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探讨弹头侵彻30MnCrNiMoB高装甲钢的运动规律,确定弹甲相互作用时间,结果表明τ与弹头初速度无关,借助该钢基体内具有的带状组织测量弹坑周围材料塑性切应变呈山峦起伏分布,并给出塑性形的应变速率以及ABS形成的应变速率。  相似文献   

2.
设(X,T)是T2空间,T1是拓扑T的基,A是*X上的内代数,ν是A上的内测度,本文用无穷小方法证明了:在k-饱和的非标准模型中,若X是正则空间,且对每一T∈T1,*T∈A,则对X的每一Borel集B,st-1(B)∈Lu(A)∩ns(*X),且νst-1|F(X)是τ-光滑Borel测度,νst-1|F(X)是Radon测度;若对每一T∈T,*T∈A,并且对每一T∈T及每一ε∈R+,有闭集CT,使L(ν)(*T-*C)<ε,则对每一Borel集B,st-1(B)∈L(ν,A)∩ns(*X)且νst-1|F(X)是正则τ-光滑Borel测度.文中并讨论了这些结果在测度扩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FabriciusE.M.1)GuschmannM.2)LangfordA.1)HelB.1)WilsnerG.P.3)LaiR.4)VogelM.2)BierJ.1)(1)KlinikfürMund-,Kiefer-undGesichtschiru...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西昆仑造山带早华力西变形期的古应力差值、应变速率进行了估算,并对估算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对透射电镜所拍摄的变形颗粒位错形态照片,采用位错密度、动态重结晶和亚晶粒粒径等方法进行古应力差值的估算,并估算了该期变形的应变速率。古应力差值σ1-σ3=80~150MPa,应变速率6×10-14~2×10-13s-1,为中速应变。初步推算,该期变形作用大约持续了2.16Ma。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子集团展开和平均键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宽带隙高温半导体、合金型应变居异质界面C/BNxC2(1-x)、BN/BNxC2(1-x)和生长在BNxC2(1-x)合金衬底上的C/BN应变层异质结的价带偏移△Ev.结果表明:C/BNxC2(1-x)和BN/BNxC2(1-x)的△Ev随x的变化是非线性的,而应变层C/BN的△Ev随x的变化是接近于线性;三种异质结的△Ev值随x的变化关系决定于异质界面两侧带阶参数Emv随x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给出τp-Semiartin环与模的定义,得到两个主要结果:1.建立了τp-Semiartin模及sH=sHom(P,M)为semiartin模的若干充要条件;2.给出了τp=Semiartin环与定义在此类环上的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于Kuramoto-Tsuzuki方程的混合初边值问题构造了一个广义Box格式,可用追赶法求解.证明了该差分格式是唯一可解的,且当τ=O(he+1/4)(τ>0)时在l2范数下以O(τ2++2)阶收敛.特别可取τ=O(h).  相似文献   

8.
王瑜  Law  CC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34(3):338-342
把温度T和应用速率ε对Ti-47-2Mn-2Nb(TiAlMnNb)和Ti-47Al-2Mn-2Nb-0.8TiB2(TiAlNMnNbB)合金在1073~13773K和10^-5~10^-1s^-1条件范围内拉伸应力的影响归结为Zener-Hollomon因子Z=εexp(Q/RT)的影响,利用Sellars和Tegart提出的双曲函数,确定两种合金拉伸形变应力峰值σp与Z因子之间的关系函数;得  相似文献   

9.
溴离子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位扫描和环盘电极等方法研究酸性介质中溴离子在铂电极上的多步氧化反应行为,证实在1.1V电位处发生的反应是:Br--eBrad,(1)Brad+BradBr2(aq).(2)在电位1.5V处发生的反应是:Br2(aq)Brad+Brad,(2′)Brad+H2O-e=HOBr+H+.(3)其中反应(1)具有典型的可逆性.实验测得Br-离子的扩散系数为1.8×10-5cm2·s-1,反应(1)的标准速率常数为2.0×10-3cm·s-1.  相似文献   

10.
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处理多氯联苯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三种多氯联苯(PCBs)同系物:4,4’-二氯联苯,2,3’,4’,5-四氯联苯,2,2’,3,3’,4,4’-六氯联苯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实验是用静法在一个带可视窗的高压平衡池内进行。实验的压力为9~45MPa,温度为308.1~329.1K。同时研究了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处理被PCBs污染的固体物的方法。测定其萃取PCBs的传质速率及有效性,实验压力为7.5~60MPa,实验温度为305.5~313.1K.CO2流率为0.7g/s。  相似文献   

