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4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莫愁’‘卡多’‘绍兴’‘威奇塔’的光合与生长特性,为薄壳山核桃良种优选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4个品种5年生嫁接苗的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叶绿素荧光以及生长量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个品种7月下旬光合日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绍兴’的净光合速率(Pn)峰值和日均值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影响4个品种Pn的主要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绍兴’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与光饱和点(PLSP)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光补偿点(PLCP)和呼吸速率(Rd)低于其他品种;荧光参数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的光化学活性(Fv/F0)均是‘绍兴’最高,‘莫愁’次之。相关性分析表明,光响应特征参数与荧光参数有极强的相关性,Fv/FmFv/F0均与 Pn,max呈显著相关;地径与Pn,max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4个薄壳山核桃品种均具有较强的强光和高温适应能力,其中‘绍兴’的生长适应性最强,‘莫愁’次之。苗木生长与夏季光合性能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绍兴’较优的光合性能主要表现为高光化学效率和较宽幅的光强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兴安落叶松林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顶级植被,每年长出的新枝和老枝间有明显的特征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会引起新枝叶和老枝叶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笔者探究新枝叶和老枝叶间光合能力的差异,分析兴安落叶松光合能力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准确估算大兴安岭地区顶级群落的光合及水分利用情况。【方法】于2016年6—9月在黑龙江漠河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对不同分化等级的兴安落叶松新枝叶和老枝叶的光合能力(Pn,max)、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CWUE)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兴安落叶松新枝叶和老枝叶平均Pn,max分别为5.654和3.248 μmol/(m2·s),平均Tr分别为1.291和0.779 μmol/(m2·s),新枝叶Pn,max和Tr分别比老枝叶高74.1%和65.7%。新枝叶和老枝叶平均CWUE分别为5.077 和4.762 μmol/mmol,新枝叶比老枝叶高6.61%。【结论】兴安落叶松林各分化等级间Pn,max、Tr和CWUE均差异不显著(P>0.05); 但新枝叶及老枝叶的Pn,max和Tr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新枝叶和老枝叶平均CWUE则差异不显著(P>0.05),仅6月中旬与其他月份间CWUE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兴安落叶松新老枝叶在光合能力和蒸腾速率上存在较大差异,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3.
模拟干旱处理下毛竹光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毛竹叶绿素含量和光响应参数的变化,比较分析毛竹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点,探讨毛竹抗旱生理与适应变化,为毛竹林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Ⅰ~Ⅲ度毛竹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干旱和对照条件下毛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响应曲线,并计算出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PLSP)、光补偿点(PLCP)、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量子效率(ηAQY)等光合参数。【结果】毛竹叶片叶绿素含量在不同竹龄之间差异都不显著,而Ⅱ度竹光合速率显著高于Ⅰ度竹和Ⅲ度竹,Ⅰ度竹和Ⅲ度竹之间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 Ⅰ度竹各叶绿素含量在干旱条件下显著低于对照,而Ⅲ度竹各叶绿素含量在干旱和对照间差异不显著,Ⅱ度竹只有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干旱条件下显著高于对照。各竹龄毛竹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变化不一致,干旱处理下Ⅰ度竹和Ⅲ度竹Pn显著高于对照,Ⅱ度竹则无显著差异。