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Uddeholm法进行了激光熔覆然基合金层的热疲劳试验,观察了热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特性,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易于在脆性相及枝晶间形核,并优先在枝晶间扩展,控制脆性相的生成,适当粗化枝晶及减小枝晶区间,有利于提高激光熔覆合金层的热疲劳抗力。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热机械疲劳应力状态基础上,测定了热机械疲劳断裂寿命曲线,并研究了断裂特征行为对热机械循环迭加方式的依赖关系.蠕变裂纹萌生与疲劳裂纹扩展是在具有大应变幅的反相迭加(Out06phase)条件下试样断裂主要机制.降低热循环范围的最低温度导致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从而加速了穿晶疲劳断裂过程,降低了断裂寿命.晶界上分布的非金属夹杂物诱发沿晶开裂,但晶内夹杂物对穿晶裂纹扩展过程影响不大.减少或消除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有益于提高工程合金断裂抗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对GCr15轴承钢断裂韧性K_(Ic)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体成分及组织是影响K_(Ic)和da/dN的主要因素;淬火加热温度升高,K_(Ic)降低,da/dN增快;提高回火温度,K_(Ic)增加,da/dN减慢,但在230℃回火时,因处于回火马氏体脆性区,K_(Ic)急烈下降,da/dN增加;在低温回火范围内,淬火加热温度对K_(Ic)和da/dN的影响远比回火温度对这两种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强烈。对GCr15钢疲劳断口和疲劳裂纹扩展过程观察后认为:在门槛区附近,疲劳裂纹的扩展以沿晶为主;中速区则以断续的再生核机制进行扩展;快速区至最后断裂阶段表现为准解理和沿晶断。  相似文献   

4.
多向应力作用下的金属材料热疲劳问题.在70年代初,日本学者平修工,井上达 雄等人曾进行过研究,提出了用当量应变范围评价多向应力作用下的热疲劳寿命方法. 作者在此基础上.对合金材料GH36在较大应变范围下的热疲劳问题进行了研究。 试验机为热裂型.瞬时应力和应变用有限元法求出,然后定出裂纹萌生点的当量应变 范围。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当量应变范围,裂纹长度小于0.2mm;热疲劳寿命比当 量温度下的高温低周疲劳寿命低;当裂纹长度等于0.2mm,热疲劳寿命与当量温度 下的高温低周疲劳寿命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钢内部裂纹愈合的影响,为钢内部裂纹愈合处理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钢材的智能化、提高其使用寿命。方法用钻孔压缩法在试样内部引入裂纹,然后对含内部裂纹的试样进行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的空冷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裂纹愈合程度。结果裂纹愈合区是由铁素体构成的细晶愈合带,随加热温度升高及保温时间延长愈合带变窄。结论随加热温度升高及保温时间延长裂纹愈合程度增加;温度是影响裂纹愈合的主要因素,而加热时间的影响次之;裂纹愈合存在临界温度,此临界温度应大于该材料的最低再结晶温度。  相似文献   

6.
对疲劳试样GH4049镍基高温合金在同一载荷与不同温度下的疲劳短裂纹扩展进行了试验,利用复型技术和光学显微镜观测了裂纹形态演化全过程。发现应力集中条件下的高温疲劳短裂纹扩展主要是单裂系统破坏,随着温度升高,短裂纹逐渐变为多裂系统,并以多裂纹的合并形式进行最终破坏;扩展方式由穿晶到沿晶和穿晶的混合方式进行,温度越高,短裂纹起裂越早,裂纹平均长度越短,短裂纹扩展速率反而越慢。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在无限冷硬铸铁轧辊上切取板状热疲劳试样,在自制的热疲劳试验机上进行了冷热循环实验,研究了显微组织对无限冷硬铸铁热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在石墨尖端处、珠光体基体及共晶碳化物中萌生;热疲劳裂纹主要在钢基体与共晶莱氏体界面处、钢基体内扩展及穿越共晶碳化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应力释放的试验方法,研究CF-62钢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的消除应力裂纹敏感性及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CF-62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具有消除应力裂纹敏感性,并随焊后热处理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消除应力裂纹敏感性取决于焊后热处理过程中材料所承受的塑性变形量和其进行塑性变形,蠕变变形的能力,粗大晶粒和高残余拉伸应力的存在是产生消除应力裂纹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退火条件对Fe基纳米晶合金磁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研究了非晶Fe72.7Cu1Nb2V1.8Si13.5B9合金在纳米晶化过程中退火温度与退火加热速度对合金磁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Ta低于530℃时,随着Ta的提高合金磁导率缓慢增加。当Ta高于540℃时,磁导率迅速增加,570℃退火时磁导率出现峰值,实验发现,在纳米晶化过程中退火加热速度对合金的初始磁导率ui有明显的影响,ui随着退火加热速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车轮铸钢在不同温度幅下热疲劳损伤表面及次表层行为.研究发现,表面氧化及剥落现象和氧化物的开裂随循环上限温度的增高而愈加严重;次表层损伤以裂纹为主,附带一些蚀坑.其损伤机理是由于氧化脱碳使铁素体区形成腐蚀坑,腐蚀坑的连接形成微裂纹,热疲劳主裂纹优先通过铁素体区氧化腐蚀坑而向前扩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和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Ni82.5Cr7Si4.5B3Fe3多元非晶态合金钎料在加热时的晶化特性。实验指出:随加热速率的增大,其晶化特征温度逐渐提高,晶化前所需孕育时间延长,并且晶化后的二次相变过程消失;探讨了该钎料的真空钎焊工艺性能和钎焊接头力学性能,以及预晶化处理对它们的影响,并与相同成分的粉状和粘带状晶态钎料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指出:非晶态钎料在工艺性能方面  相似文献   

