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河深水扇沉积物重力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地震、岩心和测井资料,通过唯一钻遇红河深水扇的YC35井的岩心观察与描述,对红河深水扇沉积物重力流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并与典型的沉积模式相比较,确定红河深水扇的沉积物重力流类型。结果表明:YC35井岩心沉积物为半深海环境下的重力流沉积;红河深水扇发育多种沉积物重力流类型,包括碎屑流、颗粒流、液化流以及浊流等,它们在纵向上相互叠置;红河深水扇属于富砂型深水扇,储层发育,这为红河深水扇的油气勘探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探讨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受葛沽物源控制的重力流沉积体系的平面特征、沉积机制以及沉积模式,探讨其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以"构造-层序-沉积-储层"一体化研究为思路,通过对研究区岩心、测录井、三维地震、测试分析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葛沽物源控制的重力流沉积体系主要沿中央隆起带运移,在隆起带及隆起带两侧沉积,自北向南多级断坡输送、长距离搬运、沿路沉积,整体为隆起-断裂沟槽-凹陷组合沉积模式.平面上主要发育内扇、中扇、外扇3种沉积亚相,包括主水道、分支水道、水道侧缘、越岸席状砂、浊积席状砂、深湖泥6类沉积微相,成因机制上识别出泥质碎屑流、砂质碎屑流、过渡型液化流、似涌浪浊流(高密度-低密度悬移)4种重力流类型.储层物性研究表明,重力流沉积体储层致密,主要为超低渗-低渗,孔隙的峰值在特低孔范围,中央隆起带的构造活动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相比之下最优质的储层分布在重力流主水道微相.葛沽物源控制并形成兼具牵引流性质和重力流性质的水道型重力流,沉积微相是其有利区带的主控因素,未来油气勘探方向应以中央隆起带的重力流主水道沉积体为主.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性、岩石颜色、搬运机制等典型特征明确了研究区目的层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并总结出粗粒沉积物会"瀑布状"平铺散开使水道微相具有垂物源方向宽的特点以及水道间微相、扇中前缘微相的主要水动力搬运机制分别为重力流和牵引流的主要不同.充分利用岩心、测井、粒度、薄片分析等方法明确目的层砂岩主要属水道、水道间微相,为重力流成因,砂岩均在鲍马序列内部,并分析了重力流砂岩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认为影响砂岩厚度的主要因素为沉积物的总量和其中砾石颗粒的含量.结合重力流砂岩成因的分析结论和研究区沉积体系特点,认为平面上单层砂岩难以大面积发育,但多层砂岩平面上可较大面积"筛状"分布.以井资料标定,利用地震属性聚类平面图识别出砂岩、砾岩的平面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4.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南部龙凤山次凹下白垩统营城组重力流沉积为研究对象,运用钻井取心资料,分析沉积物结构构造特征、搬运沉降方式及搬运介质流变学特征的差异,对不同古地貌单元下重力流类型、岩相组合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凤山次凹下白垩统营城组沉积时期主要分为东北洼陷带、西南断槽带和东南斜坡带3类古地貌单元,坡度自西向东逐渐变陡,西南断槽带中同沉积断裂活动所形成的断槽为研究区重要的输砂通道,为重力流砂体长距离搬运提供有利条件;凤山次凹营城组主要发育泥质密度流、低密度浊流、高密度浊流、泥质碎屑流和砂质碎屑流5种重力流类型;根据其触发机制和相序特征分为洪水型重力流岩相组合和滑塌型重力流岩相组合;洪水型重力流具有洪水涨水期(低密度浊流—碎屑流)、洪峰期(碎屑流—高密度浊流)、退水期(低密度浊流—泥质密度流)的重力流演化过程;滑塌型重力流发育滑动滑塌转化为砂质碎屑流、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和泥质密度流的重力流演化过程;西南断槽带受洪水作用的影响,碎屑物质沿断槽进入湖盆,形成扇三角洲相,扇三角洲前缘坡折带处滑塌形成湖底扇相,东南斜坡带受构造活动的影响,碎屑物质滑塌进入半深湖—深湖环境,形成近岸水下扇相。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沉积物的主要支撑机制在廊固凹陷固安——旧州地区识别出了泥石流、碎屑流、颗粒流和浊流四种重力流沉积物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沉积物特征、纵横向演化规律以及砂体的空间展布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建立了本区重力流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6.
