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自有色电影产生以来,很多导演就把色彩所代表的深刻内涵巧妙地渗透到电影作品中。而红色,更是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责任和使命,即把电影中无法用语言完成和表达的、深不可测的人性中的温情美好或尖锐残忍表达出来,故此红色已成为大部分震撼人心的经典影片中不可或缺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张艺谋在他的电影创作中一直追求精妙的表层结构与丰厚的深层结构的完美统一。在他的新作《我的父亲母亲》中,其表层结构是张艺谋一脚踏进乡土,一脚踏进历史,一脚踏进历史,以绚烂的影像语言讲述了:我的父亲母亲”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深层结构却是张艺谋在一种假定性情境中唱出的一曲寻梦者的心灵悲歌。  相似文献   

3.
张艺谋电影的明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导演中,张艺谋堪称制造明星的高手,演员们“遇张即红”,成为中国当代电影文化中一种引人关注的现象,其中还有两个有趣的特点,即其一,张艺谋更善于制造女性明显;其二,这此明星往往知名度极高,却又缺乏与之相应的票房号召力。本文主要从大众精神走向,张艺谋电影的女性倾向,大众对张艺谋电影的认同障碍等3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艺谋在他的电影创作中一直追求精妙的表层结构与丰厚的深层结构的完美统一。在他的新作《我的父亲母亲》中,其表层结构是张艺谋一脚踏进乡土,一脚踏进历史,以绚烂的影像语言讲述了“我的父亲母亲”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深层结构却是张艺谋在一种假定性情境中唱出的一曲寻梦者的心灵悲歌。  相似文献   

5.
张艺谋在他的电影创作中一直追求精妙的表层结构与丰厚的深层结构的完美统一.在他的新作<我的父亲母亲>中,其表层结构是张艺谋一脚踏进乡土,一脚踏进历史,以绚烂的影像语言讲述了"我的父亲母亲"间的动人爱情故事,深层结构却是张艺谋在一种假定性情境中唱出的一曲寻梦者的心灵悲歌.  相似文献   

6.
红的诠释──论张艺谋电影色彩的运用中文891班陈欢,袁筱华作为一名导演,能不能在影片中体现出鲜明的创作特色,是其艺术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导演不仅要在领悟、感受作品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时有自己的审美个性,而且在运用色彩时同样应把自己的审美个性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7.
张艺谋电影艺术成为众多电影评论家、文学批评家的评论焦点: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张艺谋最早走了一条“跨国的中国电影”新模式.运用艺术化电影技术结合本土化的小说进行再创造,完美地体现了其艺术审美情趣,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电影的“东方魅力”,并使之走向了世界,文章以此为契机来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艺谋是使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著名导演 ,深沉、凝重的人文关怀是他全部电影的立足点 ;幽闭的艺术世界是其电影艺术独特的表达方式 ;多重意蕴交织的民族文化语境使他的电影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的强烈色彩 ,并展现了他对文化和历史的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艺谋的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但是 ,二者有很大的差异。余华有强烈的虚无主义色彩 ,表现的是内心真实。而张艺谋则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倾向 ,他竭力要表现的是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0.
电影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的蜕变,从彩色影片诞生的那一日起,色彩就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色彩直接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强化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将色彩的文化、历史及其象征意义融汇到电影的叙事当中,从而营造出任何语言都无法传达的表意系统,形成了电影色彩特有的表情与象征。同时,色彩奠定了影片的基调,成就了导演的创作风格。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电影与色彩将有着更进一步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人的生活离不开色彩。色彩是构成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不仅用缤纷的色彩使万物生辉,而且赋予它一定的意义,使它成了人类生活中独特的语言。远古时代,人的血液所特有的红色被视为生命奥秘的具体象征,寄托着原始人的灵魂观念。几乎世界各地都发现过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用红色赫石涂抹死者的习俗。我国山顶洞人在埋葬氏族的死者时,在其身上和周围撤上许多红色的赤铁矿粉,意味着血液在周身流动,虽死犹生。这里红色所能表达的生者的意念是任何语言也无法代替的。美国西部的古代印地安人,对于时间只有最基本的认识:日与夜  相似文献   

