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河以细粒物质含量高为特征。经研究发现,细粒物质搬运和沉积的动力有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物理作用是最主要的动力,主要表现为河水、潮水、风和柯氏力等过程的作用。主河道中的物理因素最活跃,又可细分为高水位、中等水位、低水位、涨-落水流、浪成水流、反向水流、裂流及“冲积扇”水流等状况。黄河下游河水显微碱性,且富含CaCO3,故形成同生碳酸盐胶结物和柱状结核。另外,一定量的细粒物质还以胶体的形式搬运、沉积  相似文献   

2.
从珠江口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分析泥沙来源及其运移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类型复杂,但可归并为11种基本类型。通过其粒度参数分析,追溯本河口区域泥沙来源是以径流和落潮流下泄泥沙为主,海域来沙为辅。泥沙运移的基本形式是以悬移运动为主要,大量落淤在河口湾的泥沙经过淤落、搅动、掀起等形式的区域内部调整搬运,形成了珠江口海区的大面积悬移质细粒泥沙沉积。泥沙运移的基本趋势是在科氏力影响下及海岸流作用下向珠江口西岸运移。  相似文献   

3.
沉积物理模拟实验在确定重力流临界坡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沉积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分别对不同成因重力流的启动临界坡度进行了探讨,并对重力流的滑动临界坡度进行了分析.不同成因重力流的启动临界坡度存在较大差异,斜坡梯度大致为6 m/km的斜坡带足以发生砂质碎屑流, 洪水型浊流所需要的坡度最小; 斜坡高差是影响沉积物再搬运重力流发育的重要条件, 因此再搬运重力流所需要的坡度最大;而重力流在坡度大于0.1°时即可以滑动.重力流的启动临界坡度是形成重力流的关键.并且结合实例,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重力流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4.
仲崇杰  李殿华 《科技信息》2012,(20):485-485
一、根石走失的原因 (一)水流条件的关系 (1)乱石坝周边水流形态与冲刷坑深度。黄河下游乱石坝大多数是非淹没的下挑丁坝,丁坝对近岸水流流速场干扰很大,由于水流在坝前受丁坝所阻,迎水面水位升高,形成上回流及下降水流。下降水流与主流合并成为螺旋流,这是造成坝前冲刷坑的主要原因。下回流的形成是水流过坝时的扩散离解造成的,水流过丁坝以后,由于单宽流量和近底流速的加大,在最大底流速区形成冲刷坑,  相似文献   

5.
碳酸盐台地高水位溢流是指在海平面高水位期,台地沉积物被搬运到斜坡及较深水盆地中沉积下来所形成的沉积体。一般发育在镶边陆架型台地或平顶台地低纬度暖水区,它的形成受台地类型、台地斜坡坡度、海平面变化幅度等要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揭示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浅海陆架与深水陆坡之间的沉积响应关系,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对陆架三角洲、上陆坡复合水道和陆坡重力流沉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海平面变化、陆架多级坡折演化、陆源碎屑供给强度以及陆架海洋水动力作用等四大因素控制着陆架-陆坡体系的发育;珠江口盆地中新统韩江组13.8 Ma形成的界面为三级层序界面,该时期低位域晚期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带主体分布在白云凹陷北坡的陆架坡折处,随着物源供给,前缘带不断进积,陆架向陆坡方向生长,在多级坡折、坡度变化以及沉积物自身重力影响下,前缘带沉积物由牵引流搬运向重力流搬运转化,在陆坡复合水道搬运通道的作用下向白云凹陷深水区内再沉积,形成低位域晚期多坡度控制的滑塌体、碎屑流-浊流深水扇沉积,构成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特殊的陆架-陆坡“源-汇”响应系统;该沉积响应具有短暂性、突发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南部龙凤山次凹下白垩统营城组重力流沉积为研究对象,运用钻井取心资料,分析沉积物结构构造特征、搬运沉降方式及搬运介质流变学特征的差异,对不同古地貌单元下重力流类型、岩相组合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凤山次凹下白垩统营城组沉积时期主要分为东北洼陷带、西南断槽带和东南斜坡带3类古地貌单元,坡度自西向东逐渐变陡,西南断槽带中同沉积断裂活动所形成的断槽为研究区重要的输砂通道,为重力流砂体长距离搬运提供有利条件;凤山次凹营城组主要发育泥质密度流、低密度浊流、高密度浊流、泥质碎屑流和砂质碎屑流5种重力流类型;根据其触发机制和相序特征分为洪水型重力流岩相组合和滑塌型重力流岩相组合;洪水型重力流具有洪水涨水期(低密度浊流—碎屑流)、洪峰期(碎屑流—高密度浊流)、退水期(低密度浊流—泥质密度流)的重力流演化过程;滑塌型重力流发育滑动滑塌转化为砂质碎屑流、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和泥质密度流的重力流演化过程;西南断槽带受洪水作用的影响,碎屑物质沿断槽进入湖盆,形成扇三角洲相,扇三角洲前缘坡折带处滑塌形成湖底扇相,东南斜坡带受构造活动的影响,碎屑物质滑塌进入半深湖—深湖环境,形成近岸水下扇相。  相似文献   