11.
软岩应变软化特性的数值解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时间因素的增量形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用来描述硅藻软岩的应变软化特性.分别对正常固结和超固结领域软岩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特别是应变软化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与实验相近的结果.通过对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探讨了该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验证了软岩的应变软化特性受应力应变时间依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动态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电阻应变片法在配戴全口义齿的患者口腔内测量了义齿基托在咀嚼与非咀嚼状态下的应变,对基托变形模式、应变大小与方向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改善口腔修复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内外现有的和笔者提出的几种确定应力集中的应变电测外推方法。实例表明,笔者最新提出的一种三个应变片不需修正的外推方法,能满足工程上的精度要求,并且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材料的SHPB试验及动态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SHPB试验研究了混凝土材料的动态性能。考虑到SHPB装置存在的诸如应力应变不均匀、大尺寸产生的应力波弥散等缺陷,试验中选用了φ37mm的SHPB研究了混凝土材料在中应变率时的动态响应,并以试验数据为依据,分别阐述了混凝土材料的应变率效应、骨料对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响应影响及混凝土材料的应变硬化和应变软化现象。结果表明:混凝土在一定应变率范围内随着应变率的增加,其动态一静态抗压强度比呈对数线增加,且动态响应由硬化向软化过渡;骨料的抑制作用是混凝土材料表现出弹塑性特征的关键因素,也使得SHPB试验测得的混凝土动态响应曲线呈现振荡。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态应变能的不同损伤指标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工程结构的多损伤识别问题,对基于模态应变能的不同损伤指标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首先,描述了3种损伤指标,即模态应变能变化指标( MSECI)、模态应变能耗散率指标( MSECRI)和模态应变能基指标( MSEBI);然后借鉴模态应变能耗散率指标的建立原理,通过对刚度矩阵的修正,建立相应的能量等效方程,并提取了一种模态应变能等效指标( MSEEI );最后对4种应变能损伤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考虑了测量噪声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模态应变能基指标可以较好地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模态应变能等效指标则不仅可以有效地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而且可以较为精确地识别结构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证明了在任意方向的应变计算中不能简单地应用平面上的应力公式进行对应变换.推出了在以使直角减小的剪应变为正和以使直角增大的剪应变为正时相应的剪应变新公式.  相似文献   

17.
工程实际中各种结构的应变模态对于结构的微小损伤具有高度敏感性,依据这一特点及应变模态振型的变化,便于及时监测、诊断结构的损伤程度及损伤位置,以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探讨了应变模态的原理和参数识别方法,并通过实验对悬臂梁进行应变模态参数识别,获得了悬臂梁多阶应变模态的振型图.根据悬臂梁的振型变化,判断出结构微小损伤的具体位置,并由此验证结果将应变模态法应用于工程实际并对各种结构损伤进行监测诊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CRTS I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在不同应变率加载条件下的总应变能、耗散应变能和弹性应变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应变率越大,CA砂浆内部积聚的弹性应变能越多,峰值应力越大;弹性应变能在峰值应力前大量积聚,之后不断释放转化为破裂面贯通的表面能;应变率越大,弹性应变能占总应变能的比例(We/W)减小的幅度越小,但弹性应变能的释放量越大,释放的速率也越高,CA砂浆强度衰减越快,脆性越明显;耗散应变能随应变增大而不断增加,耗散应变能主要以裂纹的扩展与错位摩擦的方式产生;应变率越大,CA砂浆内部产生的细小裂纹越多,裂纹的扩展受到变形速率的限制,耗散应变能占总应变能的比例(Wd/W)越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AZ80镁合金多组试样的热物理模拟压缩试验获得在温度523~673 K、应变速率0.01~10 s-1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数据,以此作为计算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值)、能量耗散率(η值)、失稳判据(ξ值)三重指标的底层材料模型。以一组3D曲面形式揭示了应力、温度、应变速率、应变量的共同作用诱导的多种变形机制转化及同时存在所引起的应变速率敏感系数m值的剧烈响应,并通过m值的正负初步识别变形稳定区与失稳区。进一步绘制能量耗散图并识别出η值为负的不稳定变形区,以及η值为正的稳态变形区。在此基础上最后通过失稳判据分布图识别出ξ>0的稳定变形区、ξ≤-1的失稳变形区、-1<ξ≤0的亚稳定变形区。综合识别后,具有较高m值水平、较高η值水平、较高ξ值水平的稳定变形参数区间为优先推荐,具有负m值水平、负η值水平、负ξ值水平的失稳变形参数区间为避免推荐。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超薄梁弯曲计算中存在的低阶单元出现自锁和过刚的缺陷问题,采用基于应变梯度理论的假设应变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微尺度梁弯曲问题中的尺度效应.在假设应变单元设计中,非局部的应变梯度项通过围绕高斯点的胞元进行数值积分而得到.进一步在本构方程中引入等效应变梯度项,在积分本构方程时就可以反映材料在微细变形时的尺寸效应.首先,构造了一个基于细观机制的应变梯度理论的增强假设应变有限元模型.通过这种方法,非局部的应变梯度通过围绕高斯点的胞元积分而加入到本构方程中.由这个模型,发展了一个增强假设应变有限元程序,利用此程序对一超薄梁受均布荷载作用下,不同厚度,不同网格划分时的弯曲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体现出超薄梁在不同厚度和不同网格划分下的尺度效应.此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