【结论】干旱处理提高了Ⅰ度竹和Ⅲ度竹光能利用效率,降低了Ⅱ度竹对光的生态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配方施肥对薄壳山核桃苗期养分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氮(N)、磷(P)、钾(K)不同配方施肥对薄壳山核桃苗期养分含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筛选薄壳山核桃苗期的最佳施肥方案。【方法】以薄壳山核桃品种‘绍兴’2年生实生苗为砧木,优良品种‘马罕’(‘Mahan’)为接穗,嫁接生长1 a后的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根据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3因子(N、P、K) 3水平(水平1为4 g/株N、2 g/株P、1 g/株K,水平2为6 g/株N、3 g/株P、3 g/株K,水平3为8 g/株N、4 g/株P、5 g/株K)配方施肥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薄壳山核桃幼苗全株及不同组织(根、茎和叶)养分含量(全N、全P和全K)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相关指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结果】配方施肥显著提高了薄壳山核桃全株及幼苗根、茎、叶的全N、全P和全K含量,且全N和全P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均表现为叶>根>茎,全K含量表现为根>茎>叶;配方施肥后的叶绿素a、b含量均在7月中旬达到最大;配方施肥对幼苗光合相关指标的影响除Tr外均显著,且表现为N>K>P的处理效应。【结论】配方施肥能够显著提高薄壳山核桃全株及不同组织养分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作用能力,试验筛选出的最佳配方施肥为T4处理组,即每株施N、P、K肥分别为6、2、5 g。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干旱条件下伐桩注水对毛竹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为毛竹林节水灌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试验毛竹林中选取10 m×20 m样地9块,设置3个伐桩注水处理CK(0个)、T1(12个)和T2(18个),测定各处理2年生立竹的光合蒸腾生理指标及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①不同处理下毛竹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为单峰曲线,均无“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T2>T1>CK。②各处理下毛竹水分利用效率(EWUE)均为双峰曲线,随着注水伐桩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全天基本表现为CK>T1>T2。③不同处理下对毛竹净光合速率起最大直接作用的环境因子不同,CK处理为空气相对湿度(φ),T1和T2处理为光合有效辐射(RPAR); 各处理下对毛竹蒸腾速率起最大直接作用的环境因子均为大气CO2浓度(Ca)。④各处理下毛竹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主要决定变量均为RPAR; T1和T2处理下毛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主要限制变量均分别为空气温度(ta)、φ,而CK处理分别为φ、Ca。【结论】注水伐桩数量与毛竹净光速率和蒸腾速率正相关,而与水分利用效率负相关。增加注水伐桩能够显著提高毛竹的光合蒸腾能力,增加毛竹光合产物的积累,并且可以改变环境因子对毛竹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濒危植物朝鲜崖柏(Thuja koraiensis)光合特性,探讨光合作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开展朝鲜崖柏的有效保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器,测定朝鲜崖柏7年生扦插苗在不同光环境(L0、L1、L2、L3,即遮阴度分别为0%、25%、50%和75%)下光响应曲线、光合日变化和色素含量,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随遮阴度增加,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显著减小,表明朝鲜崖柏具有一定的耐阴性。随遮阴度增加光合日变化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随之降低,非气孔限制因素是朝鲜崖柏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朝鲜崖柏通过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适应遮阴环境。在不同光环境下,空气相对湿度是影响光合日变化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根据决定系数排序,在L0和L1处理中空气相对湿度影响最大,在L2和L3处理中光合有效辐射(PAR)影响最大。【结论】朝鲜崖柏在全光照和遮阴25%时有较好的光合性能,具有一定的耐阴性,但遮阴度过高时会因光照不足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合理高效的修剪措施,提高薄壳山核桃结果枝的比例,为建立丰产优质的修剪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薄壳山核桃品种‘波尼'(‘Pawnee')的幼树新梢为试验材料,研究环割和摘心处理对不同规格(以枝条长度进行划分)生长期枝条的生长和叶片中碳氮代谢物积累的影响。