深入分析了深水勘探"金三角"之一的尼日尔盆地某深水海底扇沉积体系的展布特征,提出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分区控制的深水海底扇相展布模式,认为不同重力流类型对沉积物的搬运能力是不同的,从陆坡顶部向盆地方向,重力流沉积类型存在"蠕动—滑动—滑塌—碎屑流—浊流"的演化过程.对海平面波动和古地貌对深水海底扇发育的控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平面变化控制了深水海底扇发育的规模,古地貌控制了海底扇沉积体系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南海珠江21Ma深水扇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三维地震资料解释、钻井、测井及岩心资料的观察和描述,对21 Ma发育的深水扇特征、沉积模式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岩心上发育正递变层理、鲍马序列和滑塌变形等多种典型重力流构造,指示了沉积物为半深海环境下的重力流沉积;地震资料上可识别出水道、水道堤岸复合体、朵体等典型深水扇构型;21 Ma深水扇沉积模式为陆架边缘三角洲-峡谷-深水扇的沉积模式,是在珠江口盆地的构造格局、相对海平面变化、坡折带演化、断裂系统的形成及古珠江三角洲的物源供给能力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和有效配置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盆地深水扇的发现为中国油气勘探中的重大突破,并以其宏大的规模、典型的结构及巨大的勘探前景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在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上,通过白云凹陷X-1气田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研究,识别出该盆地内深水扇沉积体,将深水扇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三个亚相和水道颗粒流、碎屑流、水道间、近源和远源浊流等微相.对各微相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结果表明水道砂质碎屑流微相是最有利于优质储集砂体发育的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提出深水扇理想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9.
张景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7):6550-6555
通过岩芯观察和描述,结合地震、测井、粒度分析等方法,发现南屯组沉积时期乌尔逊凹陷中央带发育湖底扇沉积。从湖底扇相的根部至扇缘相带可进一步分为补给水道、内扇(主沟道、主沟道间)、中扇(辨状沟道、辨状沟道间和中扇前缘)和外扇(远源浊积岩)等4个亚相和6个微相,具有深水环境和沉积物重力流(碎屑流,颗粒流和浊流)搬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处于洋盆收缩末期,受印支运动影响广泛发育深湖-半深湖沉积,是湖盆由鼎盛期向衰退期发展的转折时期和湖盆发育的重要调整期。为明确深水砂体形成机理,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岩芯观察及钻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渭北地区延长组长6深水沉积特征、重力流类型、重力流沉积模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渭北地区延长组长6沉积期发育富有机质深水缺氧还原环境细粒沉积物,见灰黑色、灰色、灰白色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发育滑塌、泥岩撕裂、砂枕、火焰状构造、重荷模、槽模等沉积构造;发育滑动-滑塌沉积、砂质(泥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3种类型的重力流沉积物,各类型沉积物特征明显,重力流形成过程可分为三角洲前缘沉积阶段、滑动-滑塌变形阶段、砂质(泥质)碎屑流形成阶段及浊流形成阶段。