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当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的语文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提高文化品位。语文作为母语,贯穿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培养小学生的人文修养也显得极其重要。因此我们根据新课标要求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青 《奇闻怪事》2006,(3):42-4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宗明义,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历史的必然回归。开放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语文课程只有开放才有活力。为此,我们紧扣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深入领悟新课标精神。积极开展了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并实施在语文教育教学之中,我校语文组进行了教学大比武。虽然活动已结束,但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理解并没有结束。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积极参与了这次教学比武,在备课、说课、听课、总结的整个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更加走进了新课标,对于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昭示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还语文以应有的面目,给语文以应有的地位。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5.
以苏教版和鄂教版新课标语文教材为例,对新课标语文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寻和比较。发现不同版本新课标语文教材中地域文化因素的呈现内容基本一致,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自然景观和地方名称;具有明显地域特征性的民俗风情;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人文精神;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的作家群体。但同时不同版本的新课标语文教材在地域文化因素的呈现数量和呈现方式上又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新课标语文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因素问题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后,使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让人感到一种全新的气息。但对新课标的领悟还不够深入,导致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我们可以从贯彻新课标的反思中得到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一种必然的时代要求。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对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了多元智能对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启示及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原则,以期拓展该理论的应用空间,对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标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文本计划,被动地传授知识,而是教师、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必须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能力,以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新课标、新课改带给我们新启发。通过学习、分析和论证,我们认为,文化是文明的记录,中国文化是一个发展的历史范畴,它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着地方与民族间的差异性,它是连绵的几千年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的、不断的渗透、竞争和融合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能脱离先进的民族历史文化,更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应该把我们的语文教学空间由课内向课外、由校内向校外延伸,让语文回归大自然,让语文回归社会,让语文教学活动带上鲜活的历史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0.
练习系统是语文教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练习系统中渗透着人文关怀的特定理念。这些理念对语文教育产生着强有力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人教版新课标颁布前后的两套初中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的人文性的比较研究表明:新课标颁布后的教材更注重强调人文性,课后练习的开放性和时代性是新课标颁布前的教材所不及的。同时教材中也存著诸多不足: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雏度上总体看来弘扬了优秀文化,但在此上也有一些偏见和不足。最后提出在人文性建构上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1.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为了提前阅读,新课标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还要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识字过程中,并将这些汉字认得清、记得牢、会运用。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新课程几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仪是在课堂这个小舞台上、教材这个小世界中练成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留心处处皆语文”等,很好地诠释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新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和课本中学习语文外,还要从生活中学习语义,从生活中汲取语文知识。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开发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生活有多宽,语文就l仃多广。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尝试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进而改变生活、创造生活。这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昭示了语文教学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还语文以应有的面目,给语文以应有的地位.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语文教师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无论怎样变革,老师们仍然无法放心地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像妈妈看护着蹒跚学步的孩子一样,以致新课标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也只能是有其名而少其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一线的教师都感受到了课程理念的创新性。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今天,笔者就结合新课标的相关理念以及自己对新课程的认识,来谈一谈新课标下课程理念的变革之处,希望可以对我们的教学作出指导。  相似文献   

16.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在“丰富语言的积累”上下功夫,并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要完成“不少于14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这是一项需要语文教师完成的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情感教育是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从多个方面、多种模式来运用情感教育进行聋校语文的教学。当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情感教育更是不容忽视。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与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新课标形势下,更要注重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为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本文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和语文教学应“生活化”。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标一改往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方式,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只有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的探究式学习与其他学科的探究式学习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它指的是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在自主进行问题设计、规划学习操作、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知理解文本语言及形象,体验感悟文本情感及思想,运用和拓展文本语言,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