【结果】规格A(20~25 cm)、规格B(30~35 cm)和规格C(40~45 cm)枝条经环割处理后长度均低于对照,粗度和叶片碳氮代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 其中规格A枝条长度低于对照22.09%,规格C枝条的粗度与对照的差异最大; 可溶性糖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而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规格A、B和C枝条摘心处理后长度均低于对照,粗度和叶片碳氮代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 其中规格A枝条长度低于对照15.05%,规格B和C粗度与对照差异显著; 叶片碳氮代谢物含量出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规格B枝条碳氮代谢物含量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 规格C枝条平均萌发两条新枝,最大长度达26.75 cm,最大粗度达8.86 mm。【结论】环割和摘心处理均能抑制‘波尼'枝条长度生长并促进粗度生长,但在不同规格间的效果有差异; 摘心对规格C枝条萌发新枝的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缓释肥用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缓释肥用量对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生长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确定培育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合理的缓释肥用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同处理T0、T1、T2、T3(缓释肥用量对应为0、3、6、9 kg/m3),测定和比较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及植株N、P、K养分含量。【结果】与对照(T0)相比,不同缓释肥处理均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苗木苗高、地径、单株生物量、根系总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各器官N、P、K含量,改善了根冠比且以T1处理效果最佳;随着处理浓度增加,促进效应下降。动态测定表明,缓释肥处理能保持试验期苗高与地径的持续快速生长,其中地径的持续时间更长,生长后期(8月中旬后)与苗高呈现非同步性。【结论】适量的缓释肥用量能促进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的生长、生物量积累和根系发育,促进效应与改善植株N、P、K养分含量有关;缓释肥施用量以3 kg/m3较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山核桃透翅蛾(Sphecodoptera sheni)幼虫在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方法】采用频次分布法、6种聚集度指标(C、I、K、CA、M*/M、Iδ)、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方程对山核桃透翅蛾幼虫在薄壳山核桃大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计算Blackith聚集均数λ,分析山核桃透翅蛾幼虫种群的聚集原因。【结果】山核桃透翅蛾幼虫在薄壳山核桃上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大。山核桃透翅蛾幼虫种群聚集是由环境条件和自身特性共同引起的。【结论】建立山核桃透翅蛾幼虫种群的理论抽样表和序贯抽样公式,可为该虫害的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对NO2胁迫的耐受力,为选择抗大气污染的园林树种提供参考。【方法】以12.0 mg/m3的NO2对欧洲鹅耳枥和普陀鹅耳枥1年生幼苗进行熏气处理,熏气时间分别为胁迫零点(0 h,CK)、1、6、12、24、48、72 h,以及熏气后30 d测定两种鹅耳枥幼苗的光合生理指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不同NO2熏气时间与苗木光合生理响应特征的关系,比较两种鹅耳枥对NO2胁迫的适应性。【结果】NO2胁迫后欧洲鹅耳枥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暗呼吸速率(Rd),较低的光补偿点(LCP)和较高的光饱和点(LSP),表明欧洲鹅耳枥在较宽泛的光照强度下能够正常生长;欧洲鹅耳枥与普陀鹅耳枥的NO2熏气1 h处理组最大PSⅡ光能转换效率(Fv/Fm)值增加,在6 h处理中仅欧洲鹅耳枥的Fv/Fm值增加,PSⅡ活性增强,用于光合电子传递的能量增多。【结论】推测认为欧洲鹅耳枥能够在NO2胁迫下有序适应外界不良环境,耐受性更强。这对城市道路树种选择与植物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个乌桕新品种'海滨绯红'、'海滨紫晶'夏季光合特性并进行比较,为乌桕新品种的栽培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盆栽条件下测定2年生嫁接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日变化、光响应曲线以及CO2响应曲线,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①'海滨紫晶'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  相似文献   

12.