研究结果对分析同一盆地或同一时期的深湖-半深湖沉积特征、重力流特征具有指导作用,对目前国际地学界广泛开展的大陆边缘沉积物“从源到汇”过程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重力流沉积岩相划分及其发育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Tailling等分类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沉积过程中的流变学特征和沉积物支撑机制的滑塌流-浊流-碎屑流三分(滑塌岩相、碎屑流岩相和浊积岩相)14个序列的重力流岩相划分体系;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段大量的岩心资料,并借助于测井曲线和录井数据,对合水地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的岩相及岩相组合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合水地区主要发育5类重力流沉积岩相组合类型,即低密度浊流组合、高密度浊流组合、黏滞性碎屑流组合、弱黏滞性碎屑流组合以及滑塌岩组合;对比合水地区重力流沉积空间发现,滑塌岩相发育范围相对局限,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前缘失稳区,碎屑流沉积主要发育于斜坡带-坡折带处,浊流沉积的分布范围最广;"浅水凸形"坡折带位于三角洲前缘或三角洲平原附近,是重力流重要的触发区,主要控制正常牵引流三角洲前缘中松散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深水凹形"坡折带位于前三角洲深水区,是深水重力流砂体主要的卸载沉积区。  相似文献   

12.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重力流沉积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地震沉积学、沉积构造学等理论,结合测井、岩心观察、野外露头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不同类型重力流特征、沉积模式和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盆地南部地区晚三叠世发育滑塌沉积、砂质碎屑流沉积、泥质碎屑流沉积和浊流沉积等4种重力流沉积类型;其中,滑塌砂体发育揉皱变形及微褶皱、火焰状构造、球枕构造,泥岩中有砂岩注入体,砂质碎屑流、浊流砂岩底部见平行层理和小型砂纹层理,浊积岩底部常见槽模、沟模等底模构造。受不同水动力条件及盆地底型的影响,不同类型重力流沉积在平面上分布在坡折带及其附近的不同部位。研究认为,沉积物源供应是盆地南部重力流沉积的物质基础,盆地底型为重力流沉积提供空间条件,构造活动是重力流沉积的触发机制。通过鄂尔多斯盆地不同类型重力流沉积模式和主控因素的研究,为盆地其他地区和其他克拉通盆地的重力流沉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深水沉积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人们所关注。深水沉积理论在争论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对深水沉积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深水沉积作用认识十分有限。回顾深水沉积的研究历程、概览其研究现状,对于总结存在问题、展望发展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大量调研国内外深水沉积研究实例,概述了它们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基于浊流沉积理论而建立的海底扇模式,等深流沉积的垂向层序,内潮汐沉积的特征及形成机理。同时,文中指出当前深水沉积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尚存在诸多争论,深水牵引流沉积的识别仍存在困难。深水沉积物成因复杂,未来的深水沉积研究应注重多学科交叉发展,建立深水牵引流和深水重力流两种搬运机制共同作用的深水沉积模式,提高深水沉积物的可预测性,进而指导深水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14.
沉积物理模拟实验在确定重力流临界坡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沉积物理模拟实验的方法,分别对不同成因重力流的启动临界坡度进行了探讨,并对重力流的滑动临界坡度进行了分析.不同成因重力流的启动临界坡度存在较大差异,斜坡梯度大致为6 m/km的斜坡带足以发生砂质碎屑流, 洪水型浊流所需要的坡度最小; 斜坡高差是影响沉积物再搬运重力流发育的重要条件, 因此再搬运重力流所需要的坡度最大;而重力流在坡度大于0.1°时即可以滑动.重力流的启动临界坡度是形成重力流的关键.并且结合实例,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重力流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5.