12.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生动地映现出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政治体制和社会习俗等的不同,各民族语言间产生了民族文化语义的差异,存在着大量的字面意义相同而文化内涵迥异的词汇。色彩在各民族人民的心目中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不同语言中的色彩词上都附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英两种语言中色彩词文化内涵的异同源自中国与英语国家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心理。 现以词条形式,将汉英两种语言中几个常用色彩词所表示的象征意义分述如下: 红色(red):中国人崇尚红色。红色是吉色,象征喜庆,常用于婚嫁、生子、过年过节等喜庆日子。旧时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华语影坛上,王家卫用充满个性和叛逆色彩的电影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以一幕幕惊人而又独到的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都市景象,表现了都市人寂寞的情怀,漂泊的心灵,对情感的追寻与逃避,构成了一则都市寓言。  相似文献   

14.
正《悬崖之上》不仅为观众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更传递了一种信念。那些无名英雄所经历的真实遭遇,其惨烈程度远甚于电影的呈现。从开机到上映,张艺谋导演的《悬崖之上》一直备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张艺谋本人的"国师"称号,还因为在这部电影身上有着"张艺谋首部谍战大片"的符号。无论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张艺谋的电影总是自带话题。而作为他的首部谍战片,《悬崖之上》上映后的44小时,票房成绩突破2亿,豆瓣评分高达7.8分。  相似文献   

15.
人类文化因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得以传承。语言既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映像。没有离开语言的文化,也没有离开文化的语言。以色彩为例,不同文化对具有相似物理性质的色彩有着近似或迥异的理解方式;不同的语言系统赋予了色彩词汇相近或不同的文化内涵。英、汉两个民族分居于地球的两侧,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体系,受到截然不同的宗教信仰地熏陶。因此,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对色彩词汇的理解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文章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红色色彩词汇的对比分析,说明红色色彩在两种文化中的文化涵义对应关系,并指出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语言的文化因素,削弱文化差异的消极影响,进而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6.
电影评论是电影学一个分支。电影评论与电影理论、电影史,共同构成作为新兴的艺术科学之一的电影学。  相似文献   

17.
动物语言     
生物学家研究表明,在动物的行为学方面,它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传递信息,交流各种信号。由于它们没有真正的语言,所以用其它方式代替语言。色彩语言色彩就是动物用色彩来传递信息,代替语言的一种方式:灰红色的南美狼在与同类争斗中被击败时,会仰起脖子露出一块白斑以示求和,因为白色可以阻止攻击,人类选择白色作为求和象征不是没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8.
电影色彩与构图的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电影视觉艺术观念的逐步发展和变化,银幕画面的色彩与构图在现代化技术媒介的支持下,进一步拓展了电影视觉艺术表达的张力,并以现代化艺术语言发展方式逐步对电影的色彩与构图创作观念加以更新。不论是靠近、再现、再创造,还是传情达意、参与叙事,电影画面的色彩与构图观念始终在不断更新和进步,很多经典电影作品不乏巧妙的色彩与构图妙思,成为展现电影主题情感与精神世界的一面理想的镜子。  相似文献   

19.
电影、电视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重要的不仅仅在于其技术特性,更在于对其艺术本体特性的认识。色彩语言作为影视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影视创作者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色彩语言的造型与叙事表达,更应该认识到色彩作为影视语言所具有的情感传达潜能。  相似文献   

20.
梁红梅 《当代地方科技》2012,(9):147-147,149
本文通过对比法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色彩词"红色"的异同,说明由于语言习惯、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有很多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别。因此,了解并掌握此颜色词及所构成词汇的差异,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