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09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保险法,完善了旧法中的诸多不足,但却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新保险法,对16条关于保险法上如实告知义务的规定进行评析,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以期可以对保险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最大诚信原则是各国保险法的一个基本原则,我国保险法这一原则主要通过保险法第十七条关于投保人和保险人的告知义务的规定体现.但仔细研究十七条,发现其关于投保人告知义务和保险人说明义务的规定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使保险关系双方利益失衡,导致不公平.我们应将该规定中的不合理之处理出,并根据实际对如何完善该规定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我国保险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是保险合同中非真正义务,但告知义务是保险业合理营运的制度基石。我们要对保险合同的告知义务范围作严格界定,从而才能减少纠纷,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保险法的修订在即,有许多具体的问题争议颇大,如保险合同的性质、告知义务及保险利益原则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保险法的实施和保险业的正常运作关系极为密切,需要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5.
投保人的告知义务在保险法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的合理构建保证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已极大地完善了保险立法,但对告知义务的规定仍旧粗陋,导致保险合同纠纷不断。只有进一步明确现有的规定,才能更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告知义务是一项法定义务、先合同义务和间接义务,告知义务人以投保人为限,但不能否定投保方其他成员的告知行为,告知内容为"重要事实",认定"重要事实"形式上要以书面询问方式为标准,实质上要以"谨慎保险人"和"决定性影响"为标准。  相似文献   

6.
陈堃 《科技信息》2007,(2):202-202
告知制度是我国保险法中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也是诚信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保险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成为二次修改保险法的热点问题。笔者将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民商法的基础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希望通过立法的改进,切实减少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告知是订立保险合同的必要程序,是《保险法》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规定的合同双方的法定义务。我国《保险法》第17条第1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然而,什么样的"说明"构成保险法所要求的"说明",未说明的后果,保险人的询问采取哪种形式,投保人如实告知的形式,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8.
王晓华 《科技咨询导报》2011,(9):229-229,231
如实告知义务是保险法上要求投保人和保险人履行的一项重要义务,双方能否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直接关系到各自的利益,进而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文章对保险合同签定时如实告知义务的几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提出即要强调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也要重视保险人如实告知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从人身保险告知义务的法律规定入手,对告知义务履行的时间、内容、方式、免除等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对人身保险合同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学者的有关观点、见解,借鉴了英美等保险立法比较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提出应当采用因果关系说的处理方式,处置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从人身保险告知义务的法律规定入手,对告知义务履行的时间、内容、方式、免除等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对人身保险合同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学者的有关观点、见解,借鉴了英美等保险立法比较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提出应当采用因果关系说的处理方式,处置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从人身保险告知义务的法律规定入手,对告知义务履行的时间、内容、方式、免除等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对人身保险合同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学者的有关观点、见解,借鉴了英美等保险立法比较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提出应当采用因果关系说的处理方式,处置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从人身保险告知义务的法律规定入手,对告知义务履行的时间、内容、方式、免除等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对人身保险合同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学者的有关观点、见解,借鉴了英美等保险立法比较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提出应当采用因果关系说的处理方式,处置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财产保险合同保险标的的转让对保险合同权利义务的转移造成的影响如何,各国法律的规定有所不同。我国2009年保险法在此问题上采用了与以往保险法不同的立法规定,其在审判实践中所带来的变化可想而知。但修改后的保险法对何谓保险标的的转让并未明确,其对保险法相关规定的适用必然会带来一些疑惑。从实务中的相关案例引发的问题出发,对保险利益、保险标的的转让以及保险标的转让对保险合同转移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新旧保险法的不同规定对实务中的保险标的转让及其对案件结果带来的不同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它集保险契约法和保险事业监督管理法于一体,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的社会主义保险法。随着《保险法》的颁布和实施,保险合同纠纷日益增多。本文结合《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对保险合同纠纷的种类及案由、保险利益的确定,影响保险合同效力的因素等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即以保险人的说明义务为视角来强调新《保险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也以此来探寻新《保险法》的价值所在。本文将旧《保险法》中的说明义务与新《保险法》中的说明义务进行比较,认为相较于旧《保险法》来说,新《保险法》第十七条对保险人的说明义务作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从根本上加强了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本文运用分析的方法对新《保险法》第十七条中的说明义务进行分拆和解析,明确了新《保险法》对保险人说明义务的侧重点。通过比较和分析,本文得出来这样的结论:即《保险法》的价值之一在于最大限度地在保险市场方面实现公平,也就是更加侧重于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黄羽 《海峡科学》2006,(2):14-15
重复保险是一种较为普遍的保险欺诈行为,为了防止投保人利用重复保险而获得超过其实际损失的损害赔偿,各国的保险法都规定了禁止重复保险这一原则,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保险法>规定了重复保险的定义和分摊方式,但仔细研读可以发现,我国的<保险法>对于重复保险的规定是不完善、不严谨的,本文拟从重复保险制度的立法意旨出发,分析<保险法>对重复保险的规定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7.
赵利军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7):96-97,110
集中阐述了保险欺诈及其构成要件,分析了保险欺诈产生的原因,针对部分商业保险公司对保险欺诈防范不力等问题,提出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普及保险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加强保险公司员工以及业内人士的培训教育,搞好保险条款和保险单的设计,遵守《保险法》等措施,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促进我国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保险人对免责条款的提示与说明义务,是保险法对保险人规定的一项基本义务。但保险法并没有明确提示与说明义务的范围、方式以及程度等标准,对此理论上尚存在较大争议,实践中对保险人是否已尽该义务的认定也莫衷一是。若想破解这一问题就需要对该保险人义务的法理基础进行规范分析,防止过分强调倾斜性保护;并以此为指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文中简称《保险法》)实施情况,着重阐释保险人对免责条款履行提示、明确说明义务的方式,需要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之上进行,并探析未履行对免责条款的提示与说明义务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9.
集中阐述了保险欺诈及其构成要件,分析了保险欺诈产生的原因,针对部分商业保险公司对保险欺诈防范不力等问题,提出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普及保险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加强保险公司员工以及业内人士的培训教育,搞好保险条款和保险单的设计,遵守<保险法>等措施,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促进我国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保险利益     
保险利益是保险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为各国保险立法所重视。保险法严格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