12.
用有限元方法和最大周向应力准则计算了热疲劳斜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和开裂角的周期变化规律.计算表明:在加热过程中,模型内产生压缩热应力,使两裂纹面相互挤压、错开;由于加热过程生成的压缩塑性变形不能自由恢复,在降温过程的后期产生拉应力使裂纹张开;热疲劳斜裂纹在加热过程以及降温过程的前期是纯Ⅱ型,KⅡ在加热过程结束时达到最大值,在降温过程的后期是Ⅰ,Ⅱ复合型,降温过程结束时KⅠ,Ke达到最大值,裂纹在此时最易开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场出现的轧辊热疲劳裂纹较严重问题,研究了高铬铸钢轧辊热疲劳过程的组织和性能.通过约束热疲劳实验及高温拉伸实验,获得了热疲劳循环次数与主裂纹长度的关系,测试了高温状态下材料机械性能.用SEM,EDS分析了晶粒组织、成分偏析对热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铬铸钢轧辊的表面状态影响热疲劳裂纹萌生、扩展路径和方式;热循环上限温度及升温速度对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较大;材料性能、组织变化等对高铬铸钢的热疲劳性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单辊法制成了Al_(88.5)Y_(6.5)Ni_5(at-%)合金非晶薄带,用DSC法及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该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测定了晶化过程中各种反应的温度,计算了各阶段反应的激活能。研究表明,加热速率为20K/min时,该非晶合金的起始晶化温度及晶化峰值温度分别为453K及469K;起始晶化激活能及晶化峰值激活能分别为168kJ/mol及163kJ/mol。由于该非晶合金具有较高的晶化温度及晶化激活能,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合金元素Si,Cr,Mo对含Ni20%的高镍奥氏体球墨铸铁抗热冲击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石墨和碳化物形态与热冲击疲劳裂纹扩展方式和扩展速率之间的关系。发现石墨呈球状时热冲击疲劳裂纹为晶界型裂纹,抗热冲击性能最好;呈片状时为穿晶型裂纹,抗热冲击性能最差,呈枝晶状时为(晶界加穿晶)混合型裂纹,抗热冲击性能介于前二者之间.加入适量的Cr,Mo,Si可显著地提高抗热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16.
Ti (C,N)基金属陶瓷热震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模拟工况条件下,研究了成分、温度及孔洞对Ti (C,N) 基金属陶瓷热冲击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ΔT或Ni含量的增加,该材料的热冲击裂纹扩展孕育期缩短,且生长速率上升;热疲劳裂纹的扩展往往是依靠基体孔洞之间的不断连通形成,并且始终是沿着能量最低的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17.
用扫描电镜及显微硬度计分别对热疲劳试样的热疲劳裂纹的萌生及扩展进行精心观察,及裂纹尖端前沿显微硬度分布进行细致的测量,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热疲劳裂纹的萌生、扩展以及裂纹尖端前沿热疲劳硬化、软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的衬底加热温度和不同晶化退火温度对磁控溅射法制备的TiNi薄膜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衬底可以降低薄膜的晶化温度,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可以控制晶粒的大小,同时可有效抑制析出相的产生;非晶薄膜在晶化的同时伴随Ti3Ni4相的析出,随晶化温度的升高析出相在长大的同时数量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9.
返回次数对一种钴基高温合金组织及冷热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铸造钴基高温合金K640S进行10次返回处理,研究了母合金和几种不同返回次数返回料的冷热疲劳性能,并进行了金相观察·结果表明:加热到815℃,然后水冷到25℃,保温5min,冷却5s,循环70次时,7返、10返合金首先出现微裂纹·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返回料比新料疲劳裂纹生长快·循环200次时,无论新料还是返回料裂纹长度都达到2mm·随着返回次数的增加,合金中气体及夹杂物质量分数随之增加,枝晶组织越来越发达·  相似文献   

20.
在微观层面上分析了Ni-P化学镀层及晶化处理Ni-P化学镀,两种层对基体疲劳裂纹萌生过程的影响.微观观察表明,由于经晶化处理Ni-P化学镀的脆性显著提高,且与基体的结合力进一步加强,在镀层中更容易形成疲劳裂纹,并且裂纹更加容易向基体扩展,结果使试样的疲劳寿命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