效率之低是可想而知的。目前 ,NASA的研究人员计划发射约1000个微型宇宙探测器探测小行星带。这些微型探测器可以降落在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上 ,在那里寻找矿物和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正小行星虽小,但是却是宇宙这一舞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地球来说,犹如一柄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小行星是什么?小行星是围绕太阳公转的小型石质天体,直径通常在10米至1000公里之间,小于10米时则称之为流星体。通常所说的小行星仅指内太阳系(木星轨道以内)的小天体。小行星由未并入太阳系行星的小星子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6.
千载难逢的宇宙奇观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是人类有史以来首次通过科学预报并观察到全过程的奇异天象。太阳系中的小天体(彗星、小行星等)撞击行星与卫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根据我们的研究,月球、火卫、木卫、火星与水星表面密布着千疮面孔的撞击坑,  相似文献   

17.
行星运动理论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齐天算家张子信发现太阳视运动与行星公转不均匀现象之后,刘焯首次将该重大发现引入到《皇极历》五星推步算法中。本文在解读《皇极历》步五星术文的基础上,利用Python语言模拟《皇极历》算法推算木星、火星和土星视位置,讨论了《皇极历》推算约600—630年间行星真黄经的误差,其结果为木星、火星和土星的黄经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5.27°、17.67°、5.10°。分析表明,《皇极历》外行星视位置的误差结果可能是由行星的定见时刻推算、行星动态描述的分段处理方案,以及留段目的时长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观察》2007,2(1):10-10
星际探测全球瞩目2007年,即将有4个行星探测器展翅飞翔,这将扩大行星科学家的研究空间。欧洲的COROT卫星计划于2006年12月27日上天,它将探测围绕其他恒星的"热木星",以及比地球大几倍的岩石行星;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即将拍摄目前最为清晰的火星表面图片,并将用雷达搜寻地表之下1000米处的岩石层和冰层;欧洲  相似文献   

19.
正我已经为大家介绍了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四个行星是类地行星(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高山、火山、陨石坑等。再远处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上的景象就大相径庭了,那么木星上是怎样一番风光呢?去"拜访"木星谈何容易啊!地球与木星的距离比与太阳的远多了,阳光照射到地球需  相似文献   

20.
特洛伊小天体与行星同享一个轨道,并与太阳、行星在空间构成等边三角形,最早为人们所知的特洛伊小天体是位于木星轨道上并位于木星前(后)方60°的两群小天体.而海王星特洛伊小天体则是近20年来太阳系内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观测证据表明海王星特洛伊小天体的总数量和总质量远超过木星特洛伊小天体和主带小行星,是太阳系内仅次于柯伊伯带的第二大小天体集群.它们一方面具有独特的轨道特征,另一方面又联系着海王星轨道内、外的空间,自然而然地成为检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试金石.我们简要介绍了对海王星特洛伊小天体的观测结果、对它们的轨道动力学和起源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