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红化檵木是一种珍贵的园林观赏植物,浏阳是该植物培育中心。本文叙述了该市红花檵木培育的标准化项目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桂林岩溶石山主要灌丛类型地上生物量及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桂林岩溶石山主要灌丛类型:紫凌木灌丛Decaspermum esquirolii Shrub、檵木灌丛Loropetalum chinense Shrub、龙须藤灌丛Bauhinia championii Shrub、小果蔷薇灌丛Rosa cymosa Shrub、红背山麻杆灌丛Alchornea trewioides Shrub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学调查法研究这5种灌丛类型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结果表明:5种灌丛类型地上生物量大小顺序为:紫凌木灌丛>小果蔷薇灌丛>龙须藤灌丛>檵木灌丛>红背山麻杆灌丛,生物量分别为:29.48 t/hm2,18.76 t/hm2,15.18 t/hm2,9.78 t/hm2,7.54 t/hm2.5种灌丛群落地上生物量平均为16.15 t/hm2,不同层次生物量大小顺序为:灌木层>枯枝落叶层>草本层,各自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81.67%、11.89%和6.44%.对于5种灌丛类型建群种生物量所占各自灌丛灌木层生物量的比例而言,其大小顺序为:红背山麻杆>檵木>小果蔷薇>龙须藤>紫凌木.  相似文献   

3.
白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属金缕梅科檵木属植物,是江西特色药用资源,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促皮肤愈合等生物活性,可作药用.对白花檵木中活性成分包括黄酮、多酚、脂肪酸等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初步探讨白花檵木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可能性,为进一步开发其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湿度对红花檵木叶色影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光光度法等对不同湿度条件下红花檵木叶片中的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花檵木生长期叶绿素含量会不断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样不断累积增加,而花色素苷的含量则随之下降.试验证明高湿加高温会加快红花檵木的高温返青.所以在栽培中,遇到不可避免的高温时,应该尽可能的保证栽培环境通风良好,避免高温高湿加快花色素苷的分解.但又不是相对湿度越低越好,湿度适中更有利于减缓红花檵木叶片中花色素苷的降解,可在高温季节采取遮荫和喷水降温的措施,延缓叶片中花色素苷的降解.  相似文献   

5.
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技术,比较了3种(含变种)檵木属植物根茎叶的结构解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檵木及其变种红花檵木的根茎叶结构表现出具有较强的耐旱或耐寒性特征,其叶上表皮具表皮毛,角质层较厚,栅栏组织发达,细胞排列紧凑,叶片紧实度大; 茎部和根部韧皮部、木质部发达; 而四药门花则表现出喜阴环境的特点,其叶上表皮无表皮毛,角质层较薄,叶片紧实度小(17.89%),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比值小,细胞排列疏松,叶片疏松度大(48.93%),茎部具有发达的髓腔和较发达的木质部。隶属函数值分析结果显示,檵木属3个树种对环境适应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红花檵木>檵木>四药门花。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红花檵木叶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分光光度法等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红花檵木叶片中的色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叶龄的增长,红花檵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不断累积增加,类胡萝卜紊亦呈波状上升趋势,加温处理的红花檵木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栽培中若能选取有充足阳光照射、温度又不至过高的小气候条件,则能相对长时间的保持红花檵木鲜艳的玫瑰红色,减缓花色素苷降解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桂林喀斯特石山不同演替阶段檵木群落土壤温湿度的变化是理解喀斯特石山檵木天然林演替规律的重要基础。在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使用EM50传感器对灌木阶段、乔灌阶段和小乔林阶段等不同演替阶段的檵木群落不同土层(0、5和10 cm)温湿度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不同演替阶段檵木群落各土层土壤温度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曲线均为正弦曲线。除夏季土壤湿度日变化波动相对明显外,其余季节均较为平稳。2)不同演替阶段各土层土壤温度均在8月达到全年最高温,为(25.55±0.66)~(26.75±0.72)℃,最低温在1月,为(9.13±2.82)~(11.04±1.90)℃。不同演替阶段各土层土壤湿度在6—7月达到全年最大值(28.19%±1.99%~36.06%±3.86%),在10—11月达到全年最小值(10.97%±1.09%~18.26%±0.44%)。3)不同演替阶段檵木群落各土层土壤温度各月整体上随演替的进行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演替阶段土层0 cm处土壤湿度随演替的进行呈上升趋势,对于深层土壤而言,土壤湿度随演替的进行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综上,檵木群落内土壤环境随着演替的进行由最初的"高温低湿"逐渐向"低温高湿"的环境转变,这为喀斯特石山檵木群落自然演替发展与环境因子的协同作用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从花灌木中筛选出镉超富集植物用于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本研究采用土壤高浓度镉污染法研究4种花灌木千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大花芦莉(Ruellia elegans Poir.)和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对镉污染土壤的耐性或抗性及对镉的富集特性,从中筛选出具有镉超富集作用的植物.研究结果表明,所选4种花灌木在不同Cd浓度土壤中的生长及富集状况存在差异,大花芦莉在各镉浓度土壤中生长较好,根茎叶中重金属含量均超过了超富集临界值(100 mg·kg~(-1)),而且在各镉浓度下的转移系数均超过1,说明大花芦莉对土壤重金属镉具有很强的耐性或抗性和超富集作用,适合作为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材料;红花檵木植物体中镉富集量虽未超过超富集的临界值,但其能在高浓度镉处理下生长较好,说明红花檵木对镉具有很强的耐受性或抗性,适合选用为镉污染土壤的植被恢复品种,但不能作为超富集修复品种应用;千里香根茎叶对镉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且地下部根系富集量要高于茎叶,各浓度处理下的转移系数均小于1,但其生长状况良好,可用于低浓度镉污染的土壤修复;长春花根茎对镉有一定的富集作用,但吸收量不大,且生长不良,叶片大量脱落,不适合种植在镉污染土壤.总结4种花灌木对土壤镉的富集能力的大小顺序是:大花芦莉千里香红花檵木长春花;耐性或抗性强弱顺序为大花芦莉红花檵木千里香长春花.  相似文献   

