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政策的建议StatementofS&TPolicyofHumanImpactsonClimateinChina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洪涝、冰雹等气象灾害在我国不同地区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损失。气象科学通过正确的天气预报,可以指导人...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科研工作已经蔓延扩展至诸多领域。而自然天气时时刻刻影响着人类的出行工作,甚至生命安全,意识到这一严重性后,科研人员立刻着手研发天气预报机器,在诸多岁月的结晶下,成功研发出气象雷达。气象雷达根据其自身对大气环境的探测,然后进行预估评价天气变化,其准确率相当高,给人类带来便利,也能提前进行气象预警,告知人们需要对气象灾害进行预防工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气象雷达对人们如此重要,所以必须维持气象雷达的长期稳定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对气象雷达进行必要的维修、保养、升级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极端天气引发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天气和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安全和福址,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为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和防御气象灾害知识搭建一个平台,既是对外传播气象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的阵地。如何利用现有的气象资源,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开发气象科普产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已成为各级气象部门和气象学会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敬 《天津科技》2013,40(4):85-86
人工影响天气是大气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利用现代气象科学技术影响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使其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需要的方向变化,从而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发生。总结了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思考,提出了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能力建设的必要性、统一标准、基本原则等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来促进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本地的防灾减灾和工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5.
观测天气气候的变化,是人类最早从事的科学活动之一。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气象科学开始萌芽。相传我国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黄帝时代,就设有专人从事气候观测。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尧帝时代,还设立了专门掌管天文和气象的官职(我国古代天气和气象是一起的),这一官职历代相沿。到清朝时称为“钦天监监正”,是掌管天文、气象的最高政府官员。我国古代曾为世界气象科学的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寄语     
《科技潮》2002,(Z1)
关注气象生活更美好人类生活在大气环境中,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天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关心气象,努力寻求掌握气象变化规律的途径,实现趋利避害的愿望。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也成为老百姓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谋,已广泛渗透到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空气污染日渐严重,并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天气因素对空气质量有显著影响,准确利用气象资料对空气质量进行预报至关重要。该文结合具体空气质量预报个例,探讨如何利用气象资料中常见的高空分析图、单点时空剖面图和气象物理量数据对污染物浓度及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开展空气质量预报。  相似文献   

8.
一次雷达气象数据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航管一次雷达在提供飞机运动学参数(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的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气象信息.气象信息是为飞行服务的,气象条件与飞行安全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在国际、国内的飞行事故原因中,有很大一部分跟天气或气象保障原因有关,也有不少飞行事故完全是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因此,为飞机的飞行提供相应的气象数据,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榆林地处青藏高原东北侧,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气候敏感区,各种气象灾害频繁,每年都因干旱、暴雨、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和由强对流天气引发的洪涝灾害以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其中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70%以上。榆林市气象局始终把防灾减灾决策服务放在第一位,把事关社会公共安全的关键性、灾害性和转折性天气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对建国以来,我市发生的各种气象灾害都做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报,在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古人常说,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排在了第一位,足见古人对于天气的重视。在人类历史上,天气的变化曾经不止一次改变过重大事件的进程……广岛的天气决定了它成为原子弹目标1945年8月6日,广岛上空晴空万里。7点09分,一架气象侦察机飞过广岛上空,发回报告,"云层覆盖小于十分之三,建议投放原子1、  相似文献   

11.
区域植被的宏观气象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植被的宏观气象功能MacroscaleMeteorologicalFunctionsofRegionalVegetations¥//徐嵩龄(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732)植被与气象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古老的科学概念。普遍认为,区...  相似文献   

12.
塔中石油基地沙尘天气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塔中石油基地1997-2005年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分析,表明;塔中沙尘天气多出现在春、夏两个季节。塔中沙尘天气近9a总的趋势是整体平稳,变化幅度不大,沙尘暴的日数减少,浮尘和扬沙日数有所增加。沙尘天气与气温、降水、蒸发量、季风等气象要索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北斗二号"导航卫星(GEO-2)发射日的短时气象保障进行了阐述,并对当日复杂的雷雨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气象信息的综合分析与应用、高风险天气的有力应急机制是搞好复杂天气短时气象保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气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风、云、雨、雪等大气现象。天气是指每时每刻、短时间内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而且,全球超过80%的自然灾害是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在我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超过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70%。因此,监测和预报天气是气象工作的核心内容。在20世纪,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促成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田间试验资料,综合考虑了影响农田蒸散的气象、作物和土壤因素,并以Priestley-Taylor公式为基础,建立了不同作物(棉花、玉米和冬小麦)的农田蒸散估算模型。该模型仅需常规气象和农业气象资料,计算简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自然灾害一直是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而超过90%的自然灾害都与天气气候现象相关。天气气候观测及灾害预瞽可以有效预防自然灾害损失,目前,我国已建成了包括地面气象观测站、探空站、雷达站以及闪电探测网络等在内的完整气敷观测体系,其网络系统与无线电频谱资源相结合,完成了地面及高空气象观测的各项内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承德境内高速公路各路段灾害性天气历史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确定雾、雨、雪、大风、高低温等灾害性天气的交通气象服务的关键性路段和关键期,制定高速公路安全运营气象灾害防御地方标准,制作交通气象服务应急管理发布流程,提出在高速公路沿线布设密度适宜的气象监测站和加强气象对高速公路影响机理研究等利于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概述了大气科学的涵义及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包括防灾减灾、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大气科学造福人类的途径是通过大气信息的开发利用,而必须按信息工程的特点进行工程化。简要回顾气象主要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其应用效益,提出未来30年内的发展和大气科学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需要建设的若干骨干工程: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工程、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延伸工程、中尺度(局地)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工程、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工程、气象服务体系工程等,以及进行建设的若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1951-1998年40多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了对图书馆室内环境影响较大的恶劣天气所出现的频率问题,结果指出:低温天气、高温酷热天气、高湿度天气等,在区域分布上具有较强的集中性。文章还提出了不同气候环境下,图书馆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应对恶劣天气的具体措施。所得结果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图书馆”提供具有一定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人类对天气现象的探索和研究就从没停止过,大自然的奥秘对人类的吸引是从不间断的,而因为人类的智慧,人类逐渐能够影响天气,利用天气,本文将针对人工影响天气的发展历史和现代人工增雨作业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以达到利用现代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