砧木对薄壳山核桃嫁接苗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砧木类型薄壳山核桃嫁接苗光合及荧光特性差异,为选育优良砧木、改进栽培管理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薄壳山核桃‘Elliott’、‘Sauber’和‘Podsednik’实生苗作砧木,嫁接品种‘Pawnee’为接穗,研究3种不同砧木1年生‘Pawnee’嫁接苗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结果】‘Elliott’嫁接苗(砧木‘Elliott’,接穗‘Pawnee’)在高光强下的净光合速率(Pn)以及对光照的利用范围高于‘Sauber’嫁接苗(砧木‘Sauber’,接穗‘Pawnee’)和‘Podsednik’嫁接苗(砧木‘Podsednik’,接穗‘Pawnee’);‘Podsednik’嫁接苗的暗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LCP)最大,在弱光下消耗有机物最多;‘Sauber’的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利用弱光能力最强;水分利用效率(RWUE)与净光合速率(Pn)极显著正相关,‘Elliott’嫁接苗的RWUE最大,生产有机物效率更高。荧光分析表明,‘Sauber’嫁接苗的热耗散最大,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以及反应中心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初级醌受体(QA)之后受体的概率(ψo)最小,‘Podsednik’嫁接苗的质体醌大小(Sm)、QA被还原次数(N)和质体醌还原速率[Sm/t(Fm)]最高,电子传递效率最高;‘Elliott’嫁接苗的3项荧光性能指数均为最高,‘Sauber’嫁接苗的最小。【结论】‘Elliott’嫁接苗具有更好的光合能力及水分利用效率,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好,‘Podsednik’嫁接苗的光反应能力更强,‘Sauber’嫁接苗光合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取食对杨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并探讨了杨树叶片受取食影响后的光合补偿机制。结果表明:杨树叶片被杨小舟蛾取食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动态波动变化幅度强于对照,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时间在上午12:00时,比对照滞后2 h,且峰值比对照提高了16.4%。单位面积受害叶片在上午(8:00—12:00)累积同化CO2的量比对照上升了9.6%,而下午(13:00—18:00)略有下降。1天中(8:00-18:00)累积同化CO2的量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蒸腾速率(Tr)的日动态为双峰曲线,分别在上午12:00和下午15:00出现蒸腾高峰;被取食叶片蒸腾速率及日累积蒸腾耗水量明显低于对照,而水分利用效率(WUE)、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p<0.05);暗呼吸速率(Rd)比对照高出10.33%。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LCP)等光合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分析表明,杨树对杨小舟蛾的取食危害存在光合补偿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4.
几种野生报春花的光合特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分析昆明室外栽培3年生的几种野生报春花光合作用特性.光补偿点(μmol·m-2·s-1)以被灯台报春最高(28),其余3种相近且较低(8~15).光饱和点以四季报春最低(80),其光合速率也最低,2种灯台报春的光饱和点(500)和光合速率均最高,灰岩报春居中.光合作用CO2补偿点(μmol·mol-1),灰岩报春54,桔红灯台报春64,粉被灯台报春69,四季报春80.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前者的峰值出现在10:00左右,后者的峰值出现在13:00左右;中午到下午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阻力增大,但17:00以后则主要是羧化阻力增大所造成.光合速率主要与叶片水分导性、蒸腾速率、光照强度和胞间CO2浓度及气压相关.  相似文献   

15.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自然生长的翅果油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翅果油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曲线,高峰值出现在11:00和15:00,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2)翅果油树的光补偿点(LCP)为46.1085μmol·m^-2·s^-1,光饱和点(LSP)在1400μmol·m^-2·s^-1左右,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比较高,表明其是典型的阳生植物,对光适应的生态幅度较窄,这可能是其濒危的原因之一;表观量子效率日变化范围在0.0355μmol·mol^-1 -0.0534μmol·mol^-1之间.(3)翅果油树的CO2补偿点为83.1914μmol·m^-1,CO2饱和点在700μmol·mol^-1左右,预测环境CO2浓度的升高对翅果油树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会很小;羧化效率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变化范围为-0.0040μmol·m^-2·s^-1 -0.0298μmol·m^-2·s^-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舟山海岛主要造林树种对光的适应性和耐阴性,探讨树种在海岛植被恢复过程中的配置依据。【方法】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 chenii)、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全缘冬青(Ilex integra)、滨柃(Eurya emarginata)、柃木(Eurya japonica)和厚叶石斑木(Raphiolepis umbellate)等7个树种幼苗叶片的光合日进程、光响应过程等进行测定,并对其光合特性和耐阴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红楠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趋势呈双峰型,其他6个树种呈现单峰型,厚叶石斑木Pn显著高于其他树种(P<0.5),普陀樟Pn显著低于其他树种(P<0.5); 7个树种的气孔导度(Gs)与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与Pn变化趋势相似,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趋势与Pn变化趋势相反; 在光响应过程测定中,7个树种的Pn都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增强而增大,达到一定值后不同树种间的表现略有不同; 滨柃的光饱和点(LSP)最高,厚叶石斑木光补偿点(LCP)最高,普陀樟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最低; 对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滨柃属于强阳性树种,厚叶石斑木、全缘冬青、柃木、舟山新木姜子为阳性树种; 红楠、普陀樟为耐阴性树种。【结论】在舟山海岛植被恢复过程中,滨柃、厚叶石斑木应配置在全光环境下,全缘冬青、柃木应配置在疏林或灌丛下,红楠、普陀樟、舟山新木姜子应配置在弱光环境中。  相似文献   

17.