9.
岭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岭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中39种主要树种的重要值,利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公式测算了15种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位较大,木荷、檵木、甜槠的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983 9、0.914 8、0.873 1和0.992 6、0.958 7、0.927 9.生态位宽度较高的两个树种,其种间生态位相似比例值较高,木荷与檵木、甜槠生态位宽度较大树种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别是0.813 2、0.813 1.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群与其他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优势种群木荷与其他各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为0.298 1~0.363 1;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种群与其他种群间的生态重叠较小,生态位最小的青冈栎与其他树种的重叠值是0.009 7~0.280 0.  相似文献   

10.
红鳞蒲桃季雨林重要树种的物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海岸巫头村野生红鳞蒲桃(Syzygium hancei Merr.et Perry)季雨林中选择重要值较大的红鳞蒲桃、膝柄木(Bhesa robusta(Roxb)D.Hou)、滨木患(Arytera littoralis Bl.)和紫荆木(Madhuca pasquieri(Dubard)Lam.)4个树种进行物候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繁殖生长指数(R/V)以红鳞蒲桃1.4最适宜,膝柄木0.7投入不足,紫荆木5.0投入过大,后两者是濒危植物。红鳞蒲桃和膝柄木在2~3月出新梢,温度是主要影响因子;紫荆木在5月出新梢,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是主要影响因子。膝柄木9月开花,旱季来临的信号是触发因子。红鳞蒲桃、滨木患和紫荆木均在雨季开花,4个树种的果期均出现在一年中的旱季。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使原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传统角色为中心的角色文化受到冲击。为近代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提供了契机,同时,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也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时期的留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留学生文学形成富有鲜明的地域性的文化特征.作为自身带有强烈的东方文化色彩的留学生们,在西方多元文化背景下,俨然是一个边缘族群,常有一种边缘文化人的感觉.本文从留学生文学中的乡愁情结入手,对处在双重文化夹缝中的留学生文学的存在背景、发展里程以及历史地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金平县联防村的黄苦聪人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从高山箐林中搬迁定居至今,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其传统的新米节与"老年"相应置换为中秋节与春节;丧葬仪式延续了传统,而婚俗却有较大变革。这些体现了其习俗文化既坚守传统,又受文化涵化的影响,呈现诸多变迁。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初始,在西方殖民主义冲击之下,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转变为"自觉的"民族实体。从历史的眼光看,儒家文明圈的许多东亚国家都和中国一样以儒家文化作为自身"民族性"的文化根基。随着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在东亚的扩散和滥觞,根基深厚的儒家文化也在自己的传统里发生变形与转轨,从而生成了儒家民族主义,并可能深刻影响到未来东方社会的认同重构。  相似文献   

15.
]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中国,已在中国多个省份养殖成功,成为中国的新兴淡水养殖种类,近年发展迅速。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病害问题逐渐显现。红螯螯虾的疾病主要由病原引起,营养缺乏和水质不良也会引起疾病。已报道的红螯螯虾的病原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氏体、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红螯螯虾对许多病原敏感,但尚未发现广泛传播的流行性疾病。对红螯螯虾病害的种类、危害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可为红螯螯虾的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在近年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将勤工助学创设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构建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勤工助学工作体系,充分挖掘了勤工助学育人的功能,使勤工助学为依托的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国学的概念和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诠释与解读,百多年来也一直争论不休,但国学本身的存在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绵延了五千年之久而不断、浩瀚的多学科典籍的深入研究与交融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华传统文化也正在随着中国产品越来越深入地走向世界。中华文化正面临着一个全面的辉煌时代的到来,并且必将会为全世界所全面地而不是部分地接受。我们对国学典籍进行研究,并以汉英对照表格归纳的方法加以诠释,形成一本工具书,目的就是想把“国学”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向世界推介出去。我们的研究成果之所以采用表格形,意使中英文对照的内容不致相隔太远,可突出相关内容的对比性。 如果各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人手中有了本书,相信对于他们在选择攻读方向和决定阅读材料的取舍上能够有所帮助,较快地找到自己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对于国内的青年知识界来说,又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各类经典的大概,启迪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国的汉学专家,本书对他们了解、深化和拓展自己的研究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Bailey)组培苗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芥蓝(BrassicaalboglabraBailey)组培苗后代从个体形态特征、染色体数目、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培第一代苗在外部形态上、产籽量等方面基本保持了原母株特征,染色体数目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也与原母株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创新对于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对企业文化创新内涵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营造企业文化创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军校校园文化是军校广大师生在日常的教学、学习生活和军事训练等活动中共同创造的一种独具军营特色的人文氛围、精神财富和育人环境,以及承载这些人文氛围、精神财富和育人环境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军校校园文化通过激发情感认同、加深知识底蕴、从事实践锻炼、树立榜样典型等方式发挥着引领指导价值取向、培养增进多种能力、塑造人格品行、凝聚维系群体、辐射影响社会等功能。建设先进的军校校园文化,能为创办高水平的军事院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对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