8.
粒度分析在区分沉积环境、判定物质输运方式、判别水动力条件和分析粒径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沉积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cosθ矩阵分析、判别分析、Q型分析、R型分析和对应分析等多种数值分析方法,结合岩性特征对河北邯郸HZ-S孔第四纪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沉积物形成于搬运营力单一,水动力平稳低能的河湖相沉积环境.沉积物主要以跃移和悬移方式搬运.沉积物主要为均匀悬浮沉积;②数值分析在沉积环境分析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数值分析方法,相互补充印证,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9.
我国河流输沙对海岸和大陆架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代海岸跨越构造沉降带和隆起带。据统计,在沉降带海岸入海的河流,其输沙量占我国人海河流输沙总量的90%以上,而在隆起带沿岸入海者,其输入量不足10%。沉降带沿岸以潮坪沉积为主,并出现巨厚的第四系沉积层;隆起带沿岸主要为海滩砂砾质沉积及与之相伴生的风成沉积,只在大河细粒物质沿岸运移所及之处,才形成潮坪沉积,且第四纪沉积层较薄,原地沉积物呈斑块状分布。东海和南海所接受的河流输沙量较少,异地沉积虽占据相当的范围,但原地沉积分布较广,并构成连续的沉积带。大河输沙通过海洋因素的搬运而沉积于相邻的小河口内,并构成堆积体,这是通过海、河泥沙交换,河流沉积物影响海岸沉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在我国沿岸尚未发现主要由大陆架直接来沙产生的河口海岸沉积体。  相似文献   

10.
黄,东海海域水团发育对底质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黄,东海海域底质沉积物中的细粒级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和全粒级碳酸盐含量分析,对比上覆水团和悬浮体资料,探讨研究区水团发育消长对底质沉积物分布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可以划分为长江冲淡水影响的长江型物质沉积区;黄海水影响的黄河型物质沉积区和轩潮水以及东少次表层水物残留型物质沉积区。而水团发育消长可直接影响下伏底质的分布特征。黄河型物质沉积区与残留型物质沉积区的分界相应于黄海冷水向东南扩展与黑潮次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深水沉积砂体的成因类型及沉积模式研究具有较大的争议,而且只用一种成因模式去解释深水沉积系统有一定的局限性。依据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7段的野外剖面的观测及部分岩芯观察,基于沉积学相标志分析,对盆地延长组长7段深水沉积砂体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首先,划分了研究区深水沉积砂体成因类型,包括风暴岩、滑动岩、滑塌岩、砂质碎屑流沉积及浊流沉积,总结了各类型深水沉积体的识别标志;其次,将研究区深水沉积体系划分为水道化的风暴沉积体系和无水道发育的滑移-滑塌沉积体系;风暴沉积体系划分为水道化风暴岩、水道侧缘及风暴浊积岩朵叶体,为风暴侵蚀成因;滑移-滑塌体系可以分为滑动岩、滑塌岩、碎屑流舌状体、远源浊流沉积,为地震、火山或风暴活动触发三角洲前缘坡折带沉积物失稳滑塌形成。综合砂体成因类型和沉积模式,可以更加直观地研究湖盆深水区沉积物组合及分布规律,为湖盆深水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对西藏江孜县沙拉岗锑 (金 )矿区的沉积相进行了划分 ,并重点阐述了颇具特色的各种重力流沉积 (滑动沉积、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 ) ,为分析研究锑 (金 )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川东地区三叠系嘉陵江组一、二段以碳酸盐台地沉积为主,其中发育的粗结构碳酸盐岩分为三类:正常波浪和潮汐作用控制的滩相粗结构岩、风暴浪和风暴流作用形成的风暴相粗结构岩以及快速潮流作用形成的潮汐相粗结构岩.这三类粗结构岩具有不同的岩石学特征,它们是本区嘉一、二段中主要的有利储集岩,滩相粗结构岩的储集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四川盆地中江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河道砂体内部结构特征及其对气水分布的影响.在现代沉积、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地震资料和生产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内部结构特征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构型模式,分析了不同河道构型模式下的气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沙溪庙组为曲流河入湖的河控浅水三角洲平原—前缘沉积,发育曲...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巨大能源,深刻刻画水合物储层的力学性质是安全开采气体的重要前提。目前对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特性的研究主要针对粗粒土,而对于细颗粒沉积物研究较少。然而,中国南海神狐海域水合物储层区的沉积物是泥质粉细砂型。基于此,参照神狐海域水合物赋存区沉积物的物理性质配制了试验土样,形成了含四氢呋喃(THF)水合物细粒土,对其进行了三轴剪切试验。结果显示:在低围压和高水合物饱和度下,含水合物细粒土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应变软化,而在高围压和低水合物饱和度下表现为应变硬化;含水合物细粒土随剪切作用表现出剪缩效应;强度和刚度随着水合物含量和围压增加而提高;水合物含量的增加明显提高了黏聚力,但是对内摩擦角的影响很小。基于摩尔库伦强度准则,建立了破坏强度与围压和水合物饱和度间的关系,该关系式可以较好地预测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赣江下游中支网状河位于赣江现代三角洲平原上 ,它们具有重复分叉合并、快速加积、低坡降、低弯度等特点 ,其河道具有较高的侧向稳定性 ,并且发育天然堤、决口扇、废弃河道、河间漫滩、湖泊、沼泽和江心洲等地貌单元。网状河道的沉积物多以沙砾石和中细沙为主 ,概率累积曲线多为三段式 ,并以跳跃组分为主。砂体内部主要发育槽状交错层理。河道间其他地貌单元 (如河漫滩、湖泊和沼泽等 )以细粒沉积物为主。河口盆地的上升、三角洲地带水流的扩散、长江倒灌水流的顶托、坡降很低以及江心洲稳定等是赣江网状河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method of trend analysis of sediment grain size, the sediment transport trend of the fine-grained sediments area in the central South Yellow Sea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is a sedimentation center around the point of 123.4°E, 35.1°N, and the sediments outside the center are transported to it. The patterns of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and deposition in the Yellow Sea should be controlled by cyclonic circulation (including the Yellow Sea Cold Water Mass) and cold water gyre. The study also showed that the method of trend analysis of sediment grain size has prospective utilization in the fine-grained sediment deposited area on large-scale continental shelf.  相似文献   

