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流动包括教师的自然流动和政府主导的流动,在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还不平衡的情况下,必须加强政府的导向作用,实行教师流动制度,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农村教师流动意愿是教育决策部门进行教师流动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经过对山西省农村教师流动意愿的调查分析,建议推行城镇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的服务期制度;增加因流动导致教师收入减少的补贴;教师流动范围要因地制宜逐步实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业务能力、身心素质、继续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提出了加强高师教育改革力度、提升农村教师职业认同、畅通农村教师选用渠道、规范农村教师流动制度、重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加快校本行动研究的农村教师素质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各种调查显示,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呈明显的不稳定状态。其主要表现是纷纷调离教师岗位,往城镇涌动。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地区生存环境艰苦,教师工作条件差;教师工资收入较低;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给教师形成一定的工作压力;城乡之间的显著差异。针对这些原因,实施“教育优先区”策略、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延长带薪休假、拉大城乡工资级别、加强培训提高教师水平等,能较快地加强西部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4.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整体偏低掣肘着我国农村教育的长足发展。文章从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创新与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开展多样化农村教师培训等三个维度分析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时采取的积极举措,同时予以案例说明,以期为尚在探索当地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深入研究新课程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情况是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针对当前农村新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实施全面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加大政府的经费投入,改革评价制度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农村师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教育质量。调查显示:跟城镇教师相比,农村教师在学历、职称、年龄、专业结构上处于较低水平;农村教师对任教学校的认同感较低,教学观念和职业发展意识相对薄弱。因此,优化师资配置,实现城乡师资均衡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孙涛 《科技信息》2011,(24):I0285-I0285
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备受大家关注,并且成为制约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我国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学校的软硬件资源短缺、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相对较少。政府的财政投入、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的合作交流、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师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实施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师专业化属于教师专业化的范畴,既具有教师专业化概念的共性,又具有自身专业化的特殊性,反映出农村教师专业化的特殊素质要求;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质是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断传播与创新农村科学文化。这是由于农村教师之于农村,受其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归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锐 《泰山学院学报》2008,30(5):115-120
就农村教师流动调查所得的整体状况,从环境、教育政策、经济、管理和个人等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六项解决措施:树立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观;建立弱势补偿机制;建立教师双向交流机制;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完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10.
刘艳琨 《创新科技》2014,(12):112-113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教育的关键。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提升教师资源质量,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应看到,当前河南省教师资源存在整体素质不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资源质量: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完善教师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11.
培养农村教师现代化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前提。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各学校必须采取措施,在农村教师中普及现代教育理论,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教育现代化需要的农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着师资紧缺、流失严重、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政策推行过急,配套制度保障不足,义务教育教师的法律地位、待遇缺乏明确规定,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为有效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实行教育公务员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体制、构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3.
田锐 《泰山学院学报》2011,33(1):139-144
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恶果已经预示教师流动政策的制定势在必行,公共选择理论可以作为制定这一政策的理论基础,制定这一政策所面临的困难只能在问题的根源上增加道德意义上的权重,要增强决策主体的责任意识,从善、公平和平等各取向出发,制定向处于弱势的农村教育倾斜的教师流动政策,重点扶弱,从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旭 《奇闻怪事》2005,(10):48-48
为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异,优化共享教育资源,秦皇岛市海港区教育局以“城乡手拉手”活动为载体,加大教师教育教研能力的培训力度;在城区学校教师送课下乡的同时,也请农村教师走进城里课堂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图为农村小高庄小学教师张向丹正在参与新生路小学课堂上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新成就,但是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主要是农村教师保障难、补充难和农村教师教育难。就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相应的对策建议是:加强教育执法,确保农村教师待遇;增加教师编制,有序补充农村教师;师范毕业生定向分配当农村教师,落实有编有岗,激活农村教师教育。对于农村代课教师,不是简单地说“清退”,而是要妥善“安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老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农村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作环境极为艰苦,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文章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老师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政策要向农村教师倾斜、要建立农村教师培训长效机制、优化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大力加强师德教育,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优良的农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7.
王秋霞 《科技信息》2011,(8):313-314
本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提高继续教育效果的相应对策,强化农村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赋予他们更多自主选择权,开展校本培训,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要适应农村教师的特点,加大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外部支持,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缩小与城市教育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农村教师劳动既具有教师劳动的一般特点,又具有其劳动的特殊性,突出表现为教师劳动的多面性、独立性和艰苦性。由此对农村教师专业化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主要是热爱农村教育、关爱农村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一专多能"的教师知识和能力,特别是适应农村教学工作需要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创新能力;更需要有为农村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和湖南省涟源市农村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调动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提升农村教师的幸福感。然而,由于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及其对幸福的体验是不同的,因而其对策也应有所侧重以切实有效。笔者调查了浙江省杭州市和湖南省涟源市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生存状况,发现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教师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但两市农村教师幸福感的来源各有侧重。为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幸福感,建议实行教师公务员制度,创设幸福的教师工作环境,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幸福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促进农村阶层的分化,实现向上流动是壮大我国中间阶层的关键。当前中国农民正处于阶层分化而又难以实现向上流动、进入中间阶层的困难时期,对此应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农村阶层的合理分化与发展:深化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和其它管理制度;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城镇建设;普及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促进教育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