对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20种常见种幼苗的光合特性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储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绿种幼苗拥有较低的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和较高的表观量子效率(AQE)、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落叶种则表现出较高的LCP、Rd和较低的AQE、Amax.常绿灌木的光饱和点(LSP)显著大于常...  相似文献   

18.
以中华猕猴桃“桂海4号”(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cv.Guihaia 4)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不同程度(0,40%和60%)遮阴对其光合、荧光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光照相比,40%和60%的遮阴强度显著降低了猕猴桃的光饱和速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P〈0.05),对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叶绿素含量(Chlcontent)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猕猴桃的初始荧光(Fo)、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和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在全光照和不同遮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一定程度的遮刚对其Fo、Fc、Fm、Fv/Fm,无明显影响,但是与全光照相比,40%的遮阴强度显著降低了PSⅡ光能捕获效率(Fc/Fm)、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PhiPS2)和光化学猝灭系数(gP),而60%遮阴强度其F'v/Fm、PhiPS2和qP与全光照下的无显著差异(P〉0.05)。全光照和遮阴条件下猕猴桃光合和荧光参数相关关系存在明显差异,表明猕猴桃“桂海4号”随着环境条件中光照的改变其光合器官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使其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条件。遮阴对猕猴桃“桂海4号”的果实外观无显著影响,但是却显著影响了其果实品质,40%遮阴强度显著降低其维C、含量、总糖、可溶性固体物和酸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在深圳城市公园不同环境下的生长适应性,为其引入城市进行观赏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长势一致的10年生毛棉杜鹃,在深圳市香蜜公园选择了临水、高地、平地3个栽植环境并各为半光照和全光照两个环境,分为6个试验样地进行种植,测定植株开花情况、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光响应曲线的变化和光合特性日变化等。【结果】(1)不同栽植环境对毛棉杜鹃的形态和生长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临水环境-半光照环境中毛棉杜鹃的花芽数量、新梢粗度、新梢体积、新梢数量显著高于(P<0.05)其他试验样地;(2)平地-全光照环境中毛棉杜鹃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Chlt)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试验样地,而平地-半光照环境中Chla、Chlb、Chlt含量均出现最低值。高地-半光照环境下类胡萝卜素(Car)、叶绿素a与叶绿素b质量比(Chla/Chlb)、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质量比(Chlt/Car)显著高于其他样地;(3)临水-半光照和临水-全光照环境下毛棉杜鹃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 max)、...  相似文献   

20.
遮荫和土壤水分对毛红椿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3种遮荫(全光照、60%遮荫、80%遮荫)和3种土壤水分(高、中和低)处理,研究了毛红椿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胞间CO2浓度(Ci)和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等特性。结果表明:毛红椿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呈“双峰”型,高峰值出现在10:00和16:00,全光照和中度遮荫(60%)情况下有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而强度遮荫(80%)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全光照下胞间CO2浓度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当土壤含水量高时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气孔导度日变化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变化平缓,表明上午10:00以后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在遮荫条件下,毛红椿苗木通过增大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有效地利用较弱的光辐射,形成适应遮荫条件的生态生存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