18.
滇西施甸下泥盆统沙坝脚组和中泥盆统松林沟组、何元寨组具有典型斜坡相沉积特征,由三个主要沉积单元组成:a.由半远洋沉积含有光壳竹节石、笔石、菊石等浮游生物的薄层泥晶灰岩、泥灰岩、页岩组成;b.由碎屑流和变密度颗粒流形成的砾屑灰岩;c.在松林沟组中出现有滑塌层及变形构造。  相似文献   

19.
以重力流沉积理论为墓拙,在金华地区大安寨段介厉灰宕中划分出领并流和浊流两种不同类型的沉积抽,其沉积模式为重力流湖底扇相;硕料流沉积物的储集性远优于浊流沉积物,该区高产井和不产井的交叉出几原因在于高产升隽于顺抖流发育的网状分流水道之中,而不产并处在浊流为主的受及扇舌形体之上;可根据扇内水道的分布规律,预测有利的含油气区块。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崩滑坡面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和其峰值流速流量一般规律的基础上 ,以康定雅拉河无名沟 1 995年的百年一遇泥石流为研究示范 ,在了解该流域的基本特征 ,分析该次泥石流的形成、容重、颗粒组成等基本特性的基础上 ,用弯道超高的理论和用古乡沟泥石流建立的流速计算公式 ,计算测量断面的流速及泥石流峰值流速沿程变化。用形态调查法分析计算不同断面的泥石流流量 ,并分析其沿程变化。通过分析可知崩滑坡面泥石流峰值流速与流量在整个流通过程是逐步变化的 ,在靠近物源区 ,流量随着物源的加入逐步增加 ,而流速随着能量的消耗逐渐减少 ;在靠近堆积区由于坡降的减小 ,流速与流量呈减小的趋势。崩滑坡面泥石流峰值流速泥石流流速也有一个相对的匀速段 ,但这个匀速段的长度较短。崩滑坡面泥石流峰值流量过程的沿程变化曲线接近于正态分布。此类泥石流防治中的拦挡措施要注意充分利用其在坡降减小的过程中流速和流量迅速降低的特征 ;而其排导措施要注意到此类泥石流的高阻力特征 ,注意保证排导槽的足够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