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季风 《科技信息》2012,(7):362-362,388
福岛核事故后,福岛核电站遭到严重破坏,日本其它的核电站受其影响也进行了调整。福岛核事故暴露出了日本核电发展的很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五点启示。最后,对日本核电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简要介绍核能利用和核电发展情况、回顾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基础上,通过对福岛核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提出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该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和警示.  相似文献   

3.
在简要回顾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现有的核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核应急管理体系,从应急响应、辐射环境监测、放射性后果评估、信息公开和舆论监控等方面介绍了我国在日本福岛核事故期间的应急管理.最后依据福岛核事故的经验,结合国际上相关国家的建议和推荐的行动计划,针对我国国情,从提高核事故风险认识能力,加强核事故后果评估能力,积极有效应对核事故舆情3个方面给出提升我国核事故应急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世界为之震惊.不过,强震"风头"很快被抢走--随后接连发生的核电站爆炸事件引起了全球的更高关注.  相似文献   

5.
 海洋放射性监测是保障海洋核环境安全的重要支撑。回顾了日本福岛核事故对海洋的放射性排放特点、监测内容和监测结果,介绍了国内外海洋放射性监测工作,总结分析了海洋放射性监测项目、监测布点、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监测数据指导核应急响应等方面的进展,为我国海洋放射性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4月26日,苏联基辅市以北130公里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据戈尔巴乔夫宣布,至5月14日已有8人在事故中死亡,另外还有292人在住院治疗中。事故中泄  相似文献   

7.
基于武器部件化爆后核材料气溶胶的源项经验数据,运用流体动力学研究方法,建立了事故区域建筑物的有限元计算网格模型,分析了放射性气溶胶迁移、扩散以及分布规律,评估了核素沉降分布以及放射性沉降区人员的照射剂量水平。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分析更加复杂和更加实际的受限混合流体的扩散规律,以及事故条件下核材料放射性气溶胶的应急处置与人员防护,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选取从核事故现场和受照人员身上得到的材料,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谱仪测定γ辐射诱发的自由基浓度、辐射响应特性、ESR信号衰退曲线及零剂量读数。研究ESR方法用于核事故剂量估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这个世界上最早使用核能发电的国家,也是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其核电复兴的步伐会因为福岛核事故而裹足不前吗?  相似文献   

10.
《创新科技》2012,(6):32-32
核事故发生的概率有多大?这是人们特别是核能部门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之一。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科学家研究后认为,像切尔诺贝利和福岛那样的严重核事故发生的概率是原来估计的200倍,在这样的核事故中,半数以上的泄露放射性物质铯137会传播到反府堆1000公罩以外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主要被分为两类,即传统的"预测-应对"模式和新兴的"情景-应对"模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罕见性、演化过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测性,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及不确定性愈发明显,决策者逐渐发现传统的"预测-应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应急需求,因此"情景-应对"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应急指挥人员所广泛接受并得到了大量研究。该文以非常规突发事件中较为罕见但影响重大的核事故为研究对象,采用后果评价的方法分别针对简单风场和复杂风场进行研究并建立重大核事故情景库,通过风场分析的方式缩小情景库规模,最后利用情景比对的方法实现重大核事故源项反演。通过情景库进行源项反演的方法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能够为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节省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鸯林每切尔诺贝刊核电站的,},心控制室。t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外景。每关国群众游行,反对建设核电站。气\‘t西德汉仪群众举行反核示威.激起政治“尘埃”的核事故~~  相似文献   

13.
介绍在1997年初研制完成的核电站事故早期场外应急决策优化系统,讨论了应急防护决策及其优化的主要模式、参数和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核事故源项反演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核事故情况下对源项特性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辐射后果的评价以及应急措施的采取。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反演核事故源项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及其理论背景,其中着重介绍了国际当前流行的Kalman滤波方法及对这些方法的有关研究成果和应用;论述了反演技术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核事故时东部不同地区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特征的差异性,通过利用区域尺度天气预报模式WRF和高斯大气扩散模式研究了东部区域尺度以及部分核电厂周边的大气弥散因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部区域尺度计算网格中心点周边500 m和5000 m处大气弥散因子的最大值分别为10-3 s·m-3量级和10-4 s·m-3量级;不同核电厂距离中心点500 m处的大气弥散因子最大值在10-4 s·m-3量级,距离区域中心点5000 m处的大气弥散因子最大值在10-6~10-4 s·m-3量级之间;针对不同核电厂距离中心点500 m处和5000 m处大气弥散因子比较发现,前者昌江核电厂大气弥散因子最大值最高;后者秦山核电厂大气弥散因子最大值最高。可见不同地区的核电厂受气象场影响其大气扩散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核事故应急决策的多属性效用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事故应急决策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多属性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分析,使得决策过程更科学,决策结果更合理. 该方法首先为决策目标建立一棵与决策目标相关的属性树,并通过决策会议将决策树简化, 然后为简化后的决策树的重要属性建立效用函数, 使用RR、 RS、 ROC以及权衡方法确定各属性权重,并计算出各备选方案的效用值,从而得出最优方案. 最后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 将此方法应用于一个特定的核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决策.结果表明,多属性效用分析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决策者在核事故应急情况下作出最佳合理决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核电厂在发生严重事故后,放射性物质可能从安全壳泄漏到核电厂厂房中,给执行事故缓解任务而在厂内移动的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辐射剂量损害.为了尽可能降低工作人员执行任务期间所受的辐射剂量,对其最优工作路径进行算法研究.[方法]使用自主研发的厂内放射性评估软件REMADA,模拟计算CPR1000核电厂在一回路小破口事故、主蒸汽管道破裂事故和全厂断电事故期间厂房内的放射性物质浓度分布,并基于REMADA的辐射剂量评估模块建立辐射剂量最优路径算法,搜索不同缓解任务在限定通行时间内所有的可行工作路径,给出工作人员在厂内通行受辐射剂量最低的路径.[结果]该算法寻找到的最优路径能有效地降低厂内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损害,并且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可满足实际应用中严重事故应急决策的需求.[结论]该研究可为降低工作人员受到的放射性风险、制定事故应急策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福岛发生了核事故之后,世界上各大核电国家对其核电厂相继展开了安全改进行动。中国、美国和法国等一些核电国家分别提出,在福岛核事故之后对核电厂的安全要求、建议还有行动进行了改进,并且制定了详细的工程措施:提高外部极端事件的防护,对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制定策略,对通风、电、水等实体进行加强,限制发生严重事故下放射性物质的释放与应急手段。该文主要对福岛核事故后,核电厂安全改进行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未来安全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核事故评价系统针对核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评价和预测分析,软件可靠性要求高.形式化方法具有严格数学基础,是软件开发最为重要的理论工具.本文首先用UML对系统进行分析建模,采用形式化语言对系统功能进行严格规约描述,提高系统开发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应用影响路径分析(IPA)方法建立了福岛核事故的外部成本计量框架,对短期和中期内造成的公众撤离和避迁,农产品、海产品、食品和渔业影响,旅游业影响,核电行业损失,避难者心理影响,核污染地区的清污和恢复,以及核事故赔偿等方面影响的外部成本估算结果为8.6 日元/kW·h,对核事故后果影响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福岛核事故造成的直接辐射危害很小,但造成了广泛社会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而相比于海啸和地震极端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仍然很小。福岛核事故的外部成本高昂,主要源于核事故应急措施和危机应对等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