结合前人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水重力流的大量实践和研究,选取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为研究区块,通过岩心观察、测井解释成果等资料对该研究区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及特征分小层进行描述。将长7油层组三分,精细剖析了长7油层组各小层岩心资料,总结其重力流沉积特征与规律。结果表明:合水地区长7段重力流沉积类型以砂质碎屑流、似涌浪浊流、准稳态浊流和滑塌沉积为主,各小层略有差异;平面上以"朵体"的形式沿斜坡向研究区中心滑动。利用岩心资料分析了滑动岩体、滑塌沉积、砂质碎屑流沉积和浊流沉积的发育特征,得出了重力流沉积沿搬运方向以滑塌沉积-浊流沉积-砂质碎屑流沉积渐变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根据构造背景、海平面升降变化、沉积特征等的研究,在琼东南盆地渐新统崖城组中识别出特征明显不同的两种海洋扇三角洲相。靠山型扇三角洲相紧邻高地物源区,发育于盆缘断层下降盘坡度较陡的斜坡区,沉积物往往很粗,分选较差,粒度概率曲线多呈弧形或一段式斜线形,常见重力流成因的递变层理和块状层理,表明沉积水动力以重力流作用为主,兼有牵引流作用。靠扇型扇三角洲相以紧邻陆上冲积扇为特征,通常发育于盆缘断层下降盘坡度相对平缓的斜坡区,沉积物一般较粗,分选较好,粒度概率曲线以两段式和多段式为主,常见牵引流成因的各种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砂纹层理,表明沉积水动力以牵引流作用为主,兼有沉积物重力流作用。靠扇型扇三角洲相砂体的储集性能优于靠山型扇三角洲。盆地边缘斜坡较陡和海平面较高,有利于靠山型扇三角洲相的发育;当盆地边缘斜坡较平缓和海平面相对较低时,则有利于靠扇型扇三角洲相的发育。随盆缘斜坡坡度和海平面升降变化,这两种扇三角洲相可以互相演替。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已开发油田采收率,对大庆长垣萨二组进行精细储层描述,发现萨II5小层南部在前三角洲亚相中发育大面积席状砂沉积,砂体与泥岩均呈突变接触,事件性沉积特征明显。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上表现为"两段式"或"单段式",C-M图上样点群平行于C-M基线分布,指示沉积物由跳跃组分和悬浮组分组成,分选差,综合分析认为它是重力流成因,并识别出滑动-滑塌沉积、碎屑流沉积和浊流沉积3种重力流沉积类型。萨南地区构造微隆起为重力流形成提供了地形条件,地震是主要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18.
揭示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浅海陆架与深水陆坡之间的沉积响应关系,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对陆架三角洲、上陆坡复合水道和陆坡重力流沉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海平面变化、陆架多级坡折演化、陆源碎屑供给强度以及陆架海洋水动力作用等四大因素控制着陆架-陆坡体系的发育;珠江口盆地中新统韩江组13.8 Ma形成的界面为三级层序界面,该时期低位域晚期发育陆架边缘三角洲,三角洲前缘带主体分布在白云凹陷北坡的陆架坡折处,随着物源供给,前缘带不断进积,陆架向陆坡方向生长,在多级坡折、坡度变化以及沉积物自身重力影响下,前缘带沉积物由牵引流搬运向重力流搬运转化,在陆坡复合水道搬运通道的作用下向白云凹陷深水区内再沉积,形成低位域晚期多坡度控制的滑塌体、碎屑流-浊流深水扇沉积,构成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特殊的陆架-陆坡“源-汇”响应系统;该沉积响应具有短暂性、突发性和连续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双河地区核桃园组第三段的岩性、沉积构造、粒度分析和测井相研究,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曲线分析等手段,提出区内既有重力流沉积又有牵引流沉积,其中重力流沉积占主导地位。根据主要支掌机制,区内重力流沉积可以分为碎屑流、颗粒流和浊流沉积。重力流可以由滑塌引起,也可以由洪流引起,并具冲积性质。依据沉积背景,结合沉积机理,本文论述了碎屑流沉积的特殊性和部分具有浅水性的特征。并提出了扇三角洲—湖底扇模式,简略阐述了各亚相的沉积特征和空间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朱志国  段晓燕  郭红 《科技信息》2013,(23):492-492
本文通过对取芯井的岩芯观察分析,认为白庙地区沙三段为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四种沉积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前扇三角洲亚相、重力流滑塌亚相、浊积扇亚相、缺少扇三角洲平原部分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